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名字叫红 - 12.人们都叫我“蝴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正午祷告的时间还未到,敲门声响起:开门发现是黑先生,以前当学徒的时候,有一阵子他曾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互相拥抱,亲吻脸颊。我心里猜想是不是他的姨父要他传几句话,但他却说是以朋友的身份来访,想看看我画的书页和图画,而且还将以苏丹陛下的名义问我一个问题。
  “好的,”我说,“要问我的是什么问题呢?”他告诉了我。的确,好极了!
  风格与签名
  “低贱的人为了金钱与名声作画,而并不是为了观看的欢愉及自己的信仰。只要这种人的数目增加,”我说,“我们就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丑恶与贪婪,就像他们对‘风格’和‘签名’的狂热追求。”我如此开场,并不是我相信自己的话,而是从套路上来说应该这么回答。而真正的才能与技巧绝不会因为对黄金和名声的热爱而受损。不仅如此,说实话,就我而言,金钱与名声是一个巧匠应得的权利,并且还会令他更加痴迷于艺术。但如果我公开这么说,细密画家部门里那些嫉妒得发狂的平庸插画家们必定因为我说了一句大白话而跳出来攻击我。然而我可以在一粒米上画一棵树,以此来证明我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更加热爱这份职业。我很清楚这股对于“风格”、“签名”与“个性”的渴求,是从遥远的东方传来我们这里的,某些不幸的中国大师看见耶稣会教士自西方带去的图画后,受到欧洲人的影响误入歧途。因此,就这一方面,让我来给你们讲三个可以称之为寓言的故事。
  三个关于风格与签名的故事
  一
  很久以前,在赫拉特北方一座高山城堡里,住着一位着迷于彩饰及绘画的年轻大汗。这位大汗只喜欢后宫的一个女人。他疯狂爱恋着的这位美艳无双的鞑靼女子同样深爱着他。他们翻云覆雨地做爱,汗水淋漓直到天亮,他们是那么的幸福,惟一的愿望便是生活能够永远如此。很快地,他们发现要实现这个愿望,最好的方法是翻开书本,连续好几个小时、好几天,一刻不停地看前辈大师们所绘的完美无瑕的图画。越看那些一丝不差地重复同一个故事的完美图画,他们就越觉得时间仿佛停止了,而他们的快乐也融入了故事中黄金时代的幸福时光。在皇室画坊中,有一位细密画家,大师中的大师,曾一次又一次地复制出同样书籍里相同的书页,临摹出同样完美无瑕的图画。已经成了习惯,这位大师总是描绘费尔哈德对席琳的痛苦爱恋,或者莱依拉与梅吉农之间爱慕渴望的目光交会,或是胡斯莱夫与席琳在寓言中的天堂花园里意味深长且暧昧的四目交投。而有一天在画这样的书页时,在这些传奇爱侣的位置,画家画上了大汗与他的鞑靼美女。望着这些书页,大汗与他的情人深信自己的幸福将永不止息,因此赏赐给细密画大师数不清的赞美与黄金。然而,到最后,太多的恭维与太多的黄金,使得这位细密画家步上了歪道:在魔鬼的煽动下,他忘记了自己的完美图画其实是仰赖于前辈大师的恩赐,高傲地以为若加入一点自己的个性,将使他的作品更为迷人。只不过他所作的这些创新,他个人风格的痕迹,在大汗与他的情人看来,却只是瑕疵,因而深感不悦。大汗花了很长时间细察这些画作,觉得自己先前的幸福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破坏。先是对于书页中只有鞑靼美女的画像而妒忌,之后,为了让美丽的鞑靼情人吃醋,他故意与另一个嫔妃燕好。情人从后宫流言中知道这件事后,伤心欲绝,静悄悄地跑到后宫内院一棵香柏树下,上吊自尽了。大汗这才了解自己的错误,并明白整个悲剧全是由于细密画家追求自己的风格引起的,因而当天就下令刺瞎了这位受魔鬼诱惑的艺术大师。
  二
  很久以前东方一个国家,有一位喜爱彩饰绘画的幸福老国王,他和美丽绝伦的中国妻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期间,国王和前妻所生的英俊儿子,与国王的年轻妻子彼此倾心。这个儿子因为害怕自己对父亲的背叛,羞于这份禁恋,就把自己关在了画坊里,全心投入了绘画。他借着悲伤而强烈的爱情作画,每一幅画都精美万分,让看画者分辨不出哪些是他的画,哪些是前辈大师的作品。国王为自己的儿子感到万分骄傲,年轻的中国妻子观赏画作时则会称赞:“是的,是很漂亮!可是日子久了以后,如果他不在作品上签名,没有人会知道这些漂亮的图画是出自他的手。”苏丹回应:“不过,如果我的儿子在画上签名,不就成剽窃前辈大师的作品了吗?而且,如果他签上名字,不正是说明:‘我的图画透露着我的缺陷?’”中国妻子明白,关于签名这一点,自己无法说服年迈的丈夫。然而,最终她却成功地把这有关签名的话传给了埋首画坊的年轻儿子。这个儿子由于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爱情而伤了自尊,在美丽继母的劝说及魔鬼的强迫下,于画中的一角,在墙壁与草丛之间,某个他以为不会有人发觉的地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第一张有他签名的画作,是《胡斯莱夫与席琳》故事中的某个场景。你们知道这一场:胡斯莱夫与席琳结婚后,胡斯莱夫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儿子席鲁叶,爱上了席琳。一天夜里,席鲁叶从窗户潜入他们的卧房,拿出匕首猛然刺入躺在席琳身旁的父亲的胸膛。老国王看他儿子画的这幅图画时,突然感觉到画中有某种缺陷;他看到了签名,但和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注意他所看到的,只是感觉到:“这幅画有缺陷。”由于前辈大师的作品绝不可能给人以此种感觉,老国王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恐慌,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读的这本书叙述的并不是某个故事或传说,反而是最不应该出现在书本中的东西,一种现实。当老人察觉到这一点时,充满了惊惧。就在此时,他的画家儿子就和画中一样,从窗户爬了进来,没有朝父亲惊凸的眼珠看一眼,就把和画中大小一般的匕首刺入了父亲的胸膛。

  加兹温的拉叙度丁在其《历史》一书中,愉快地写道:两百五十年前在加兹温,手抄本的纹饰、书法及插画是所有艺术中最受推崇与喜爱的。当时加兹温在位的国王统治着拜占庭与中国之间的四十多个国家(或许对插画的热爱是这种巨大力量的秘诀),可惜,他膝下无子。为了不让他所征服的土地在他死后被瓜分,国王决定为美丽的女儿寻找一位聪明的细密画家丈夫。因而,他画室中三位著名的单身年轻画师之间就开始了一场比赛。根据拉叙度丁的《历史》记载,比赛的题目非常简单:谁能够画出一张最出色的绘画,他就是胜利者!和拉叙度丁自己一样,年轻的细密画家知道这意味着依前辈大师的方式作画,因此,三个人都翻制了最受喜爱的场景:在一座仿佛天堂的花园中,一位美丽少女站在扁柏与香柏树之间,四周围绕着胆小的兔子与惊慌的燕子,少女凝视着地面,沉浸在相思的哀愁中。三位细密画家不约而同地都以前辈大师的手法,分毫不差地画出了同样的场景。尽管如此,其中一人想要凸显自己,想把图画的美丽归为己有,就在花园最偏僻角落的水仙花丛中藏入了自己的签名。这位艺术家的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背离了前辈大师的谦卑态度,因而立刻被逐出加兹温,流放到了中国。这么一来,比赛在两位留下的细密画家间重新展开。这一次,两人都画了一幅优美如诗的图画,描绘一位美丽的少女骑马站在一座迷人的花园里。可是其中一位细密画家,不知道是笔误还是故意,没有人晓得,为有一对中国凤眼与高颧骨的少女所骑的那匹白马,画了一对奇怪的鼻孔。这一点立刻被国王和他的女儿视为一个瑕疵。确实,这位细密画家并没有签名,然而在他华丽的图画中,显然为了凸显自己的作品,在马的鼻孔上加了一笔纯熟的变化。国王表示“瑕疵是风格之母”,于是把这位插画家放逐到了拜占庭。然而根据加兹温的拉叙度丁所著的《历史》一书记载,最后还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在那位没留下任何签名、没留下任何瑕疵、完全像前辈大师一样作画的天才细密画家与国王的女儿准备婚礼时,最后还发生了一件事:婚礼前一天,国王的女儿一整天都满怀悲伤地看着未来丈夫的画作,这位年轻英俊的著名大师第二天就要成为她的丈夫。晚上,当夜幕降临时,她来到父亲跟前:“确实,没错,前辈大师们在他们精致华美的图画中,都将那美丽的少女画成中国人,这也是从东方传来的、一条不可更改的规则。”她说:“可是当画家深爱一个人时,他们会把情人的形象画入美丽少女的眉、眼、唇、发、微笑、甚至睫毛中,他们总是会添加点什么的。绘画中这种秘密的瑕疵应该是某种情人间的暗示,这种暗示也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恋人才能看得出来。今天一整天,我都看着骑马的美丽少女,我亲爱的父亲,在她身上丝毫没有我的痕迹!这位细密画家或许是个了不起的大师,年轻又英俊,然而他并不爱我。”就这样,国王马上取消了婚礼。从此以后,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度过了余生。

  “这么说,根据第三个故事,缺陷造成了我们所谓的‘风格’。”黑毕恭毕敬地说,“这种缺陷是否来自于画家所爱美女的面容、眼睛和微笑中的暗示?”
  “不,”我以自信而骄傲的语气说,“从画师所爱的姑娘身上进入画中的东西,最终却不是瑕疵或缺陷,而成为了一种规则。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开始模仿画师,在画姑娘们的脸时都会照着那位美女的脸来画的。”
  我们陷入了沉默。我看见之前一直专心聆听我说故事的黑,此时转移了注意,他听到了我美艳的妻子漫步于回廊与隔壁房间的脚步声。我盯着他的眼睛。
  “第一个故事证明‘风格’是瑕疵;”我说,“第二个故事表示一幅完美的图画不需要签名;而第三个故事则结合了第一个与第二个故事的主旨,说明‘签名’与‘风格’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瑕疵作品愚蠢而无耻的沾沾自喜,除此别无其他。”
  我给他上了一课,而这个男人,究竟对绘画懂得多少?我说:“从我的故事里,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了吗?”
  “明白了。”他说,但语气毫无信服力。
  为了让你们不必局限于他的眼睛与观察来辨别我是什么人,就让我直接来告诉你们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可以像加兹温的前辈大师们一样,欢欣愉快地画画和涂彩。我是带着自信的微笑说的:我比谁都优秀。如果我的直觉没错的话,黑来访的目的是为了镀金师高雅先生的失踪,而这与我没有丝毫关系。
  黑问我关于婚姻与艺术的相互影响。
  我工作很努力,而且是高高兴兴地工作。最近我刚刚娶了街区里最美丽的一位姑娘。当我不作画时,我们发疯似的做爱,然后我再度去工作。当然我没有这么回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说,“如果细密画家的画笔正在纸上描绘经典,那么,当进入自己妻子体内时,就很难挑起同样的欢愉。”“反之亦成立:如果一个男人的芦秆笔使妻子得到了快乐,那么他绘画的芦秆笔就会相形失色。”我补充道。就如每个妒忌细密画家才华的人一样,黑也满心愉悦地相信了这些谎言。
  他说想看看我最近所画的书页。我让他坐在我的工作桌前,坐在了各种颜料、墨水瓶、磨光石、毛笔、硬笔与削芦秆笔的板子之间。黑细心研究我正在为庆典叙事诗画的一幅双页图书画,内容描述王子殿下的割礼仪式。我坐在他身旁一只红色坐垫上,坐垫上的余热让我想起有着诱人大腿的美丽妻子不久前才坐过这里。我用芦秆笔画出苏丹陛下面前那些可怜囚犯的悲伤时,聪慧的妻子就握着我的另一支芦秆笔。

  我所画的双页画中的场景,内容描述一群因还不起债而被判囚禁的债务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在苏丹陛下的恩泽下获得了解救。我把苏丹安排在一条地毯的边上,地毯上堆满了一袋袋的银币,就如同我在庆典中所见到的一样。苏丹身后,我画出了财务大臣,他手里拿着债务账本,大声宣读。被判罪的囚犯们脖子上戴着铁制枷锁,彼此链在一起,在我的笔下,他们皱着眉、拉长着脸甚至泪眼汪汪,透露出悲惨和痛苦。在苏丹即将颁布赦免这些囚犯并给他们分发仁慈礼物时,乌德琴手和塔布尔琴手,为满脸欣喜地念着祷告、为吟唱着诗歌的人们弹起了伴奏,我用红色调画出了这些琴手,给了他们一张张漂亮的脸孔。为了强调欠债的痛苦及羞耻,虽然我最初并没有这么打算,但在最后一位痛苦囚犯的身旁,我画上了他那一身紫色长衫、忧伤而变难看了的妻子,以及他那身披红色斗篷、哀伤而美丽的长发女儿。黑皱着眉头研究,为了让他明白绘画如何等同于生命之爱,我准备向他解释,为什么这一排排拴着铁链的债务人要横跨两页;我准备告诉他图画中的红色有着什么样的暗喻;我准备讲述前辈大师们从来不曾做过的事情;我准备阐释画中某些我和妻子时常边观赏边笑着讨论的小细节,例如我为何情有独钟地为蹲在角落的那只狗涂上与苏丹的阿特拉丝绸衫一模一样的颜色。但他问了我一个相当粗鲁无礼的问题。
  他问我是否知道不幸的高雅先生可能在哪里?
  什么“不幸”!我没有说那是个卑劣的抄袭者,一个缺乏灵感、只为金钱镀金的笨蛋。“不,”我说,“我不知道。”
  他问我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艾尔祖鲁姆传道士身边那些激进、暴力的追随者,伤害了高雅先生?
  我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回答说他根本就是他们那一伙的。“没,”我说,“为什么?”
  今日的伊斯坦布尔弥漫着贫穷、瘟疫,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我们之所以沉沦于此,完全是因为远离了我们先知那个时代的伊斯兰教义,转而接受新颖的邪恶习俗,并任由欧洲法兰克人的思想在我们之中蔓延。艾尔祖鲁姆的传道士也是这么说的,然而他的敌人却试图说服苏丹不要信以为真,宣称艾尔祖鲁姆人的信徒们攻击了苦行僧修道院,因为那里有音乐的演奏,同时他们破坏了圣人的坟墓。他们知道我并不像他们一样仇视崇高的艾尔祖鲁姆人,于是想要客气地问我:“高雅先生是不是你杀的?”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谣言早已在细密画家们之间流传开了。那群没灵感、没才华的废物,洋洋得意地散布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卑鄙的杀人凶手。这个蠢蛋黑竟然把这群妒忌的细密画家们的诽谤当真,单单这一点,就教我忍不住想拿起墨水瓶砸入这位切尔卡西亚人的脑袋。
  黑仔细观察着我的工作室,记下了他所看到的一切。他专注地看着我剪纸的长剪刀、装满黄色颜料的陶碗、一碗碗的颜料、我一边工作一边啃食的苹果、安放在后面炉子边缘的咖啡壶、我的咖啡杯、坐垫、从半掩的窗户透入的光线、我用来检查页面构图的镜子、我的衬衫,以及刚才听到敲门声而匆忙退出房间时我妻子掉落在一旁的红腰带,这条红腰带像某种罪行般落在了一边。
  尽管对他隐瞒了脑中的想法,我却把我所画的图画及居住的房间,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他那无礼而挑衅的目光下。我知道我身上的这种骄傲会令你们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但赚钱最多的是我,因此,最优秀的细密画家也是我!因为,真主一定希望彩绘成为一种喜庆,那就让那些懂得欣赏的人看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喜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