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天涯过客 - 七、玛蒂达姑婆的忠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玛蒂达姑婆仔细地看着他,似乎要观察他任何细微的反应。她那锐利的老鹰之眼,发射出十足的光芒,比任何时候都要精湛。
  “你那样子是听过这个名词是吧?”她说。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你不知道?”她的眉毛高抬着。
  “我发誓,如果说谎的话我会死。”史德福装着一副儿童的嗓音说。
  “我们小的时候总爱这样说,你是真的不知道吗?”
  “真的。”
  “但是,你听人家这样说过?”
  “是的,有个人对我这样说。”
  “某一个很重要的人?”
  “可能是,我想可能是。您所谓‘重要’的定义是什么?”
  “这个嘛,可以因人而异。你最近负责了不少很重要的任务,不是吗?曾经代表我们这个可怜的,困难重重的国家参加各种的会议,我相信你一定尽了你最大的心力,而且也是你们同事中最出色的一个。不知道你们可曾谈出什么结果来?”
  “也许没什么很具体的,”史德福-纳宇说,“做这种事情的人,毕竟不能过分的乐观。”
  “只有尽力而为,不是吗?”玛蒂达姑婆指正他。
  “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只可惜,最近的人们经常‘尽力不为”,可是他们反而都有好的报酬,这又是为什么呢?您知道吗,姑婆?”
  “我可能不大知道。”
  “您不是每一件事情都知道的吗?”
  “倒也不尽然,我只是东挑西选,然后再把它想出一个道理来。”
  “哦?”
  “我还有一些朋友,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朋友。当然他们不是聋得像石头一样,就是半个瞎子,要不然就是一脚跨到棺材里,至少都已经不是能挺着脊梁走路的老年人。可是,我们的某些部分仍在活动,而且效果更好,例如,这里吧,”她拍拍自己覆盖着小心梳理的白发的头部。“我们发现目前的情形颇值得警惕,而且有些人意气非常消沉,情况比以前严重。这只是我们观察的许多结论之一。”
  “不是一向都是这样子的吗?”
  “外表上是大同小异,可是他们用消极代替了积极,这是我们从外围观察的结论,而你这个身在其中的人,应该可以知道那种一团糟的情形。最近我们又得到一个结论,好像有某些行动在展开,而且有人在操纵。这其中一定有不少危险的陷阱存在,这股暗流正在秘密地蠢动着,并不只是我们这一个国家,而是同时在许多国家进行。

  “每个国家都有一股新的秘密武力,都是一些视赴汤蹈火为常事的年轻人所组成的,这就是危险的地方。这些人愿意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不幸的是,他们也未经大脑深思就胡乱相信,只想改变他们所不满的现状。他们不但没有创造性,还有很深的破坏性。有创造性的年轻人写诗著书,也许作曲画画,把他们一部分的乖戾情绪发泄在疏导性的活动里,他们就不会有问题。可是一旦人们为了破坏而破坏,而且从其中得到那种变态的乐趣时,魔鬼就有机可乘地把他们导向错误的方向。”
  “您一直说‘他们’,指的到底是谁?”
  “但愿我能知道,我也很希望了解真相呀!”玛蒂达姑婆说,“我们要有任何具体的结论,我会告诉你的。然后,也许你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可惜,我想没有人会相信你的话。”
  “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让人相信,而且最好还是免开尊口为妙。现在的人都不可信任,尤其是那些当政的人,或与政府有关的,或运气不好就想选个什么来当当的政客。现代的政客,根本没有时间来关心天下的事,他们只着眼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选区,到目前为止,捐款盘上的东西还够他们花用。他们脚踏实地做了他们相信对地方有益的事,但当人们不再满意时,他们惊呆了。他们不能觉察自己的落伍,反而开始以谎言来欺骗大家,终于使人们产生一种印象,就是:政治家认为他们有说谎的天赋权利。这种情形的变化,其实并不久,大约开始于包德温先生那次著名的谈话。他提到:假如说了实话,就会失去选票。连首相都有这种想法!还好,老天爷垂爱,我们还有几个好人,虽然很少。”
  “您建议应该怎么改善呢?”
  “你要问我的意见?我的没错吗?你知道我今年几岁了吗?”
  “快九十岁了吧?”她的侄孙提醒她。
  “才没有那么老呢!”玛蒂达姑婆有点不悦地说,“我像九十岁了吗?”

  “才不呢,您看起来像个六十六岁的富态老佛爷。”
  “这还差不多,虽然不是真话。假如我能从我的那些退役的海军上将、陆军将领,甚至是空军元帅那儿得到一些内幕消息——他们也还有朋友,而且经常聚会——也许我们可以分析出一点端倪来。嗯,‘年轻的齐格飞’,目前我们需要线索来探察这句话的涵义。我不知道这是代表一个人?一句暗号?一个组织的名称?一个新出世的弥赛亚?或者只是个热门歌星。可是这句话的确掩护着某些事——嗯,这幕戏不是也有一段主题音乐吗?我把华格纳都请上阁楼去了——,”她暗哑的声音哼出一小段几乎无法辨识的旋律。“齐格飞的号角响彻四方,对不对?你干嘛不去弄架录音机呢?然后把这一段音乐录进去。”她用眼镜盒子敲着旁边的小几。“我们可能会误打误撞地触动某个人心灵深处的秘密,而诱使他说出点什么来。甚至使他们认为你是同路人而让你进入他们的组织,那么我们就知道了。”
  “您的点子的确非常高明。”史德福钦佩地说。
  “到我们这种年纪,除了出点子外,还能做什么?”老姑婆说,“我们既不能到处逛,也不能出门去聊天,连到花园莳花散步都有问题。只能坐在椅子上,想一点什么奇怪的东西。再过四十年,你就知道这种滋味了。”
  “您刚刚说的一件事,使我很感兴趣。”
  “只有一件?”玛蒂达姑婆说,“比例很少,不是吗?亏我讲了半天。是哪一件?”
  “您说我可能误打误撞地给某个人一种特别的印象,这可能吗?”
  “这可能是一条路,到时候就凭你的判断去认清好人与坏人,然后设法去发觉其中的秘密。你要学着去渗透,然后挖掘,就像一只死亡甲虫一样。”她谨慎地说。
  “所以我就必须要在晚上吱吱地叫,以宣布某些人的死亡罗?”
  “事情总要这样做。我们的东厢就有一只这样的死亡甲虫,把它清除掉还得花不少钱。你想把这个世界弄清洁也要很高的代价。”
  “比请个灭虫公司要花更多的钱倒是真的。”史德福-纳宇说。
  “这倒没关系,”玛蒂达姑婆说,“人们并不在乎金钱花费的多少,只要能使他们真正的动心。就像购买东西一样,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反而令他们怀疑。这是天下人的通病,并不只是我们。我是说,现在的我们和过去并没有区别。”

  “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是一群能做大事的人,我们能打下一个大帝国,可是我们并不擅长于经营,终于我们能体会大帝国并非绝对的需要。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洛比使我相信这个道理。”
  “‘洛比?’有点耳熟。”
  “洛伯特-修翰。一个很老的朋友,右半身已经不能动了,可是还能说话,借着助听器也能听得很清楚。”
  “他原来还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生化学家,也是您的一群‘密友’之一?”
  “我们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我们很喜欢在一起谈话。”
  “哪来那么多话呀?”
  “当然,我们并不同行,我的数学一向鸦鸦乌,还好我们小的时候,女孩并不要高分的数学来参加会考。洛比就是一个数学天才,大概四岁时,就有很好的表现。他也很爱说话,因为我很幽默,经常能使他开怀大笑,所以他最喜欢和我在一起。我也是一个好听众,而他的言论也确有许多独到之处。”
  “您也一样,所以我会很喜欢来看您,来向您请教一些解决困难的方法。您的思考一向都是指导我前进的明灯,每当想起您的话,总觉得非常温暖。尤其这一件事,您还有很多可以告诉我的,可是——”
  “我的孩子,时间还没到。不过,我会把这件事牢记在心头。随时让我知道你进行的程度,你下星期要到美国大使馆去参加一次宴会,是不是?”
  “您怎么知道?我是收到了请帖。”
  “而且你也答应要去了吧?”
  “这是职责所在。”他好奇地望着她。“您的消息怎么这样灵通呢?”
  “哦,是咪丽告诉我的。”
  “咪丽?”
  “咪丽-柯曼,美国大使夫人,很迷人的一位太太,娇小温柔,标准的南方佳丽。”
  “噢!您是说她。”
  “我们通了几次电话,我还邀她下乡来玩。我总觉得她就挺符合我们一句俗话说的:袖珍型的维纳斯。”玛蒂达姑婆说。
  “这倒是一个很别致的形容词。”
或许您还会喜欢: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