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天涯过客 - 十八、皮克伟上校的附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会议到此告一段落,双方同意再作更详细的部署。
  两国首相与乔治-派特罕尔爵士、高登-查特威以及李查德博士前往唐宁街共进午餐。
  布兰上将、穆勒上校、皮克伟上校以及何士汉留下来继续他们没有上司在场的形式与范围较为自由的谈话。
  第一句话居然是离题很远的。
  “谢天谢地,他们都走了,”皮克伟上校说,“忧虑、烦躁、犹疑、猜测——使我好泄气。”
  “你该和他们一起去的,上将,”穆勒上校说,“不知道查特威和派特罕尔是否有办法打消我们首相先生出国耀武扬威的念头。”
  “我还有其他的风筝要放,”布兰上将粗嗄的声音说,“想下乡去看一位老朋友。”他好奇地看着皮克伟上校。“这个什么希特勒的事件,是否使你吃惊呢?”
  “不怎么严重。我们很早就知道这种谣言,传说阿道夫-希特勒还活着,而纳粹旗一直飘扬在南美洲,这种话的真实性是一半对一半,不管这个家伙是疯子或骗子或真的是他儿子,不久就要在我们的照妖镜下现出原形,而且他的利用价值消失后,他的支持者很快就会抛弃他的。”
  “地下室里的尸体到底是谁?这还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布兰上将说。“从没有过确定的指认。”
  他起身向各人点头为礼后,朝门口走去。
  穆勒沉思地说:“我相信李查德博士一定知道,他只是在装蒜。”
  “他们的首相是怎样的人?”
  “还算是很理智的人,”布兰上将回头说,“年轻人们玩得不亦乐乎,却要他来收拾残局真是可惜的浪费。”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似的,问穆勒上校:“关于那位金发男孩的奇迹,希特勒的儿子,你们又知道多少?”
  “这一点不用担心,”皮克伟上校突然插嘴。
  布兰上将于是放开门把回来坐下。
  “不论是我看或是那位马丁先生来看,希特勒都没有儿子。”
  “你有把握?”
  “我们有绝对的把握——法兰兹-约瑟夫,这位年轻的齐格飞,偶像化了的领袖,只是一个职业骗子。他的父亲是一个阿根廷木匠,母亲是一个歌剧小明星,金发碧眼,连同那副好嗓子都是遗传自他的母亲。他是他们精挑细选出来扮演这个角色的,他原来就是一个很棒的演员,他们还在他的脚上作上纳粹的记号,配上一个天衣无缝的浪漫故事,当成天命注定的偶像。”
  “你有证据吗?”
  “全套的文件证明,”皮克伟上校嘲讽地笑了笑,“我最好的一个工作人员弄到手的,证明文件、照片、亲笔签署的声明,其中还有一张是他的母亲签的,甚至还有医院为他开刀的日期、出生证明的影本——原名叫卡尔-奥利欧,还有后来改名叫法兰兹-约瑟夫的证明。这整套的诡计,我们都及时弄到手。我的工作人员差点被他们追回去,要不是我们在法兰克福走运,得到一点意外的帮助,恐怕就不一样了。”
  “那些文件现在呢?”
  “在一处安全的地方,等待适当的时机出来揭穿这第一流骗子的把戏。”
  “政府知道吗?——首相呢?”
  “我从不把我心中知道的通通告诉某一个政治家,除非这是唯一的办法,或者除非我有把握他们会采取适当的措施。”
  “你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魔鬼。”穆勒上校说。
  “总要有人来背这个黑锅,”皮克伟上校悲哀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1Q84 BOOK1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nbs;A.今年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风头正健的村上春树,前不久在中国出版了新书《东京奇谭集》。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