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思无邪 - 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
  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齐风·敝笱》
  宣姜和文姜运气都不好。郑、卫两国,本就是婬风大炽的地方,溱洧之地,男女婬奔不禁,性观点非常开放。这两位天生尤物刚好许配给这两个国家,结果私生活就被搅得一团糟。
  大女儿阴错阳差地嫁给了自己的公公,小女儿莫名其妙和自己的哥哥私通。齐僖公未料道养女能养得如此心惊肉跳,为了避免麻烦,就不让她们俩回娘家。宣姜很委屈,文姜也没有办法,只好安心地做鲁国夫人,并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鲁桓公对这位背景扎实又美艳绝伦的妻子十分满意,然而文姜却旧情难忘,午夜梦回,常常想起与己缠绵识情解意的哥哥,她心里始终未曾将姜诸儿放下。
  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当上了国君,即历史上的齐襄公,文姜所生的儿子姬同也已经十三岁了。文姜本拟随同她的丈夫鲁桓公一同前往齐都道贺,伺机重拾旧欢,再续前缘,无奈当时诸侯大国新君初立,小国诸侯前往道贺的很多,深恐有所不便,便没有偕行。

  又过了四年,文姜终于怂恿鲁桓公带她一同访齐。此事为鲁国大臣所谏,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载:“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呜呼,观后来发生的事,竟是申公子说得有预见性。礼教这东西,森严了是不好,像树木过于浓密遮蔽了阳光;太松散了更不好,好比一地阳光无遮挡,晒得人中暑发晕,一样容易出事。
  但是这次鲁桓公无力推脱他的夫人了,毕竟已经过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里文姜从没有回过国。先是齐僖公在世之日,生怕一双小儿女为爱冲昏脑袋,做出惊世骇俗的事,所以一再拒绝文姜回齐省亲;待到齐僖公过世之后,鲁桓公早已风闻文姜与她的哥哥情感非同寻常,更有意打断文姜和她哥哥见面的机会,就这样一拖就是十八个年头。
  不过这次,不知是为了显示自己国君的威信还是显示自己做丈夫的魄力,讨取妻子欢心,鲁桓公终于答应带文姜返齐。他不但去了,而且还是大张旗鼓地去了。可惜他还是掉以轻心,对感情汹涌为祸的估计不足。这不足使他最终不仅成了被人耻笑的破鱼篓。丢尽面子还客死异乡丢了性命,诗经《敝笱》隐射的就是这个可怜的老实人——

  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鲲鱼心不惊。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
  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鲢鱼心不虚。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雨。
  破篓拦在鱼梁上,鱼儿来往不惴惴。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水。
  鱼和水在《诗经》中常常隐射两性关系。这点比喻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男女欢爱常被称为鱼水之欢。《敝笱》的讽刺艺术运用极其成功,所言及的虽然是人伦礼教,却没有一点板着脸说教的意思,也不是硬生生地指责,而是从远处着笔,由他物着墨。以比兴的手法从渔人捕鱼写起,破鱼篓架在梁坝上,鱼自然捕不到,反而越发自由放肆。桓公无能管束文姜,又无力防闲,自然会有“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如雨,如水”的情况出现。王安石《诗义钩沉》引陆师农曰:“其从如云,无定从风而已。云合而为雨,故以雨继之,雨降而成水,故以水继之。”各章末尾以“云、雨、水”作结,语带双关,既形容随从之人员众多,是比喻,又以“云雨”隐语“性”象征“鱼水之乐”,是兴。如此比兴相兼,比中谐隐,中国人的讽刺人之巧妙入骨,可见一斑。
  闻一多先生在旧说之上,另发新见,我认为值得一提,他说敝笱是象征没有节操的女性,唯唯然自由出入的,象征她所接触的男子。这样说的话,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也很符合春秋时代齐女的社交风气。

  齐襄公听说鲁桓公夫妇来访,大喜过望,亲自到边境迎接十八年来未见的妹妹。哥哥和妹妹,十八年前在黑暗中相爱的情侣,十八年来在黑暗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爱人,终于在阳光下再见面。一个是正当盛年的强国君主,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国君之妻。当诸儿再见文姜的那一刻起,十八年的相思顷刻化做抵死缠绵的爱欲。
  初恋的情人呐,又是最爱的哥哥。人和人的感情如此奇怪,距离和时间可以摧毁它,也可以使得它更妖艳,开得更茁壮肆意。
  相爱如欢,云飞,雨落,浪涌,在沉入深海般不顾一切的爱欲面前,所有的伦理道德,那个不爱的丈夫,都在极乐的旋涡中见鬼去吧。
  万事万物,眼前交错。白驹过隙,十八春尽。你再与我血骨交缠的那一瞬间,我终于知晓,十八年光阴,你是我眼前一直想抓牢的那一线光明。
  原谅我沉溺短暂的极乐,原谅我爱上不该爱的哥哥,原谅我花了十八年的时间去证明,我和你之间的所谓温存,抵不过与他的一夜缠绵。
  原谅我们,以爱的名义双手沾染鲜血,原谅我们杀了你。
  -32-
  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