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十一章(1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一章(10)
  索菲也感到了寒意,但她并不打算走。她觉得直到送我上了车她的责任才算尽到。其实,要不是她陪着,我早就退了票搭乘别人的车赶路了。
  于是我们站着一起哆嗦,等着车驶进站台。
  跟她道别是件别扭的事。显而易见,我们对彼此感到失望。她探出上了粉的干燥面颊,我迎上去礼节性地吻了一下,这已足矣。
  “到了给我电话,”她说,我答应了,但事实上我们心里都清楚,这只是一句寒暄罢了。
  火车叫银星号,第一眼看到它我就很喜欢。我环顾了四下的乘客,许多人裹着毯子在睡觉,只露出个头,我猜测着他们来自哪里,又去往何方。检票的列车员穿着白净的衬衫和海蓝色制服,他微笑着称我为“女士”。我也很喜欢这个称呼。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只有十三岁,而且十三岁永远不会变成“三十岁”——我所有的感官都活跃敏感,充满好奇和惊讶。今天就是这种感觉。火车开始提速,汽笛鸣响,车载着我们平稳地穿越晨曦风光,一路经过了树林、小溪河流和刚刚苏醒的城镇。有些乘客翻身醒来,有的从我身边走过,去餐车吃早饭。有那么多景致可看,我感到心满意足。
  我靠在皮座椅上,伸着腿,脚踩着搁脚板,车子像摇篮似的轻轻晃动,平稳的节奏把我带入了梦乡。等我醒来的时候,车已驶入佛罗里达州东北部的杰克逊维尔。喇叭里播报说车要停靠十分钟,乘客可以下车在站内饮用咖啡或餐点。
  我不想喝咖啡,也不想吃东西,但为了舒展一下筋骨,我在月台上走了一圈,呼吸新鲜空气。佛罗里达空气的味道与乔治亚州的不同。清晨时分,空气的味道虽然很淡,但清晰可辨:湿润的泥土气息,夹杂着一丝柑橘花的香气和植物腐烂的味道。后来我获知这是经受了烈日炙烤的土地和植物被大雨冲淋后散发出的特有气味。
  车站外立着一个报刊亭,其中一个一头条新闻的标题为:“谋杀利迪的凶手再次作案?”这条报道结束了我早晨猎奇的愉悦心情。
  我来不及看完全篇报道,第一段写道:昨晚一具尸体在萨瓦纳被发现,死因和罗伯特?利迪基本一致,初步判断该死者四个月前在阿什维尔附近遭人谋杀。
  我神色慌乱地扫视了身边的乘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心里有鬼,但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我。我迅速回到火车上去,喝了一口补充饮让自己镇定;瓶子里只剩下最后一点了,可能只够再喝两天。之后我该怎么办?
  火车又开动了,但此时的我对周边的事物已兴趣全无。摆在我眼前的是获求生存的遥遥征途。现在我终于弄明白为什么父亲说我们的状况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了。
  杰克逊维尔南部的风景显现出热带植物的特点。树木枝繁叶茂,都是些我从未见过的品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热带植物纵横交错,其中还散布着红叶簇拥的树木。我依旧苦于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绿池塘里荷花星罗棋布,池塘边的地上盖着一块块黑色的塑料油布,下面是正在繁茂生长的青葡萄。那儿是什么?我看到了房子,有些的样子跟棚屋没什么差别;还有正门对着铁轨的几座教堂。火车经过了几个具有异域名字的城镇:帕拉特卡、新月城、戴兰德。(虽然戴兰德车站建得美观别致,但我能感觉到一种不祥的气氛笼罩着那个地方。后来我得知那儿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和凶杀案。为什么有些地方就是容易招惹麻烦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