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十一章(1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一章(11)
  我返观内心,独自内省,心情平静了许多。想到另有一人和利迪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我就觉得可怕,不管是谁干的,这件事都无法完全从我的脑子里抹去。我不想煞费功夫推测谁是此案的凶手——父亲告诉过我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吸血鬼,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作案的可能。我安慰自己说,死掉的人都是坏人,我希望事实如此,尽管我知道杀人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然后我开始预计在萨拉索塔会发生什么事。我从背包里取出父母结婚照的小相册,仔细研究每一张照片。从照片上母亲的微笑来看,她的人生中从来都没有焦虑和绝望,但父亲讲的故事告诉我,她在婚前婚后都一直在焦虑和绝望中挣扎。为什么她要选择回到当年结婚的城市?难道那段记忆不会让她不觉得心痛吗?
  我研究了照片上的一些细节:背景是热带植物和为婚礼张灯结彩的蜡烛和纸灯笼。客人稀少;有一张是浓妆艳抹的索菲小姨、年轻纤瘦的丹尼斯和我母亲的合照(肯定是父亲帮他们拍的);另一张照片上,我父母站在一个身穿黑长袍的女人面前,这女人背对相机,根据他们站立的位置判断,她在宣布他们俩结为夫妇。
  我很快翻过这页,一张明信片从相册的封皮里滑出来。图片里有一个动物漂游在青绿色水里,它盯着我看。我俯身把它捡起来。卡片背面印着这个动物的传奇故事,它叫海牛,我曾在梦中的填字游戏里见过这个名称。
  另外还有几行右斜体的手写文字:“索菲,我找到了新的住所。无需为我担心。请勿声张。”署名只是一个缩略的“S.”。
  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邮戳了:“佛罗里达,霍莫萨萨温泉市。”我心想,一个地名里竟然包含了五个S。
  列车员再次从我这节车厢经过时,我招呼他停下。“我弄错了,”我说。“我买错票了,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
  列车员无奈地摇摇头,他表示很抱歉不能帮我换票。他说,售票员是唯一有权处理此事的人;他建议我下一站下车去和售票员商量。
  于是我在温特帕克这一站下车,告别了银星号。我走进砖砌的小车站,售票员向我反复解释了三遍,我的票子上注明了不得退票。然后他告诉我“美铁”铁路客运公司中断了至墨西哥湾的客运服务,对此他又重申了三遍。
  我仍旧不知道霍莫萨萨温泉市在哪里,不过这倒帮我在交涉过程中占了优势。我不停地喊着“我要找妈妈,”他则反复强调“美铁没有这条线路,”后面排队买票的人终于看不过去了,说:“她可以乘汽车!”
  另一个说:“给这孩子破个例吧。”
  就这样,我得到了十八美元的退款,还被告知了汽车站的具体方位(我并不打算去汽车站坐车)。我沿着温特帕克的主干道走,沿途是一排排商店和路边咖啡馆。空气里飘来一股股死水的臭味和女士香水的味道。我经过一家咖啡馆时,听到一个女子对服务生说:“那是我喝过的最棒的血腥玛丽。”
  我停下脚步,转身来到咖啡馆。服务生给我安排了露天的座位。“我要一杯和她一样的,”我说着,朝那个女子的红色高脚杯指了指。
  服务生说:“能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件吗?”
  我把身上唯一的证件给他看:我的图书证。
  “啊哈,”服务生说。他端来一个高杯,看起来和我邻座喝的东西一样。我尝了一口,这只不过是一杯香浓西红柿汁而已,可想而知我有多么失望。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