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把一切告诉你 - 第四篇:重返传媒 二、业绩翻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业绩翻倍
  K杂志有编辑部、广告部、品推部和发行部四大核心部门,一般杂志社在上述部门也就有一两个出色的人物,但李总提出:“除了发行部以外,其余三部门的统管都要顶级人物!我不能叫无能的人把这条船给弄沉了!如果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是厉害角色,则杂志发展便有根本保障。”所以,他时刻都在考察核心岗位的试用人,一旦发现货不对板立即开除,决不手软。虽然杂志社流动性有些大,但后来真是高手云集。
  千挑万选,李总聘到一位强势媒体《大众×件》出来的高手做品牌推广总监,一位有新闻世家背景的财经圈顶尖高手做主编,同时还聘我做广告总监。我们在各自领域都比李总出色,所以他颇为得意:“昔日刘邦在功成名就时,当着满朝文武说,运筹帷幄他不如张良,统帅千军不如韩信,后方管理不如萧何,但这些英雄豪杰却被他所用,所以得天下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李总得意完,马上布置一题:“精英聚集一堂,要经常研讨杂志发展大计,大家赶紧拿出品牌推广方案,一人一套。”于是三大主管献计献策,很快,敲定几套方案。总编制定的策略是在新浪网包下三个栏目,每月挑出几篇重磅文章在不同频道发布,最短时间内几乎不花钱就让近千万人知道了K杂志,社会影响确实不小,同时还获得一些新闻线索。品牌总监认为K杂志有必要参与各种高峰论坛和资本研讨会,至少在会上要派发杂志,在目标人群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高屋建瓴式地树立形象。于是他积极寻找各类论坛,或协办或广告换参与权,将杂志送进会场,拓展杂志影响,成效也在不断积累中。
  我贡献的招数夸了行,我认为发行也算品牌推广活动。现在发行不利,影响广告业绩快速提升,治标更要治本,不如来个狠招。某顶级财经杂志比K杂志发行量大多了,读者群更广泛,干脆打通印厂或发行渠道,在他们杂志中夹K杂志征订单……效果?怎么还不信咱策划能力呢?
  从在现代城上班开始,发现不管晚上加班多晚,坐电梯都能经常碰见日本人在电梯口送客,个个弯腰鞠躬好不恭敬。唉,瞧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和干活劲头,不得不说是勤奋典范,这更刺激我要做番业绩出来的决心。
  有决心就好办事,一上岗,我就决定跟从前打工一样,还是加班加点干活那套路数。一番谋划后,我将广告业务分成三部分打理。首先,打电话找圈内熟人,约好拜访时间,老友重逢好不开心,续完旧,聊完情,照例请帮忙。嗯,熟人好办事,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推荐。这事安排在上午。其次,发扬快速学习精神,要尽快熟悉财经杂志的特点,以后好施展拳脚。这事安排在晚上,每天约个不太忙的编辑,跟班学。最后,大力培训广告团队。这事安排在下午。

  第一眼从业务员谈吐和精神面貌上看,心里便暗叫不好。我随口问道:“大家平时去见客户,都带什么资料去?”
  “一本杂志,一份刊例报价。”听完,晕倒。
  凭两杆破抢也敢出门抢广告?呵呵,太欺负客户了吧。好佩服这帮人胆大行为。我了解到编辑部有全部上市公司、所有投资机构、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详细资料,包括法人代表、总裁、董事会秘书的名单和联络方式以及公司地址。于是我请人整理资料,精装成册。好嘛,资料包括近两万人的国内顶级金融队伍,足足打印300多页。我告诉业务员,这份资料包涵中国所有金融领域的主流人物,顶级的,他们每期都看K杂志,这是发行部 提供的邮寄名录表。
  有人傻乎乎问:“雨总,客户不信怎么办?万一希望留下资料呢?”
  “不信?重新讲一遍杂志定位,专业金融人士看的高端财经读本。留下?对不起,只能面阅,不可外借!哥们,装点神秘有好处啦,你不会说册子是从发行部‘借’来的吗?因为咱们关系铁磁,大家才有机会看到……”
  光凭资料还不够,还有新招出笼。编辑们告诉我,为了曝上市公司违规猛料,有时候可以说是冒险采访,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其“道理”。甚至一些采访故事我听得也有些担惊受怕。可我心惊有屁用,客户并不担心啊!于是每期新发杂志,我请编辑部将采访的背后故事扼要写明,广告员一手拿杂志,一手拿采访花絮,再去拜访客户。客户看不懂专业财经文章,也不感兴趣,但精彩的暗访、偷录、智闯三关的故事总听得懂吧。我目的指向明确,就是要证明K杂志文章得之不易,是费钱、费时、费精力得来的精品,都是独家重磅财经新闻,所以主流金融人士才爱看,这不就把发行名单的事给圆了吗?顺便利用背后故事再震撼客户一回。
  事实证明,推广四期杂志后,客户对K杂志陌生感在消弱,印象有改观:“哦,原来K杂志拥有专业且敬业的采编团队,顶级发行渠道,高端阅读人群,亲民广告价,是一颗在财经刊物圈中冉冉升起的明星……”嘿,哥们要的就是这效果。
  再接再厉,我又把带销售团队经验复制过来,自己扮演客户角色,业务员本色演出,喊他们当面预演销售场景,过完一遍,心凉半截,因为大家介绍背景故事生硬无趣。为了给客户留下印象,宣讲动人桥段时,要带上个人感情色彩,自己都没感动,如何感动别人?有的人没记住故事,时不时还翻看本子,嗯,工作没热情,岂不是折磨自己的神经?真想搞体罚!于是我做示范,一边比划,一边脱稿讲背景故事。大家有样学样,按照要求勤加练习,两小时后再考,不行者挨完骂再回锅,考试过关者才能放出去。

  细节,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因为爱听单田芳评书,我发现人家说书有一套语言技巧,阴阳顿挫有序,语气抓人心魄。书听多了,学点皮毛。在讲故时也沾点说书味道,很多人听我讲事,当成一乐子来欣赏。现在运用工作中,正是时候。
  一些销售员与客户交流时,要么语气平淡无味,没给人留下一秒印象,要么似蚊子叫,嗡嗡半天不知所云,要么软绵绵无生气,只有被逼急了,而且在说真话时,才会不自觉流露出些许真情实意。他们从没注意到与客户交谈时,谈话语气的重要性。一句话,说话要有特色,比如林志玲说话那股“嗲”劲儿,哇,很可观哦。我强调自己说话要有感染力,当客户听到感情饱满的话时,才会对我有印象,并且信服咱说的都是真话!
  不仅是宣讲故事要达标,更重要的考试还在后面。我罗列出客户常提的20个问题,并将标准答案标于其后,大家必须烂熟于心,经得住任何变相询盘。我这套培训法师从保险公司培训业务员那套思路,手下每个人见的虽然是不同客户,但所有回答都是最佳答案,跟超级细菌一样,具有最大杀伤力和感染力!这年代做业务不容易,客户好像是抗生素,业务员不练成为超级细菌的胚子,还不被客户当场消了毒?
  考试接近真实性,我充当甲方角色,变幻花样刁难人,业务员回答问题时,必须带感情色彩流畅回答,不许打半点磕绊,因为说话拌蒜,客户潜意识会认为乙方说话可能不真。期间,我又不断模仿客户反驳乙方说法,业务员要灵活应变……很多人被折磨得一见我,嘴巴咧成了瓢。
  最后再请李总检阅队伍,一箭双雕。业务员跟老板说话普遍紧张,跟见客户有一拼。换考官检验队伍成色,对他们是个磨砺,不仅能增强自信,还能发现不足。对老板而言,叫他看看咱幕后工作好细致啊,这点也很重要。靠,狡猾吗?总之,招数想遍。
  广告部前任总监把带团队想简单了,以为每周一例会,解决几个问题便万事大吉。唉,工作没做透,回报能丰厚?洗洗睡吧。我不指望业务员都像我玩命工作,但指望他们部分克隆,还是大有希望。我如何回答客户问题,如何介绍杂志,如何报价,如何说服客户,这些基础知识完全能被复制。如果10位业务员培训到位,就是10位小雨杀出去,效率将翻倍提升。实践证明,一般人业务员经过30场模拟测试,基本能达到中级水准。
  从第一天上班开始,我为杂志社带来了新空气。一个星期六晚上,李总到办公室取文件,忽然看见我在座位上加班,出人意料的干劲似乎让他始料不及。等下个星期六晚上他又发现会议室里我正给业务骨干做培训……渐渐的,广告部一改懒散作风,加班成性,变得铁血起来。再后来,在广告部标杆下,其他部门也跟风向前冲,社里风气为之大变。仅仅过了半年,广告业绩开始有起色,K杂志去年广告收入不足百万,我半年完成200万,不可谓进步不大,而且团队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但这时,我,我辞职了。
  K杂志办公在大望路一栋甲级写字楼里,决定辞职的那晚,我站在办公室大玻璃窗往外看,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辆辆汽车在高架桥上川流不息,渲染着北京城的商业美景,真是越看心潮越澎湃。我不是被车水马龙所吸引,也不为灯火辉煌而侧目,我在思索一个问题:“啥时我也能在写字楼买下一个单元,开创一片新天地?李总未来有了着落,我的未来又将如何?坚守K杂志,我将成为现代城一金领,北京城一中产,但创业梦如何实现……不行,我想跟高人学本事,博个锦绣前程出来。
  一个人静静站立半宿,我从三个方面仔细分析了目前工作状态。从跟高人学习角度上看,李总是搞风险投资出身,他那套理论,我没听懂,对资本运作也没兴趣,而杂志社也没什么让咱震撼的高人,我在杂志社能学到的知识和本事远不如预期那么多。
  从工作氛围看,典型家族企业。李总侄子任发行总监,侄媳妇是财务总监,弟弟是广告副总监,好嘛,500平米办公室,我快被一家人包围了。圈内人都知道,杂志发展好坏,一编辑二发行三广告,我想先从发行下手,不料触犯了老板侄子的面子,还遭到侄媳妇白眼。而落实广告提成制度,又触犯了他弟弟的利益,总之,处处碰壁,很难施展拳脚,不爽。
  从工作配合上看,李总和我都是急性子。也许我面试表现完美,他觉得我一到岗,广告就打能歼灭战,但理想跟实际脱节。靠,俩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事,累人啊。就杂志广告环境而言,4A广告公司需观察新杂志半年以上时间,行规。因为新杂志万一市场上没立住,损失广告费是小,影响品牌形象是大,嗯,行规很难改变。还有,4A投放杂志广告,都是每年10月份以后开始做第二年计划,不大可能中途插进新计划。道理简单,杂志广告是品牌形象广告,版面连电话都不写,投放计划很难改变,而报纸广告是促销广告,投放时机相对灵活。唉,既不能改4A计划,又要熬过该死的观察期,但性急的李总,眼神中透露期待的目光,无形地笼罩过来,更性急的我……靠,好不郁闷!
  这时的我,知道媒体梦破灭了。咱擅长媒体整合营销,需要掌控编辑、发行和广告三合一的管理权,但现实中,谁都不能提供这片天地。简而言之,在事业上,我和李总,和K杂志是个美丽误会,我为K杂志带去了发展思路和业绩,职业道德和操守对得起我的每分钱薪 水。而K杂志给了我薪水和地位,也教会我新本事,能力再次得到提升。嗯,永远铭刻在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春秋我为王
作者:佚名
章节:701 人气:2
摘要:在晋国都城新绛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夯土墙环绕的坚固小城,此城名为赵氏之宫,乃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赵氏的私邑。这儿却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名字:下宫!七十多年前那嘲下宫之难”,杀得人头滚滚、血灌井田,赵氏满门被灭,只幸存一个赵氏孤儿。随后赵氏孤儿绝境复起,这座被摧毁的城邑也恢复了些许元气,幸存的隶臣们都感慨这是先祖的恩德泽被。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