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风雪里在木屋前请求留宿,主人却假装不在;沙漠里口渴难耐,同伴却藏了半壶水。这就是刘墉告诉我们的人,告诉我们人本善是不存在的,人天生狡诈,人天生就会的事情除了啼哭就是泯灭人性。可能天生的人性在人出生的一刻就昙花一现消失了,后天的人性才成长得孱弱不堪。
刘墉最喜欢的就是以退为进,书名本身就是一种诈,摆着一副菩萨心肠说“我不是教你诈哦,我是教你善良哦!”可明明通篇都是勾心斗角、明争暗夺。但这又是诈中的善意,因为只有明晰了恶才能向往善,洞察了诈才能保存住真。
这本书很容易引人为诈,读起来如同当今流行的厚黑学、后红学一般;这本书也让人看到“真”的可贵,看到“诈”的丑陋。这本书让人懂得人性是那么容易被侵蚀,人性并不适合于人,很容易被人抛弃;人性并不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利益、是虚荣。也许我太年轻,读这本书让我感到震惊和悲伤,那一幅幅丑陋的笑容面具都是真实的吗?
这本书也可以劝人向真,他告诉我们要提防他人和自己的狡诈,他告诉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虚伪,他不是在教我们诈,而是教我们在诈中求存,在诈中让我们的真幸存。我很庆幸我还年轻,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去追求真诚的自我。
他不是教我诈,他是教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人性才能真正的姓“人”。
|
目录 上页 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