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死亡约会 - 第二部 第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莎拉·金以探索般的目光凝视白罗:蛋型脸,堂堂的胡子,华丽的衣服,色调可疑的黑发。她的眸中掠过怀疑之色。
  “呵,小姐,你满意了吗?”
  跟他有趣讽刺的目光相遇,莎拉脸上泛起了红色。
  “抱歉,你说什么?”她粗鲁地反问。
  “够了吧。用我最近学得的词儿来说,你似乎看透了我。”
  莎拉轻轻微笑。
  “哎呀,你也可以对我做同样的事啊。”她说。
  “真不好意思,我早已做过了。”
  她望了他一眼。他话中有话——但是,白罗很高兴地拧着胡子。莎拉想(已经第二次了):“这家伙是骗子!”
  她恢复自信,挺直身子,责备似地问:
  “我实在不知道这次约谈的目的?”
  “杰拉尔博士没有解释吗?”
  莎拉锁眉:“我不了解杰拉尔博士,好像在想什么——”
  “大概是这样——丹麦臭得很。”白罗引用。“我知道贵国的莎士比亚。”
  莎拉把莎士比亚搁在一旁。
  “你为什么要说这些废话?”她责问。
  “想知道那案件的真相。”
  “白英敦太太去世的事吗?”
  “是的。”
  “不必这样大惊小怪吧?当然,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当然要这样做。”
  白罗抓住她的语病,说:“我会这样做,当然因为犯罪的疑点。”
  “呵,也许吧。”
  “你对白英敦太太之死没有任何疑问吗?”
  莎拉耸耸肩。
  “如果你到培特拉去看看,就知道一个心脏状况不佳的老太太到那种地方旅行,是件多么危险的事。”
  “你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吗?”
  “当然。我不懂杰拉尔博士的态度。当时的情形,他一无所知,因为他得热病躺在床上。我佩服他杰出的医学知识。但是,当时的情形,他实无法置一词。如果不满意我的判断,大可在耶路撒冷解剖尸体。”
  白罗沉默半晌,接着说道:
  “其实,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金小姐。杰拉尔博士没对你说过吧?”
  “什么事?”
  “杰拉尔博士旅行用药箱中的药——洋地黄毒素,不见了。”
  “哦!”莎位立刻知道情况有了变化。同时也抓到一个疑点。
  “这是真的?”
  白罗耸耸肩。
  “你知道,医生在陈述时大都非常慎重。”
  “唉,那当然。可是,杰拉尔博士当时得了疟疾。”
  “是的。”
  “他知道什么时候被偷吗?”
  “抵达培特拉那晚,他偶尔查了那药箱。他头疼,喝了解热剂。次晨,把解热剂放回原处,盖下药箱,其中的药物还完整无缺,这大概可以确定。”
  “大概可以确定——”莎拉说。
  白罗又耸耸肩。
  “是的,这就是疑问所在。诚实的人,谁都会有此疑问。”

  莎拉点点头。
  “我知道啦。太有自信的人,反而不能信任。可是,这种证据并不足取。我总觉得——”她犹疑一下,白罗替她接下去,“你觉得我的调查方法过于轻率。”
  莎拉直视他的脸。
  “老实说,确是这样。白罗先生,你相信这不会是让别人痛苦来娱乐自己吗?”
  白罗微笑。
  “你是说赫邱里·白罗玩无聊的侦探游戏,来破坏某一家庭的私生活?”
  “我无意攻击你,但是,多少有点如此吧?”
  “这么说来,小姐你是站在白英敦家那一边罗?”
  “是的。他们受尽了痛苦。他们——他们不应该遭遇这种绝境。”
  “而且,那老太太非常独裁,心地不良,死了更好,对不对?”
  “哎呀,这个——”莎拉顿了一顿,满脸通红,“这,这是另一回事。”
  “可是,结果是这样。你希望这样,我可不!对我来说,我才不管这套。受害者不论是上帝的善良使徒,或穷凶极恶的魔鬼,我都不在乎。事实就是事实。总之,一条命被夺走了!我常说:我决不允许谋杀。”
  “谋杀!”莎拉吸了一口气。“有什么证据吗?想象也要有个限度!杰拉尔博士所说的可信吗?”
  白罗沉稳地说:
  “但是,另外还有证据,小姐。”
  “什么证据?”她尖锐地反问。
  “那老太太尸体的手腕上有针孔,而且,在耶路撒冷一个寂静晚上,我去开卧室的窗户时,听到一句话。是什么话,你想听吗?我听到雷蒙·白英敦先生这样说:‘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
  他看见莎拉的脸逐渐失去血色。
  她说:“你听到的?”
  “是的。”
  莎拉直视前方。过了一会儿,她说:
  “只有你才会听到这种话!”
  他老实地接受:“是的,这才是我!而且,事情也这样发生了。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认为应该调查了吧?”
  莎拉静静地回道:
  “懂了。”
  “那你要帮助我。”
  “当然。”
  她的声音平板没有表情,眼神冷冷迎着他的视线。
  白罗低头致谢。
  “谢谢,小姐。请你尽可能把当天的情形回忆一下,正确地告诉我。”
  莎拉想了一想,说:
  “我很早就出去远足。白英敦家的人并没跟我们在一起。午饭时,看到了他们,他们刚吃完饭,白英敦太太好像非常高兴。”
  “我知道,她通常并不友善。”
  “不只是不友善。”莎拉锁着眉头。
  她接着叙述白英敦太太让家人自由行动的情形。
  “这真不寻常。”
  “是的,她一直把他们留在身旁,不让他们离开。”

  “她突然受到良心的苛责?——所谓恢复正常啦?”
  “不,我并不以为如此?”
  “那你认为——”
  “我完全搞昏了——大概像猫和老鼠的关系吧?”
  “请说详细点。”
  “猫故意放开老鼠,然后再加以捕捉,并以此为荣。我想白英敦太太可能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想必又要耍什么新花样。”
  “后来发生了什么?”
  “白英敦家的人出去了——”
  “全部?”
  “不,只有最小的吉奈芙拉留下。她被逼迫去睡午觉。”
  “她想睡午觉?”
  “不。但没有用,她依照吩咐行事。其他的人都出去了。杰拉尔博士和我跟他们一道——”
  “几点?”
  “大约三点半。”
  “当时,白英敦太太在哪里?”
  “奈汀——年轻的白英敦太太,让她坐在洞窟外的椅子上。”
  “然后呢?”
  “杰拉尔博士和我绕过峡谷的拐角,赶上了他们,大家一道走。不久,杰拉尔博士回去了。因为他的脸色稍早前已不对劲。我一看就知道他发烧了。我要跟他一道回去,他不答应。”
  “是几点钟的时候?”
  “这个……四点左右吧。”
  “其他的人呢?”
  “继续散步。”
  “大家全在一起?”
  “起初都在一起,过后就分散了。”莎拉已猜到下面的问话,赶紧说下去。“奈汀·白英敦和柯普先生走一条路:卡萝、雷诺克斯、雷蒙和我走另外一条路。”
  “你们一直都在一起?”
  “这个……不。雷蒙·白英敦和我离开了另外两个人。我们坐在平坦的岩石上,观察景色。过后,他先回去,我仍留了一会儿。后来,我看看手表,觉得该回去了,便站起来,时间在五点半前后。到达营地时,已六点钟。太阳刚下山。”
  “归途中,曾经过白英敦太太前面吧?”
  “我看到她还坐在岩石上的椅子里。”
  “看她那样,不觉得奇怪吧?——她连动都没动吧?”
  “不觉奇怪。因为前一晚到达时,就看到她以同样姿态坐在那里。”
  “嗯,请继续说下去。”
  “我走进大帐篷。除了杰拉尔博士之外,所有人都在。接着,我出去洗手,又回来。晚饭已准备好,一个仆人去叫白英敦太太。他回来后说,白英敦太太的样子很奇怪。我飞奔过去。她仍然以刚才的姿态坐着,我用手摸她的刹那,知道她已死了。”
  “你毫不怀疑地认为她是自然死亡?”
  “是的,一点也不怀疑。我听说她心脏不好,但病名不知道。”
  “你认为是坐在椅子上死去?”
  “是的。”
  “没有呼救?”
  “是的。这种现象常有。她甚至可能睡着死去,因为她很像假寐。下午,全营地的人几乎都午睡了。除非她大声叫喊,没有人听得见。”

  “你认为她已经死了多久?”
  “我真的没有太想这个问题。不过,她确实已死了一段时间。”
  “你所说的一段时间,到底是多少?”白罗追问。
  “这个……一个钟头或一个钟头以上。由于岩石反射的热,使尸体不至于太快冰冷。”
  “一小时以上?金小姐,你不知道三十分钟前雷蒙·白英敦先生跟她说过话,当时她还活着吗?”
  她转开眼睛,但摇了摇头。
  “他一定错了。我想,他跟她说话时,一定在这之前。”
  “小姐,不是这样吧?”
  她直视他的脸,嘴角抿得紧紧。
  “我还年轻,处理尸体的经验并不多。”她说。“但是,我相信——我检查白英敦太太的尸体时,她至少已死了一个小时!”
  赫邱里·白罗以唐突的口吻说:“这只是你的说辞。你只是这样猜想而已。”
  “不,这是事实。”莎拉说。
  “那么,你解释一下,白英敦先生为什么在母亲已死的时刻还说她活着。”
  “这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他们不太有时间观念。他们是一个相当神经质的家庭。”
  “你跟他们谈过几次话?”
  莎拉微微皱眉,沉默半晌。
  “正确地说,”她说,“在到耶路撒冷途中的卧车走廊上,我跟雷蒙·白英敦说过话。也跟卡萝·白英敦谈过两次——一次在奥玛的清真寺,一次在我的卧室,当时已经很晚。次晨和雷诺克斯·白英敦太太谈了一些话。白英敦太太去世的那天下午,和他们散步时说过话,如此而已。”
  “没有跟白英敦太太直接说过话吗?”
  莎拉难为情地红了脸。
  “有,在她从耶路撒冷启程的那一天,说了几句话。”她停了一停,突然说:“其实,是我自己说了一些傻话。”
  “呵?”
  这感叹词含义太清楚了,莎拉终于很不情愿地说出当时对话的内容。
  白罗似乎颇感兴趣,进一步追问细节。
  “白英敦太太的心理,在这案件中有极重要的意义。”他说。“而且,你是局外人——没有偏见的观察者。所以,你对她的看法非常重要。”
  可是,莎拉没回答。一想到当时的对话,她就不舒服,烦躁起来。
  “小姐,非常谢谢。”白罗说。“我现在还要见见其他证人。”
  莎拉站起来。
  “再见,白罗先生。不过,有件事想请教一下……”
  “请,请说!”
  “你为什么不把这询问延到验尸完毕,知道你的疑问是否正确的时候?”
  白罗夸大地挥手道:
  “这就是赫邱里·白罗的方式。”
  莎拉咬着嘴唇走出房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