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 第十二章最后一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波洛的突然离去大大地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好奇心。星期天早上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出现。可是到三点左右,外面一声响亮、拖长的汽车喇叭声把我们都驱赶到窗口,只见波洛在贾普和萨默悔的陪同下,从一辆汽车里钻了出来。这小个子变了。他流露出一股可笑的自鸣得意的神情。他用过分的尊敬向玛丽-卡文迪什鞠了一个躬。
  “大太,你允许我在客厅里开个小会吗?每个人都得出席。”
  玛丽苦笑了一下。
  “你知道,波洛先生,你有权安排一切。”
  “你真是太温厚了,太太。”
  波洛依然满脸笑容,把我们大家都集合到客厅里,他一面安排,一面往前搬着椅子。
  “霍华德小姐——到了。辛西娅小姐。劳伦斯先生。诚实的多卡斯。还有安妮。好!我们的会还得延迟一会儿开始,等英格里桑先生来。我已经给他送去一个条子了。
  霍华德小姐立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要是那家伙进这屋里来,我马上离开这儿!”
  “别这样,别这样!”波洛走到她跟前,低声请求说。
  霍华德小姐终于答应,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过了一会,英格里桑先生走进了客厅。
  等人一到齐,波洛就从坐位上站了起来,摆出一个受欢迎的演说家的架势,向他的听众有礼貌地鞠了一个躬。
  “先生们,女士们,正如你们诸位所知道的,我是受约翰-卡文迪什先生之约来调查此案的。我当时立即检查了死者的卧室,那间卧室根据医生们的建议,早已上了锁,因而它完全确切地保持着发生惨案时的情况。我在检查中发现:首先是一点绿色的布片;其次是,在窗口附近的地毯上有一片污迹,还是潮湿的;第三是,一只装溴化剂药粉的空盒子。
  “先说这点绿色的布片,我发现,它钩在那间卧室和隔壁辛西娅小姐住的房间相通的那扇门的插销上。我曾经把这点布碎交给警方作过检查,他们认为这不很重要,但是他们认出了这是什么——这是一点从绿色务农臂章上撕下的布片。”
  人们有点骚动起来了。
  “目前,在斯泰尔斯只有一个人是务农的——就是卡文迪什太太。因此,一定是卡文迪什太太经由和辛西娅小姐房间相通的这道门进入过死看的房间。
  “可是那道门是在里面闩上的呀!”我叫了起来。
  “我去检查那房间时,是这样。但是,最初,这情况我们只是听她说的,因为去试看那道特别的门以及报告它闩住的都是她。在后来的混乱情况下,她是有足够的机会再把门闩上的。我早就找到一个机会检验过我的推测。首先,布片和卡文迪什太太臂章上一个扯破的小洞完全吻合。而且在验尸审讯时,卡文迪什太太还曾公开宣称,从自己的房里听到了床边那张桌子翻倒的声音。我也早已测验过她的这种说法,我要我的朋友哈斯丁站在房子的左侧,就在卡文迪什太太的门外。我自己和警方人员一起到了死者的房间,在那儿我表面上显得偶然地弄翻了谈论到的那张桌子,可是我发现,正如我所料想的那样,哈斯丁先生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这使我更加相信,她公开宣称的惨案发生时她正在自己房里穿衣服,说的并不是真话。事实上,我确信,在响起报警的铃声时,卡文迪什太太并不是在自己的房里,而实际上是在死看的房中。”
  我朝玛丽迅速地瞥了一眼。她的脸色非常苍白,但仍在微笑。
  “我来继续说清这个假设的理由。卡文迪什太太在自己的婆婆的房中。我们可以说,她正在寻找什么东西,而且没找到。突然,英格里桑太太醒了过来,她以为毛病发作而感到一阵惊慌,猛地伸出手去,结果推翻了床头桌,接着不顾一切地拉响了电铃。卡文迪什太太大吃一惊,失手跌落了拿着的蜡烛,把浊油撒到了地毯上。她拾起蜡烛,飞快地退进辛西娅小姐的房间,关上了身后的门。她急匆匆地奔出房间来到过道里,因为不应当让佣人们发现她在这儿。但是已经太晚了!连接两侧的长廊那边已经传来脚步声。她该怎么办?她迅速一想,急忙退回到年轻姑娘的房间,并且动手把她摇醒。仓促地被唤醒的一家人聚集在过道里。他们都忙着猛敲英格里桑太太的房门,没有想到卡文迪什太太没有和其它人一起来,可是——这值得注意——我可以查明没有一个人看到她从另一侧过来。”他注视着玛丽-卡文迪什。“我说得对吗,太太?”
  她点点头。
  “一点没错,先生。你知道,要是我想到泄露这些事实会使我的丈夫有点好处的话,我早就这样做了。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关系到他的有罪或者无辜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太太。但是这能澄清我脑子里的许多错觉,现在让我来坦率他说一说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实吧。”
  “遗嘱!”劳伦斯叫了起来。“那未它是你,玛丽,是谁烧毁那遗嘱的?”
  她摇摇头,波洛也摇摇头。
  “不,”他平静地说。“只有一个人有可能烧毁那遗嘱——就是英格里桑太太本人!”
  “不可能!”我惊叫起来。“那是她当天下午刚写成的呀!”
  “然而,我的朋友,这确实是英格里桑太太。因为,你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在今年最热的日子里的一天,英格里桑太太竟然吩咐在她的房间里生火。”
  我喘了一口气。我们真是傻瓜,从来都没有想到生火这多不合理!波洛继续说:
  “那天的温度,先生们,在荫处为华氏80度,而英格里桑太太还吩咐生火!这为什么?因为她想要烧掉什么东西,不可能想到别的。你总还记得,由于在斯泰尔斯实行战时经济,连一张废纸也不让扔掉,因此像一份遗嘱这么厚的一份文件也不能烧掉。在我听到说在英格里桑太太房里生火的时候,我就匆匆武断地下了结论,这一定是要烧毁什么重要文件——可能是一份遗嘱。因此,在壁炉里发现烧焦的碎片并没有使我感到惊奇。当然,当时我不知道,我们讲到的这份遗嘱是这天下午刚立的,而且我得承认,当我听到这一事实后,我曾误入严重的歧途,我得出结论,认为英格里桑太太烧毁她的遗嘱的决定是由于当天下午发生争吵引起的直接结果,因此这次争吵系发生在立遗嘱之后,而不是立遗嘱之前。
  “在这点上,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搞错了,我被迫放弃了这个想法。我以一个新的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哦,在四点钟时,多卡斯偶然听到她的女主人生气地说:‘你不要以为我怕公开出去,或者是夫妻间的反目能吓住我。’我对此作了推测,而且我的推测是正确的,这些话并不是对她的丈夫,而是对约翰-卡文迪什说的。五点钟时,即一小时之后,她说了几乎是同样的话,但是出发点不同。她对多卡斯承认,‘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夫妻间的反目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四点钟时,她在生气,可本人完全是个女主人的样子。五点钟时,她已极度悲伤,说的话使人大为震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着这件事情,我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她第二次说的‘反目’不同于第一次——这是关于她自己的!
  “让我们重新再来设想一下。四点钟时,英格里桑太太是和她的儿子争吵,威胁说要向她的妻子告发他——顺便说一句,他的妻子已碰巧听到了这次谈话的大部分。四点三十分时,英格里桑太太由于有了一次关于遗嘱的有效性问题的淡话之故,立了一份有利于他丈夫的遗嘱,这就是两个花匠连署的一份。五点钟时,多卡斯发现她的女主人的情绪相当激动不安,她手中拿着一张纸——多卡斯认为‘一封信’——这时她吩咐在她的房里生上火,有可能在当时,就是在四点三十分到五点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引起了她感情上非常剧烈的变化,因为这时她急干要烧毁这份遗嘱翼就象她在这以前,急于要立它一样。那么这是什么事情呢?
  “就我们所知,在这半小时内,她完全是独自一人。没有一个人进来或者离开过那间闺房。那末是什么引起这一思想感情上的突变呢?”
  “只能有一种推测,可是我相信我的推测是正确的。英格里桑太太的写字台里没有邮票。这我们知道,因为后来她曾要多卡斯给她拿一些来。而在那个房间的对角,放着她丈夫的写字台——是锁着的。她因为急于要找到几张邮票,于是,根据我的推论,她试图用自己的钥匙打开那张写字台。据我所知,其中有一只钥匙是配得上的。因此,她打开了写字台,而在寻找邮票的过程中,她偶然发现了一件别的东西——就是多卡斯看到她拿在手中的那张纸,这张东西无疑是决不能让英格里桑太太看到的。另一方面,卡文迪什太太却认为,她的婆婆如此紧紧地握着的这张纸是她自己的丈夫与人私通的书面证据。她要求英格里桑太太把这给她,她却要她放心,说是确实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卡文迪什太太不相信她。她认为英格里桑太太在包庇自己的儿子。而卡文迪什太太是个非常果敢的女人,在她那谨慎自制的面纱后面,有的是对她丈夫的狂烈的妒忌。她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来取得那份材料,而且在这种决心下有个机会帮助了她。她碰巧拾到英格里桑太太那大早上丢失的公文箱钥匙。她知道,她婆婆总是把重要的文件放在这只特殊的箱里的。

  “因此,卡文迪什太太制订了自己的计划,就象只有一个因妒忌铤而走险的女人才会做出来的那样。傍晚的某个时候,她拉开了通往辛西娅小姐房间的那个门的插销。可能她还在折叶上点了油,因为我发现当我该着开门时,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她把她的计划拖延到那天凌晨,以便比较安全,因为在那个时候佣人们习惯干听到她在房间附近走动的声音。她穿好她的全套田间劳动服,悄俏地通过辛西娅小姐的房间,走进英格里桑太太的房间。”
  他停顿了一下,辛西娅打断了他的话:
  “可是,要是有人经过我的房间,我本当惊醒过来的呀?”
  “要是你被麻醉了,你就醒不过来了,小姐。”
  “麻醉?”
  “是呀!”
  “你们总还记得,”——他又对我们大家说——“一直都那么乱哄哄,可隔壁的辛西娅小姐却睡得那么沉。这有两种可能。不是她装睡——我不相信这一点——就是被某种人为的方法搞昏迷了。”
  “脑子里带着后一种想法,我非常仔细地检查了全部咖啡杯,我记得前一天晚上拿咖啡给辛西娅小姐的是卡文迪什太太。我从每一只杯子里都取了试样,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由于没有结果,我又仔细地计算杯子,万一有一只已经拿走了呢。六个人喝过咖啡,六只杯子都在。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犯了极为严重的粗枝大叶的错误。喝过咖啡的是七个人。而不是六个人,因为那天傍晚鲍斯坦医生也在那儿。这改变了整个事情的面貌,因为现在有一只杯子不见了。佣人们并没有引起注意,女佣人安妮端来了咖啡,拿进来七只杯子,她不知道英格里桑先生一直都没有喝,而第二天早上收杯子的多卡斯,象往常一样只找到六只——或者严格地说她只见到五只,这第六只就是发现打碎在英格里桑太太房里的一只。
  “我确信不见的这只就是辛西娅小姐的那只。我之相信这一事实还有一个附带的理由,所有杯子里发现都放过糖,而辛西娅小姐是从来不在自己的咖啡里放糖的。我的注意力被安妮说的她每晚要送到英格里桑太太房里去的可可的托盘里发现一些“盐”的事吸引住了。因此我采了一点那可可的试样,把它送去作了分析。”
  “可是鲍斯坦医生已经搞过了,”劳伦斯迅速地说。
  “不完全如此。他只要求分析人员报告是否有士的宁。而不象我一样,要求化验是否有麻醉剂。”
  “麻醉剂?”
  “是的。这是分析人员的报告。卡文迪什太太给英格里桑太太和辛西娅小姐两人放了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麻醉剂。这样她才有可能有一个‘作案”的时间!当她的婆婆突然死去,而且一听到‘毒药’这个字后,她的感觉是可以想象的!她相信,她所放的安眠药是完全无害的,但是,无疑,在那骇人的刹那间,她一定是害怕别人把英格里桑太太的死归罪到她头上了。她显得惊慌失措,在这种影响下,她匆匆跑到楼下,迅速把辛西娅小姐喝过的那只咖啡杯连同茶托一起扔进了一只黄铜大花瓶,后来它就是被劳伦斯先生在那里面找到的。而那留下来的可可,她碰也没敢去碰。看着她的眼睛太多了。当提到士的宁,而且她发现这整个惨案并非她所造成之后,她的宽慰是可以猜测到的。
  “现在我们可以说明士的宁中毒的症状这么久才出现的原因了。麻醉剂和士的宁一起服下,使毒药的作用延缓了好几个小时。”
  波洛停了一下。玛丽朝他着着,她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
  “你说的全部是事实,波洛先生,这是我一生中最最庄严的时刻。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它。可是,你真是太好了。我现在知道——”
  “我告诉过你,你向波洛神父忏悔错不了,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可是你不信任我。”
  “现在我一切都明白了,”劳伦斯说。“有麻醉剂的可可,加到了有毒药的咖啡上面,这就造成毒性发作延缓的原因。”
  “一点不错。可是,咖啡是有毒的,还是没有毒的呢?这儿我们碰到了一点困难,因为英格里桑太太一直就没有喝咖啡。”

  “什么?”大家都惊叫起来。
  “没有喝。你们还记得我说的英格里桑太太房里地毯上的污迹吗?有关那污迹,有一些特点,它还是潮湿的,散发出强烈的咖啡味,而且渗进了地毯的绒毛,我还发现了一些很小的磁器碎未。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是一清二楚的。我曾把我的小公文箱放在靠窗的那张桌子上,可是桌子突然一边向上翘了起来,把它摔落到地板上,恰恰也落在了同一个地方。正是如此,头一天晚上,英格里桑太太把那杯拿到房里来的咖啡放了上去,而那张不牢靠的桌子也是这么捉弄了她一下。
  “以后发生的情况,就我而言,仅仅是一种推论而已,但是我应当说,之后英格里桑太太拾起了打破的杯子,把它放到了床边的桌子上。她感到需要喝点兴奋的东西,于是就热了可可,当时就喝下去了。现在,我们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知道,可可里不含士的宁,咖啡她又根本没有喝,而且士的宁一定是在傍晚七点到九点之间这段时间放的。这第三种媒介物是什么呢——一种能如此适合地掩盖掉士的宁的味道,以致奇怪地没有一个人想到它的东西?”波洛朝房间里环顾了一周,而后令人难忘地自己作了回答。“她的补药!”
  “你的意思是凶手把士的宁放进了她的补药?”我大声问道。
  “不需要放。它已经在里面了——在混合剂里。杀害英格里桑太太的土的宁是威尔金斯医生处方上开的同一种士的宁。为了使诸位清楚起见,我要给诸位念一念从一本药物配方书上抄下的一段摘录,这本书是我在塔明斯特红十字医院的药房里发现的:
  “‘下述配方在教科书上已出名:
  士的宁盐…………gr.1溴化钾……………3vi水…………………3viii混合
  此溶液数小时后能使大部分士的宁盐沉淀为一种难以溶解的成透明晶体状溴化物。一英国女士因服用一种类似的混合剂丧生,因沉淀之士的宁均聚集在瓶底,而在服用最后一剂时,她近乎服下全部士的宁!’”
  “当然,在威尔金斯医生的处方中并没有这种溴化物,但是诸位一定还记得我曾提到过一只溴化剂药粉的空盒子。放一、两包这种药粉到盛满的补药瓶里,就能使士的宁有效地沉淀,而象书上说的那样,使之服下那最后一剂。诸位以后一定会听到,这个惯常为英格里桑太太倒药的人,一直都非常当心,不去摇动瓶子,而在瓶底留下的沉淀物也就安然不动。”
  “总之,有许多迹象表明惨案本当在星期一晚上发生。那一天,英格里桑太太的叫人铃的电线被整整齐齐地割断,当天晚上,辛西娅小姐又在朋友家过夜,因此在右侧屋只有英格里桑太太独自一人,这样就完全断绝了任何救助,而使她多半在请医生急救之前就死去。但是,那天晚上由于英格里桑太太急急忙忙地要赶去参加村子里的文娱晚会,她忘掉了服药,第二天,她又没有在家吃中饭,因此那最后——致命的——一剂药,实际上也就比凶手预期的迟服了二十四小时;正由于这一延迟,这决定性的证据——这根链条中的最后一环——现在落到了我的手中。”
  在众人屏息的激动之中,他掏出了三张薄薄的纸条。
  “一封凶手的亲笔信,朋友们!它在措词方面若更为清楚一点,要是及时得到警告,英格里桑太太是有可能得以免于被害的。其实,她已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但是她不知道杀害她的方法。”
  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波洛把几张纸条拼在一起,清了清嗓子,念道:
  “‘最亲爱的伊夫琳:
  你一定为听不到消息在着急吧。一切顺利——
  只是它将在今天晚上而不是昨天晚上。你是
  能理解的。等老太婆一死,处理掉,好日子就来
  了。没有一个人能确实证明是我犯的罪。你的那
  个有关溴化物的主意,真是天才的一着!不过我
  们还得十分谨慎小心。走错一步——’
  “朋友们,信到此为止。毫无疑问,笔者被打断了;但是,有关他的身分,已经不成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手迹和——”
  一声近乎尖叫的嚎吼打破了寂静。
  “你混蛋!你怎么搞到它的?”
  一张椅子被推翻了。波洛轻捷地跳到一旁。他飞快一个动作,攻击他的人就砰地一声跌倒在地。
  “先生们,女士们,”波洛带着一种戏剧性的动作说。“请允许我向诸位介绍这位凶手——阿弗雷德-英格里桑先生!”——
  书香门第扫描校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