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伦敦一所公寓的电话铃响了,惊动了坐在椅子上的主人赫尔克里-波洛。一阵失望之情袭上心头,还没接电话他就知道有什么事。他的朋友索利本来答应今晚过来陪他的,他俩就坎宁路市政浴池谋杀案的真正凶手永远争个没完。这电话铃响.肯定意味着他不来了。波洛脑海里找出了不少证据,不禁万分失望.他觉得朋友索利不会接受他的意见的,然而无疑索利反过来说出一大堆荒诞不经的设想时,他自己,赫尔克里-波洛又会用理智、逻辑、前后次序、方法等等名词轻而易举地驳倒对方.索利今晚若不来,至少让人心烦。不过这一天早些时候他俩见面时,索利咳嗽得浑身抖作一团,粘膜炎也非常严重。
  “他受风了,挺厉害的,”赫尔克里-波洛说……虽然我有些特效药,但他很可能会传染给我.他不来更好。尽管如此,”他叹息着又说,“也就是说我又要一个人度过沉闷的夜晚。”
  多少个晚上都那么沉闷,赫尔克里-波洛心想。他的头脑虽然相当卓绝(对此他从不怀疑),仍然需要外部的刺激。他的脑筋从来不是哲学思辨性的,有时他几乎感到后悔当初没有去研究神学而选择了当警察,一根针尖上究竟能容多少个天使跳舞.这个问题相当重要,不遗余力地去和同事们争论也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呢。
  他的男仆乔治进了屋。
  “是所罗门.利维先生的电话,先生。”
  “是吗?”赫尔克里-波洛说道。
  “他感到万分遗憾,今晚不能到您这里来.他得了重感冒卧床了。”
  “他不是患流行感冒,”赫尔克里-波洛说,“他只是受风,比较严重而已。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感冒了,听上去严重些,更能赢得别人的同情。要是说受风了就难以获得朋友们那么多的怜悯和关心。”
  “反正他是不来了,您说什么都行,真的,”乔治说,“头脑受风很容易传染.您要是染上了就糟了。”
  “那就更让人觉得烦闷了。”波洛表示同意他的观点。
  电话铃又响起来。
  “又有谁感冒了!”他问.“我没有约别人。”
  乔治向电话走过去。
  “我来接,”波洛说.“肯定也没什么意思。不过——”他耸耸肩,“-可以消磨一下时光.谁知道呢?”
  乔治回答说“很好,先生。”然后退出去。
  波洛伸手拿过听筒,铃声戛然而止。
  “我是赫尔克里-波洛”他庄严地宣布,想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太好了,”一个声音急切地说道。是个女人的声音,有些喘不过气来.“我还以为你肯定出门了不在家。”
  “为什么?”波洛问。

  “我总觉得如今事事叫人沮丧。往往你迫切想找某个人,你觉得一分钟也等不了了,可还是不得不等。我想要马上找到你一急得要命。”
  “那您是谁?”赫尔克里-波洛问。
  那个声音,那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吃惊。
  “你难道不知道?”口气显得难以置信。
  “啊,我听出来了,”赫尔克里-波洛答道.“你是我的老朋友.阿里阿德理。”
  “我的处境糟透了。”阿里阿德理说。
  “嗯,嗯,我听见了。你是不是跑步了?简直上气不接下气,是吗?”
  “没有跑步.我太激动了.我能不能马上来见你?”
  波洛等了几秒钟才回答.他的朋友奥列弗夫人听起来情绪万分激动。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她肯定要在这里呆很长时间诉说她的悲伤、仇恨、沮丧及所有叫她难受的事。一旦进了波洛这方圣土.想要让她回家是难上加难,不来点不礼貌的措施骗她出门是不行的.叫她激动的事不计其数,常常让人无法预料,因而跟她讨论起来不得不仔细点。
  “有事让你感到不安?”
  “是的.我真的很不安,不知怎么办才好。我不知道-噢,我头脑一片空白。我只觉得非要告诉你-告诉你发生的一切不可,因为你是惟一也许知道该怎么办的人.你也许知道我该怎么办.我来好吗?”
  “当然-,那当然-.我很高兴接待你。”
  对方重重地扔下话筒,波洛叫来乔治,思索了-会儿,然后叫他准备柠檬大麦茶、苦柠檬汁,又让他给自己端杯白兰地来。
  “奥列弗夫人大概十分钟以后到。”他说。
  乔治退下.他端回来-杯白兰地给波洛,波洛满意地点点头.乔治接着又端来不含酒精的饮料,别的奥列弗夫人可能都不喜欢。波洛轻轻地呷了一口白兰地.在酷刑就要降临之前赶紧给自己打打气。
  他自言自语地说:“她那么神经质真令人遗憾。不过她的想法常常有独到之处.也许我对她要来跟我说的事情会感兴趣的。也许-”他沉思片刻,“-今晚也许很带劲.也许无聊透顶.那么,还得冒冒险。”
  铃响了.这次是门铃.不是轻轻地摁一下,而是用力摁着不放,纯粹在制造噪音。
  “她兴奋得过了头。”波洛说道。
  他听见乔治走过去开门,没等通报,起居室的门开了.阿里阿德理-奥列弗闯了进来,乔治紧跟在她身后,抓着渔民戴的防水帽及油布衣之类的东西。
  “你穿的究竟什么呀?”赫尔克里-波洛问,“让乔治给你拿着。太湿了。”
  “是很湿,”奥列弗夫人说,“外面湿得很。我以前从没有多想过水。想起来真可怕。”

  波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她。
  “喝点柠檬大麦茶吧,”他说,“或者劝你来杯烧酒?”
  “我讨厌水。”奥列弗夫人说。
  波洛吃了一惊。
  “我讨厌。我以前从来没想过,水能用来做什么。”
  “亲爱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说。乔治正为她脱去皱巴巴的还在滴水的雨衣。”来.坐这边来.让乔治给你脱下来-你穿的是什么?”
  “我在康韦尔买的,”奥列弗夫人说,“是油布衣.真正的渔民穿的油布衣。”
  “他穿着它很管用,那当然,”洛说,“可是,我觉得你就不太合适。穿起来太沉。过来吧-坐下来跟我说说。”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奥列弗夫人说着,一屁股坐下来.“有时候,你知道.我觉得不是真的,可就是发生了,真的发生了。”
  “告诉我吧。”波洛说。
  “这正是我来的目的.可来了又觉得太难了,不知从何说起。”
  “起先?”波洛提示道,“这么说开头是不是有点落人俗套?”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太清楚。也许是很久以前的事。”
  “平静些。”波洛道,“理一理头绪再告诉我,什么事让你这么惊慌失措?”
  “你也会惊慌失措的.要是换了你的话,”奥列弗夫人说,“至少我觉得会。”她看上去满腹狐疑,“有时候还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使自己不安。既然平静地接受了那么多事。”
  “平静接受常常是最好的办法。”波洛答道。
  “对,”奥列弗夫人说,“一开始是举行了个晚会。”
  “是吗,”波洛回答说,原来是个平常的晚会,他松了一口气.“一个晚会。你去参加晚会,发生了一件事。”
  “你知道万圣节前夜的晚会是什么样的吗?”奥列弗夫人问。
  “我知道万圣节前夕,”波洛说,“是在十月三十一日。”他轻轻地眨了一下眼说,”女巫骑着笤帚来。”
  “是有笤帚,”奥列弗夫人说,“还发奖呢。”
  “发奖?”
  “是的,谁带来的笤帚装饰得最美谁就得奖。”
  波洛满腹狐疑地盯着她.-开始听她说起晚会如释重负,现在他又有些怀疑了。他知道奥列弗夫人滴酒未沾,却又想不出任何别的可能性,换一种情况可能好办得多。
  “是为孩子们准备的晚会,”奥列弗夫人说,“或者,称为初中入学预试晚会。”
  “初中入学预试?”
  “对,以前学校里是这么称呼的。我是指看看学生是否聪明,要是通过了,就进中学学习;要是没通过,就上一种‘次现代’之类的学校.这名字太不高明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我不得不说,我实在是没太弄懂你在说什么?”波洛说。他们似乎已经告别晚会,进入教育领域了。
  奥列弗夫人做了个深呼吸,接着说下去。
  “事实上,”她说,“是以苹果开始的。”
  “哦,是吗,”波洛说道,“那当然。你总是跟苹果分不开,是吧?”
  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小山上停着-辆很小的轿车,一个高大的女人钻出来.装苹果的包裂开了,苹果沿着山坡滚落下去。
  “对,”他鼓舞她说下去,“苹果。”
  “咬苹果,”奥列弗夫人说.“万圣节前夜的晚会中人们总要玩这个游戏。”
  “啊,对,我像是听说过,没错。”
  “你知道,玩各种游戏.咬苹果啦,切粉糕啦,还有照镜子-”
  “看爱人的脸?”波洛很在行地问。
  “啊,”奥列弗夫人说,“你终于开窍了。”
  “事实上跟不少民间传说有关,”波洛说,“非常古老的民间传说。你参加的晚会上都出现了。”
  “对.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最后玩火中取栗.你知道,一大盘燃烧着的葡萄干。我想-”她的声音颤抖着,¨-我想肯定是这时发生的。”
  “什么事情发生了?”
  “谋杀.玩过火中取栗之后各自回家。”奥列弗夫人说,“要知道.就在这时他们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她。”
  “找谁?”
  “一个女孩。一个叫乔伊斯的女孩。所有人都大声叫她的名字四处找,问她是不是跟别人一起先回去了.她母亲非常恼火,说乔伊斯肯定是觉得累.或者不舒服,或者怎么的自己先走了.她也太不为别人着想,连个招呼都不打,遇到这种情况母亲们总是要抱怨不停,她也毫不例外。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乔伊斯。”
  “她不是一个人先回去了?”
  “没有,”奥列弗夫人说,“她没有回家去……”她的声音又颤抖着,“我们最后找到她一在书房里.就是在那儿-有人下了手。咬苹果游戏,桶留在那儿.一只大铁皮桶.他们不想用塑料桶。也许用塑料桶的话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不够沉。兴许就打翻了-”
  “发生了什么事?”波洛问.他变得十分干脆。
  “就是在那儿发现的,”奥列弗夫人说.“要知道,有人把她的头摁进水里的苹果中.把她的头一直摁着直到她死.淹死的.淹死的.不过是一只还没装满水的铁皮桶.她跑在那儿,垂下头去咬一只苹果.我讨厌苹果,”奥列弗夫人说,“我永远不想再见到苹果了。”
  波洛看着她.他伸手倒了一小杯白兰地。
  “喝下去,”他说,“对你有好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
夜城2·天使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圣犹大教堂是夜城唯一的教堂,我只有在生意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这间教堂距离到处都有敬神场所的上帝之街很远,独自耸立在一个极为安静的角落里,远离夜城一切华丽亮眼的霓虹。这是间不打广告的教堂,一间毫不在意路过的人们愿不愿意进入的教堂。它只是默默地待在原地,以防任何不时之需。圣犹大教堂以迷途圣人之名而建,是一幢非常非常古老的建筑,甚至可能比基督教本身还要古老。 [点击阅读]
夜城3·夜莺的叹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有,不过想要在这里成为电力供货商的话,不但需要稳定的能量,还得要不受外界干扰才行。不管怎样,夜城中形形色色的霓虹灯光总是得要有电才能运作。身为一座大城市中的小城市,夜城拥有许多能量来源,包皮括某些不合法甚至不自然的能量,比方说活人血祭、囚禁神祇、折磨理智,甚至是吸收了能量力场的小型黑洞。还有一些十分浩瀚恐怖、诡异奇特的能量来源,以人类心智无法承受的方式运作。 [点击阅读]
夜城6·毒蛇的利齿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伦敦中心附近藏有一个可怕的秘密,有如毒蛇缠绕在其中:夜城。一个黑暗堕落的地方,一个大城市中的小城市,一个太阳从未照耀也永远不会照耀的所在。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诸神、怪物,以及来自地底深处的灵体,如果他们没有先找上门来的话。欢愉与恐惧永远都在打折,不但价格低廉,也不会在橱柜中陈列太久。我是个在夜城出生的人,而打从三十几年前出生的那天开始,就不断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我名叫约翰·泰勒,职业是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夜城7·地狱债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黑暗而又神秘的领域,位于伦敦市内。不论是诸神与怪物,还是人类与生灵,都会为了许多私密的理由来到这个病态的魔法境地,追求其他地方无法提供的梦想与梦魇。这里的一切都有标价,商品不会太过陈旧。想要召唤恶魔或是跟天使做爱?出卖自己的灵魂,或是别人的灵魂?想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或是纯粹只是变得大不相同?夜城随时敞开双臂,面带微笑地等着满足你的需求。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