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七章(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3)
  离圣米迦勒学期开学还有一个星期,他决定利用这段假期到英格兰做一次短期旅行。他先在伦敦待了几天,然后租了辆车前往康沃尔。
  他想找一个惬意的地方,等萨拉第二年春天来看他的时候,他们可以住在那里。他心里盘算着,他们可以先开车去伯克郡,在那儿,她能饱览她经常津津乐道的美景——乌飞顿白马峭壁;接着他们可以去康沃尔继续下一站的行程。他在一条蜿蜒的路上找到一所家庭式旅馆,那条路一直延伸到波尔佩罗的渔村。他在这个旅馆的顶楼住了三天,看看书,听听海鸥掠过海湾时的鸣唱。
  他每天要去攀走悬崖小径。在过去五年中,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度过的,他的身体需要好好锻炼一下了。几天的锻炼让他精神倍增。尽管他很想念我母亲,但他渐渐觉得,分离也并非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
  在回剑桥的途中,他在格拉斯顿伯里逗留了一阵。格拉斯顿伯里是萨默塞特平原的一个小镇,与静谧庄严的托尔山遥相辉映。萨拉曾把它称之为“另类思想家”的中心,她说那是一个他应该看一看的地方。
  三件怪事相继发生。
  我父亲走在本尼迪克特大街上,突然有一条黑狗跑进一条小路,朝迎面驶来车冲过去;车子猛打了方向,撞到路沿,强大的冲击力把挡风玻璃震得粉碎,玻璃碎片四处飞溅。父亲停住步子,在路人中询问司机是否安然无事——她扒在方向盘上,抱成一团,看起来是受到了惊吓,身体应该并无大碍。看了一会儿,他踩着玻璃碎屑嘎吱嘎吱接着往前走。
  途中,他看到蓝调咖啡馆的标牌,立刻想到了萨拉。她喜欢蓝色,并且认为名字中带有蓝色就代表幸运。他脑子里浮现出春天带她来格拉斯顿伯里的情景,他领她去本尼迪克特大街,她看到这块牌子一定会眉飞色舞的。他走进咖啡馆,点了一份三明治,想象她坐在他对面。
  为他点单的女服务员说他“错过了刺激的一刻”。她说,不多久前,一位客人在店里吃完午餐,站起来,不紧不慢地为自己宽衣;脱完,他把衣服一件件折好迭放在椅子上。她把那张椅子指给父亲看,上面确实堆了几件折好的衣服。然后,她说,这个男人裸着身子出了咖啡馆跑到街上去了。
  “肯定有人报警了,”她说。
  其他餐桌上的食客对此议论纷纷,他们都说,那个男子不是当地人。
  “他一定是疯了,”有个人说。
  父亲吃完东西付了帐,重新回到刚才出车祸的地点。他过马路的时候,一个盲人从街对面走来。他是个肥胖的大个子,脑袋上秃得没有一根毛;他拄着白色的盲人杖一边走一边左右来回轻轻叩击地面。随着他们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父亲发现这人的眼睛里只有眼白,仿佛瞳孔被翻转到里面去了。正在他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这个男人转过头朝我父亲微微一笑。
  父亲感到体内的肾上腺素急剧释放——不止于此,还有些他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他觉察到自己深陷邪恶之中。
  他加快了脚边。过了一会儿,他回头看去,那人已经在视线中消失了。
  回去的路上,他反复回想刚才的一幕幕场景,可是仍然一头雾水。后来他跟丹尼斯和马尔科姆谈起这个装瞎的男人,还开玩笑说他遇到了格拉斯顿伯里的魔鬼。他们笑他扯淡,他也希望他们是对的。
  父亲说到这儿停顿了片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