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天涯过客 - 十二、弄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们在中午时分离别女主人,离开修洛斯城,开着车子驶下蜿蜓的山道。几个小时以后,他们来到多勒密山区一座依山势而筑成的圆形剧场,这儿原是许多青年团体举办音乐会、演讲的活动场所。
  丽兰塔这位引路天使把他带到这儿来,在光秃秃的岩石上,他看到、也听到那正在进行的集会,使他对于早晨的谈话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人山人海的热烈气氛,像纽约麦迪逊广场上宗教领袖所召开的布道大会,像世界杯足球大赛那样如痴如狂,也像大学里的狂热分子攻击大使馆与警察,和许多类似的聚会。
  她是带他来体会“年轻的齐格飞”这一句话的意义。
  法兰兹-约瑟夫正对群众发表演说。他的声音一忽儿高昂,一忽儿低沉,带着一股奇异的煽动性,配上情绪化的表情,像浪潮似的一波波袭来,下面的青年男女跟着哀叹与呻吟。他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蕴含着极大的意义,像交响乐团的指挥,掌握着整首乐曲的生命,听众像乐团一样在他的魔音下任其摆布。
  可是,他到底说些什么?年轻的齐格飞带来哪些救民的福音?史德福不记得任何一个完整的字句,可是在当时,他的确是受到感动,相信了青年英雄的呼唤,甚至热血奔腾,跃跃欲试,可是听完后,也就消失了。群众们还堆迭在讲台的周围,哭泣着、喊叫着,有些女孩子还激动地叫喊着,还有昏倒的。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啦?情感应该是长时间全心全意培育出来的产物。规矩?抑制?含意?都不值一顾了,一切都那么情绪化了,只要有“感觉”说可以了。
  这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这种人会创造出怎样的世界呢?史德福想。
  丽兰塔拍拍他的手臂,从人潮中挤出来。车子现度把他们载到一个山中小镇旅店,房间已经预定好了。

  不久,他们走出旅店,沿着山坡上一条石板路走到一座小亭子里,两人静静地坐了许久,还是史德福先开口:“纸板糊的。”
  丽兰塔也静静地看着山谷好一会儿,才开口问他:“感觉如何?”
  “哪一方面的?”
  “刚刚才看完的那场演讲。”
  “我并没有被说服,”史德福-纳宇说。
  她叹了一口气,深深的,未曾预料的。
  “我我就希望你会这样说。”
  “那都不是真的,是不是?这只是一场超级大表演,是一组制作人员的杰作。那个胖女人是幕后的大导演,今天是她的主角领衔演出。”
  “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他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史德福说,“只是一个演员,第一流的演员,而且是精心指导过的。”
  丽兰塔突然爆出的笑声使他大为惊讶,她站起来,似乎非常兴奋快活,但又带着几分嘲讽。
  “我就知道,”她说,“我就知道你总有一天会下来看看这个现实世界的。事实上,对这些事情你一直都知道的,你能洞悉那些骗人的把戏,也能知道每件事,每个人背后的真相。
  “用不着去看莎士比亚也能知道自已的角色--每个国王或大人物都必须有个弄臣--只有弄臣会告诉国王真相,还有说些常识故事,顺便把那些道貌岸然的朝臣取笑一番。”
  “我演的就是这个角色?朝廷上的弄臣?”
  “你自己难道感觉不出来,这也是我们想要和需要的。你说纸糊的幻境,精心制作的表演都是很对的,可是很多人就都会相信这些谎言,他们无形中被灌输许多错误的是非观念,却不能察觉这所有的只是人家设计好的圈套。”

  “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来揭发这一个圈套。”
  “初看似乎不可能,但只要人们能知道某些事的不真实,是被人牵着线的傀儡戏——”
  “你以为人家会相信?”
  “所以,我们要能提出具体证据与事实。”
  “你有吗?”
  “有的--就是我经过法兰克福时随身携带,而你帮着我安全送达英国的。”
  “可是,我不懂——”
  “时间还没到——将来你总会知道的。目前我们还有戏要演,我们已经准备好,而且满心情愿地渴望接受他的思想训练。我们崇拜青春,我们是齐格飞英雄的信徒。”
  “你的演出一定会成功,我就不太有把握。我一向无法勉强自己去崇拜或信仰什么东西,国王的弄臣应该是最公正,他是揭露真相的人,只可惜现代人已经不能欣赏这一类的幽默了。”
  “当然,有谁能忍受别人来揭自己的疮疤呢?但是,你最好不要把玩世不恭的这一面表现得太多,除非你是指政治、外交可以开一点小玩笑。”
  “我还是搞不懂在你们这支新世界的十字军中,我是担任什么角色?”
  “很古典的卖主求荣,由于过去你并不得意,而齐格飞与他所应允的新世界为你带来新的希望,所以你供给他英国最高当局的内幕消息,以换取将来新政府的高位。”
  “你是在暗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活动?”
  “不是暗示,是铁的事实。就像有名有姓的台风小姐,来无影去无踪,可是所到之处都造成灾害。”
  “这个时代还有人从历史中去寻取教训吗?”
  “已经很少,比眺望未来者少得多了,科学成为一切问题的答案。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被压抑的性欲是人类悲惨生活的根源,假如人能够得到发泄,就不再有精神上的困扰。倘若当初的人可以看到现代人把压抑在内心的情感都咆哮出来的后果,只是使精神病院人满为患的话,他们就不会相信他了。”

  “多想知道一件事。”史德福插嘴道。
  “什么事?”
  “我们的下一站是哪里?”
  “南美洲,也许经过巴基斯坦或印度。当然还要去美国,那边的情况非常有意思,尤其加州——”
  “加州大学?”他叹口气。“这也难怪,因为大学的课程委实重复而无聊。”
  天渐渐地暗下来,只有远处的山峰镶上金黄和粉红的边。
  史德福用一种怀乡的音调低声说:“假如我们能来一段音乐的话,你想我会点什么?”
  “老天爷,不会又是华格纳吧?或者你早已挣脱华格纳的束缚?”
  “才不,我要的正是华格纳,我会让汉士-修斯坐在他的古树下,告诫世人:‘疯了,疯了,你们都疯了——’。”
  “是的,这一出剧倒很合用,音乐也很棒,可是我们不疯,我们是神智清醒的一派。”
  “超然的清醒,”史德福说,“这将会愈来愈难保持。还有一件事要问你。”
  “嗯?”
  “我们将以身试法的这次大冒险,会有很多乐趣吗?”
  “当然有啦!怎么可能没有呢?”
  “疯了,疯了,都疯掉了——可是我们居然还很乐意去尝试。我们的生命会有危险吗?丽兰塔?”
  “也许。”
  “可是,只要精神长存,只要有你在一起,作我的同志,我的引路天使,这一切就值得了。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世界可能变得更好吗?”
  “虽然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但是,至少会更和善。”
  “这就够了,’吹德福-纳宇说,“同志!前进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