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他们来到巴格达 - 第二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清晨,他们便出发到巴格达去。维多利亚不知为什么情绪十分低沉。每当她回头看看考察队的驻地时,总觉得喉咙中有个石块堵着一般。尽管如此,由于卡车剧烈颠簸,她感到非常难受,因而,除了觉得乘这种车真是受罪之外,别的任何事情都顾不上考虑了。这次又乘车在这条所谓的公路上行驶,不断超过一些驴子,又遇到一些满是尘土的卡车,她感到很不习惯。汽车行驶了将近三个小时才赶到巴格达郊区。他们在蒂欧旅馆下车以后,司机又开车与厨师采购用品去了。旅馆内有一大捆寄给波恩斯福特.琼斯博士和理查德的邮件。大腹便便、满面春风的马柯斯突然出现了,象以往一样,态度友好、容光焕发地向维多利亚表示欢迎。
  “啊,”他说,“很长时间没有见着你了。你也不到我这旅馆来了。一个星期没来了——不,是两个星期没来了。怎么回事儿?今天在这儿吃午饭吗?还是吃那些菜吗?吃小鸡吗?要大块牛排吗?只是火鸡没有填上香料和大米,因为要吃火鸡,一定得提前一天告诉我。”
  看来十分明显,在蒂欧旅馆,她遭到绑架这件事还没有人知道。爱德华根据达金先生的建议,没有到警察局去报案。
  “马柯斯,你知道达金先生在巴格达吗?”她问道。
  “达金先生——啊,是的,他可是个好人——当然,当然,他是我的朋友。他昨天来过——不对,是前天来的。还有克罗斯毕上尉,你认识他吗?他是达金先生的朋友,今天刚从克尔曼沙来。”
  “你知道达金先生的办事处在哪儿吧?”
  “当然知道了。谁都知道伊拉克伊朗石油公司。”
  “噢,我现在想去找他一趟,坐出租汽车去。但是我得有把握,出租汽车司机知道该往哪儿开。”
  “我会告诉他的,”马柯斯殷勤地说。
  马柯斯陪她走到通道尽头,跟以往一样,粗野地大声喊了起来。一个仆人惶恐不安地匆匆跑了过来。马柯斯要他去找一辆出租汽车来。然后,马柯斯把维多利亚送到出租汽车跟前,对司机说了几句话。接着,他后退了两步,摆了摆手。
  “我想订个房间可以吗?”维多利亚说。
  “可以,可以。我给你留个漂亮房间,再给你订下大块牛排,而且,今天晚上还要有——特别的东西——鱼子酱。吃饭以前,咱们先喝上几杯。”
  “好极了,”维多利亚说,“噢,马柯斯,你能借点钱给我吗?”
  “当然可以了,亲爱的。给你。你要多少就拿多少。”

  司机用力一按喇叭,汽车猛地一下开动了。维多利亚手里抓着一把硬币和钞票,跌坐到座位上。
  五分钟以后,维多利亚走进了伊拉克伊朗石油公司办事处,提出要见达金先生。
  维多利亚被引进办公室时,达金先生正坐在桌子后面写着什么。他抬头看见是维多利亚,便站起身来,一本正经地跟她握手。
  “琼——嗯——琼斯小姐,对吧?拿咖啡来,阿布杜勒。”
  阿布杜勒刚刚随手把隔音门带上,达金先生便轻声说道:
  “你知道,你不应该到我这几来。”
  “这次是非来不可了,”维多利亚说,“有件事一定得马上告诉你,免得我再发生什么事情,来不及告诉你了。”
  “你是说你发生事情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你难道还不知道吗?”维多利亚问道,“难道爱德华没有告诉你?”
  “就我所知,你仍然在橄榄枝协会工作。没人对我说过你出了什么事儿。”
  “是凯瑟琳,”维多利亚大声说道。
  “请原谅,再说一遍。”
  “就是那个恶毒的女人凯瑟琳!我敢打赌,她准是对爱德华编了一套什么谎话,那个笨蛋也就相信了她。”
  “噢,你好好说说,”达金先生说,“噢,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他谨慎地打量着维多利亚的金色头发,接着说道,“我倒觉得你那浅黑色头发好看。”
  “这不过是我想告诉你的事情的一部分,”维多利亚说。
  仆人在门上轻轻敲了一下,接着便端着两小杯甜咖啡走了进来。他出去之后,达金先生说道:
  “现在你不要着急,把一切都对我说说。在这儿谈话,谁也没法偷听。”
  维多利亚开始讲起了她的险遇。如同往常一样,她在跟达金先生谈话时,总是能够讲得前后连贯,简单明了。最后,她讲到卡米凯尔掉在地上的那条红围巾,以及自己如何把那条红围巾跟《双城记》中的德法格太太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想法。
  讲完之后,她急切地看着达金。
  刚刚进门时,在她眼里,达金先生似乎变得腰更弯了,而且显得更加疲惫不堪了。但是现在,她看到达金先生眼里闪烁着未曾见过的火花。
  “我应该多读读狄更斯的书,”他说。
  “那么,你确实认为,我判断得没错吧?你认为他是说的德法格——而且你认为,那个红围巾织进了什么情报,是不是?”
  “我认为,”达金说,“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真正突破——而且我们得好好感谢感谢你。但是,那条红围巾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现在在哪儿?”

  “跟我留下的那些东西放在一起。那夭晚上我把它塞在一个抽屉里面——后来收拾行李的时候,我记得是把全部东西部裹在一起了,没有再把什么东西挑出来。”
  “你从来也没对任何人——不论是什么人——说过,那条红围巾是卡米凯尔的吧?”
  “没有,因为我早就把它忘了。去巴士拉的时候,我把红围巾,还有其他东西,一块儿裹起来装到衣箱里,而且以后再也没打开过箱子。”
  “那么,那条红围巾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即使他们搜查过你的东西,他们也不会觉得一条又旧又脏的红围巾会有什么重要价值——除非有人对他们泄露了消息,这一点,据我所知是没有可能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把你的全部东西全部取出来,送到——噢,顺便问你一句,你有地方住了吗?”
  “我在蒂欧旅馆订了一个房间。”
  “你现在住在那儿再好不过了。”
  “我还得——你还要我——回橄揽枝协会去吗?”
  达金仔细地打量着她。
  “你吓坏了吗?”
  维多利亚把下巴挺了起来。
  “没有,”她用十分蔑视的口气回答说,“你若是要我回去,我就回去。”
  “我看没有必要——而且也很不明智。不论他们怎么知道的,我估计那儿有人对你的行动产生了怀疑。既然这样,你不可能再探听出什么事情来了,所以你最好还是脱身为妙。”
  他对维多利亚笑了一下。
  “不然,下次再见到你的时候,你的头发就可能是红色的了。”
  “这件事我非常想弄清楚,”维多利亚叫道。“他们为什么把我的头发染了?我想了又想,就是想不出究竟为什么。你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吗?”
  “这样,你的尸体就比较难辨认出来,只有这个不怎么令人愉快的理由。”
  “但是,如果他们想杀害我,又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杀了呢?”
  “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维多利亚。这个问题我特别想弄清楚。”
  “你对此什么看法也没有吗?”
  “没有什么线索,”达金先生微微一笑。
  “说起线索来,”维多利亚说,“你还记得我告诉过你,那夭早晨在蒂欧旅馆里,我觉得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爵士有点什么不大对头的地方吗?”
  “记得。”
  “你以前没见过他本人吧?”
  “我以前没见过他。”
  “我估计是这样。因为,你知道,他不是鲁波特-克罗夫顿-李爵士。”

  于是,她又十分生动地开始讲了起来,开头便是鲁波特爵士脖子上那个刚刚凸起的疖子。
  “原来如此,甲达金说道,“我原来怎么也想不通,那天晚上卡米凯尔竟然会放松警惕,而被人暗杀了。他安全到达蒂欧旅馆,找到了克罗夫顿-李——而克罗夫顿-李立刻捅了他一刀,但是他挣扎着逃了出来,冲迸了你的房间,然后就支持不住了。而且,他还紧紧地握住那条围巾——他的的确确死得很英雄。”
  “你看,是不是因为我要来告诉你这件事,他们才绑架了我呢?可是,除了爱德华以外,谁也不知道啊!”
  “我看,他们觉得应该赶紧把你处置了。橄揽枝协会里边的活动,你探听得太多了。”
  “赖斯波恩博士警告过我,”维多利亚说。“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威胁。我估计他看出来我是假冒什么人而打进去的了。”
  “赖斯波恩,”达金平平淡淡地说,“不是个傻瓜。”
  “我很高兴不必再到橄揽枝协会去了,”维多利亚说道,
  “刚才我装得挺勇敢的——可是实际上,我真是吓呆了。不过,我若是不到橄榄枝协会去,怎么能找着爱德华呢?”
  达金笑了起来。
  “如果穆罕默德不到大山那儿去,大山就会来找穆罕默德的。你给他写个便条,告诉他你住在蒂欧旅馆,叫他把你的衣服和行李都送到那儿去。今天上午我要去见赖斯波恩博士,商量他们协会举行晚会的事。我悄俏地给他的秘书带个便条去,那再容易不过了——这样,你那个敌人凯瑟琳就不可能捣鬼,也就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至于你呢,现在就回蒂欧旅馆去,在那儿住下——还有一件事,维多利亚——”
  “什么事儿?”
  “如果你遭到什么麻烦——不论什么样的麻烦——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使自己解脱出来。我将尽可能保护你。可是,你的对手是相当难对付的。而且十分不幸的是,你知道他们好多事情。你的行李一到蒂欧旅馆,你对我的义务就结束了。你明白吧?”
  “现在我就直接回蒂欧旅馆去,”维多利亚说。“至少,在路上我得买点敷面香粉,口红,还有雪花膏。不管怎么说──”
  “不管怎么说,”达金先生说,“一个姑娘去见男朋友,可不能一点也不打扮。”
  “虽然我想让理查德-贝克尔知道知道,我若是想打扮打扮,外表是十分漂亮的,但是,这对他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维多利亚说道,“不过,爱德华……”
或许您还会喜欢: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