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天涯过客 - 十四、伦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唐宁街十号,英国首相希德礼-赖赞比先生正毫无笑容地主持一个内阁会议。他的眉头紧蹙着,但他却有一种松弛的舒畅感觉,因为他觉得只有在小型的内阁会议里,他才能自由地摆出不快乐的脸谱,放弃那刚在公共场所必须表现的睿智与乐观的表情,这副表情在多年的政治生涯里常给他的选民无限的希望与信心。
  他环顾在座诸人,首先是蹙眉沉思的高登-查特威,乔治-派克罕尔爵士是惯常忧心忡忡的表情,穆勒上校很镇静,空军的金伍司令紧抿的双唇,毫不掩饰内心对政客的不信赖。海军司令布兰爵士面容严肃地等待该自己发言的时刻。
  “局势并不太妙,”空军司令说,“我们应该承认,上星期就有四架飞机被劫到米兰,放下人员后不知去向。也许是非洲,因为上来的飞行员都是黑人。”
  “黑色政权?”穆勒上校谨慎地问。
  “也许不是?”赖赞比首相说,“我总觉得许多麻烦是其他方面替我们找来的,也许我们该派个人去与他们的最高当局接触——”
  “最好不要,首相先生。”布兰海军司令说,“他们也不会理睬,而且避之惟恐不及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听穆勒上校报告一下最近的情形?”查特威说。
  “噢?最近的情形?噢,对了,我想诸位不是单指国内的情形,而是世界上一般的状况。”
  “是的。”
  “首先是法国,著名的大帅先生还躺在医院里。手臂中弹二颗,全国许多地区被一支叫做‘青年威力军’的年轻人接管。”
  “武装的军队?”查特威目瞪口呆地说。
  “全副武装而且配备精良,”上校说,“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有许多的说法,但似乎有许多来自瑞典与西非。”
  “那我们何必要插手呢?”赖赞比首相说,“让他们和西非去打好了。”
  “可是,根据我们某些智囊团的报告,军备送到非洲后又再行转运。”
  “这是什么意思?”
  “这表示他们的目标并不在西非,也许是在西非付款,再转运到中东、波斯湾、希腊与土耳其。也有人订购飞机,货交埃及后再转到印度和苏联。”
  “我以为是苏联制造出来的。”
  “不,由苏联又到葡萄牙。整个局面都疯了。”
  “我不懂,”乔治爵士说,“这怎么可能?”
  “某些情势显示,有一个控制中心主持这些物资的运输与供应。飞机、军备、炸弹,还有化学战的各种设备。他们经由各种复杂交错的路线,到达出事地点的那些兵团手中,就是所谓‘青年威力军’的手中,而且还都是最新式的机种。”
  “你是说我们面临的是一种类似战争的情况?”首相先生大惊失色地说。
  “情势逼迫我们这样相信,我们的观察家认为——”一个一直没开口的东方人说。
  “你们别再观察了,”赖赞比首相打断他的话,“万一有事,联合国应该组织军队来消灭这些乱军。”
  “这违背了联合国宪章。”东方人毫不为其所动。
  穆勒上校提高声调压过他们的争吵,提出总结论。“现在每个地方都有战斗发生,亚洲本来就每天打个不停,南非出现了四五个派别,秘鲁也一样。美国更乱,华盛顿闹翻了天,西部几乎已是青年威力军的天下。你们知道山姆-柯曼吧,美国的大使,昨晚被暗杀了。”

  “他原是要来参加今天的会议而且提出他的看法的。”
  “我看也帮不了什么大忙,”穆勒上校说,“他很尽职,但消息并不灵通。”
  “到底谁在幕后操纵呢?”首相烦恼地说,“可能是苏俄吗?”他一直幻想自己由莫斯科凯旋归来的得意风光。
  穆勒上校又摇头:“不可能。”
  “可能是那些希特勒的手下又复活了?”
  “不一定是他们,在德国也许可能,但世界那么大,一定有另外的势力。也许多年前就策划布置,只等待一声令下。这个主脑的人十分高明,手下想必也都是一时之选,我不得不佩服。”
  “可是德国看起来很平静,一点事儿都没有!”
  “问题就在这里,你知道吗?南美洲几乎被德国占领了,大批的年轻人自称超级亚利安族人,用的都是过去的仪式,像敬礼什么的,他们的领袖叫‘年轻的齐格飞’,一个奇怪的名字。”
  门下有敲门声,秘书进来说:“爱克斯坦教授来了,首相先生。”
  “请他进来吧,只有他能告诉我们武器的最新发展。否则也可以知道消灭这场荒唐战争的方法。”除了扮演周旋世界和平的职业和事佬外,赖赞比先生还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好大喜功者。
  “新式的秘密武器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空军司令也跃跃欲试。
  爱克斯坦教授,是举世公认的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但是外表上绝对看不出来。瘦小的体型,留着老式的山羊胡子,配上一迭声的猛烈咳嗽,然后又非常愧疚地连声道歉。
  “政府的几位大官都来了。”派克罕尔爵士温和地对他说,“我们急着想听你的高见。”
  “噢,高见,”他茫然地说,“对了,高见。”
  “最近有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传遍了世界,”乔治爵士试着点醒他。
  “只有报纸上这样说吧,不可能的,我不相信这种思想会成功。”
  “你最近不是有一些新发明吗?”赖赞比想鼓起他的兴致。
  “噢,有的,我们是研究了一些。看诸位想要什么,有细菌武器、生物污染、通过家庭用煤气系统的毒气,空气污染也行,或在自来水下毒……看你们要哪一种,我可以负责替你们在三天内使英国的人口减少一半。”他搓搓手问道:“你们是想知道这些?”
  “不,不,不是的,亲爱的教授,我当然不是要这些。”赖赞比神色慌张地说。
  “我们并不缺乏致命的武器,我们的麻烦在于太多了。每一种都太‘致命’,真正的困难在怎样才能使人类活下去。”
  “并不是我们想消灭人类。”首相向他保证。
  “不是你们想不想,要不要的问题。是我们手上有的东西都已经太过于棘手。假如你想要把地球上所有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清理掉。可以,我可以替你办到,当然要很多老的陪葬。可是我个人是反对的,这些年轻人也许血气方刚一些,可是也有很多聪明而可爱的。”

  “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毛病?”金伍司令突然说。
  “要点就在这里,”老教授说,“我们也不知道。或许只是一种反动,或者是对金钱或权力的追求。有时候他们自己并不自知,只是感到喜欢暴力,想要动粗。他们不喜欢我们,也不喜欢我们的政治形态,赚钱的方法,许多的标准都改变了。问题是你要去掉某些东西,一定要再有其他的代替,像换心一样,去掉旧的,总该再找个新的来,这是自然界的法则。可是这个新的至少要是个能用的,所以我总是主张不要去动那些旧的,可是没人听我的,这也超过我的研究范围。”
  “让我们谈谈你那些气体吧?”穆勒上校建议他。
  老教授再度精神焕发地说:“噢!我们存有各种气体,有许多对人类并没有害处。一种温和的抑制性物质,各式各样的。”他变成一个得意洋洋的五金推销员似的。
  “是核武器吗?”首相问。
  “你可不能把它们扯在一起。你不会要一个满是辐射尘的英国,还有满是辐射尘的欧洲大陆吧?”
  “那你目前是帮不上忙罗?”穆勒上校说。
  “除非你们给我多一点资料。对不起,诸位。不过我要提醒诸位的是目前我们所处的情况非常危险也很微妙。请诸位小心谨慎。”
  他像一个紧张的叔叔,不知所措地看着一堆小孩子在玩火柴,深恐他们把房子烧掉。
  “还是谢谢你,爱克斯坦教授。”首相说着,虽然他的声音实在没有诚意。
  老教授确定自已是被释放了以后,就放心地对众人笑笑,拖拖拉拉地走了。
  首相等不及房间关上,就开始大发议论。“这些科学家都是一个模子造的,从来不会发明一点实用的东西,连个实际一点的念头都没有。他们只会把原子分裂,然后告诉我们:‘不要乱玩!’一派胡言!”
  “还有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吗?”查特威不耐烦地看看表。
  “皮克伟上校大概来了,”首相说,“有一幅什么图画吧,要大家看一看。”
  “什么图呢?”
  “我也不知道,只记得一堆大圈带小圈,看了就知道的。”首相先生叹口气。
  “何士汉也来了——”
  “噢,他可能有新的消息。”查特威挪了一个舒适的姿势。
  皮克伟上校地动山摇地走进来,还随身携带了一卷东西,在何士汉的协助下,高挂到简报架上。
  “画得并不精确。只能给各位一点粗略的概念。”皮克伟说
  “那是什么呢,一些圈圈,不会又是什么毒气吧?”乔治爵士喃喃说道。
  “你开始报告吧,何士汉。”皮克伟上校选一张舒适而坚固的椅子坐下。
  “我所知道的也只限于大家告诉我的,这是一个新世界局势控制略图。”
  “谁来控制?”
  “一群有能力控制能源的人。”
  “那这些字是代表--”
  “代表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密码,这些圈圈则涵盖这个地球。
  “‘A’字代表武器、军备、某个人或团体控制着大量的武器、弹药、枪械。世界上所有的武器都由他们计划生产,并送交有些未开发国家、落后国家,或正在战争的国家。可是这些表面上是援助的武器,并未久留,马上就被转运到其他地方,到南美洲的游击队,也在美国的暴动事件里出现,还有欧洲各国。

  “‘D’表示毒品,有一个经常提供毒品的供应网,将毒品以各种方法由产地运销到世界,其总部设在地中海东部的岛上,通过土耳其、印度、亚洲扩散出去。”
  “他们的目的是赚钱?”
  “除了赚取巨额的钞票外,渐渐走上一条更邪恶的路,毒品变成铲除异己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把底下的人变成真正的奴隶,让他们没有毒品就活不下去。”
  金伍司令吹了一声口哨。“他们真是狠毒的角色,我们难道找不到这些毒枭吗?”
  “当然找到一些,可是都是一些外围他。只知道他们从贩毒中心,把毒品放在轮胎里、水泥里、面粉里,各式各样的外销产品中。像一般国际贸易一样出口到世界各地。
  “‘M’就是‘钱’,大量的金钱,所有这些东西都集中在一个钱字上,这方面的问题。罗宾生先生是专家。根据资料,大量金钱的来源是美国和巴伐利亚,集中到南非,换成黄金与钻石贮藏着。其中最大的一个控制者是一个很有权力与才能的女人,她年纪已经很大,仍然健康而且活跃。这位女士名叫夏绿蒂-卡帕,她的父亲拥有德国大部分的商船,她本身则是一个商业的天才,操纵华尔街的生死,同时控制许多航运、工业,她本人则住在巴伐利亚山区的一座古堡中,从那儿遥控一切,并将大量的钱输往各地。”
  “‘S’表示科学、化学与生物方面的新发明,是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所研究,他们至少有许多人已经宣誓效忠于无政府主义派。”
  “可能吗?为什么呢?”
  “假如你年轻的活,你就会相信无政府主义,你会想要一个新世界,而且想用你自己的双手来建造一个。因此你就必须先推倒这个旧的,才能建一个新的来代替。这些人中,有的本身就有被奴役性,喜欢听命于人;有的被憎恨迷了心智;有的人喜欢革命武斗所带来的快感;有的是最可怕的‘理想象’,他们仍然像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群众一样,相信革命可以为他们带来财富、和平与快乐,使民众皆大欢喜。”
  “我们该采取什么行动?你们的建议呢?”布兰司令很诚恳地问。
  “尽各位所能的一切行动,我相信这也是目前各位正在做的。我们在各地都有情报人员,会把最新的消息带回来--”
  “最重要的是,”皮克伟上校的浓浊声音说道,“我们先要分清敌我,然后商定对策。”
  “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各个圈子的头目,有些名字也许是化名或者暂时存疑。”
  M(金钱)夏绿蒂-卡帕巴伐利亚
  A(武器)伊力-奥佛逊瑞典,工业家、武器专家
  D(毒品)狄马斯(化名)土耳其,地毯业、毒袅
  S(科技)萨诺斯基博士美国科罗拉多,生化学家(存疑)
  J一女子,化名华妮达。颇具危险。真名不详。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