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水知道答案 - 后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让我们再次展开水与宇宙的幻象之旅吧。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水是源源不断地来自于宇宙这一说法时,你可能会突然感觉到一种恐惧。因为如果水这样持续不断地来到地球的话,那地球岂不会终有一天将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呢?
  人类自远古时,便曾遭遇过无数的水患。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曾有过关于洪水的传说。据历史记载,地球的确曾数次遭到过洪水的侵袭。看来诺亚方舟的传说、亚特兰提斯大陆的沉没都绝非古人的杜撰。
  也如历史故事在不断重复上演一样,如果水从浩淼的宇宙源源不断来到地球的话,地球可能再次受到洪水的威胁。最近世界各地也有四处发生水灾的新闻不断传来,虽然地球面临洪水的侵袭可能数千年乃至数万年之后才会发生,但我们应该现在就考虑到底要如何应对。
  就在我被恐惧占领、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该如何处理不断地来自宇宙的水时,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了我的脑海。
  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其相似性,微观世界会忠实地展现另一个微观世界。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曼陀罗,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知道宇宙中发生的事,同样也可能在我们的体内重新上演。
  人体需要水在其中不断循环,宇宙中的水也需要不断循环。如果水只是持续涌入地球的话,终有一天宇宙中的水是要枯竭的。
  水来到地球,不过是它以回归宇宙为目的的浩瀚旅程中的一小段,所以说地球上的水,总有一天会重新返回宇宙。
  果真如此的话,水不断来到地球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也许块状的冰落到地球上的同时也落到了其他星球上,只不过其他星球可能不具备像地球这样好的蓄水条件罢了。
  假如把太阳系比做人体的话,我想也许地球承担的就是肾脏的功能。
  人体的肾脏每天要过滤近200升的水,并将过滤后的干净的水输送到其他器官。这样说来,地球所承担的角色就是将循环在太阳系中的水过滤后,把干净的水重新送回宇宙。
  既然如此,又由谁来承担净化地球水源的责任呢?那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因为我们是水做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有义务净化地球上的水。
  在思考水在展开宇宙循环这个漫长之旅的时候,我不禁又开始想一些问题了:人到底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将人与水等同视之,就可以解开我的这些疑问。人体70%由水构成,因此水所记忆的信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人格。
  我曾听人说过,有人输完血后,会在头脑中出现他从来不曾见过的风景以及记忆,还有的人性格会突然发生变化……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很可能会变成水的记忆留存在体内。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
  灵魂的存在以及灵魂的重生,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目前无法得到证明,但我相信,随着水研究的进一步拓展,这些问题总有一天会昭然于天下的。
  灵魂究竟来自何方?如果我前面所说的都正确的话,那么,灵魂来自宇宙。然而,身为人类的我们最后又往何处去呢?
  我们就是水。也许我们有一天会带着地球的信息与经历,再次回归到宇宙。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在离开地球之前,将自身净化成无污染的水。所以,我们必须活得有神采,必须用意识净化我们体内的水,并向所有生命发出富含力与美的信息。
  我们最大的期盼应该是,让美丽的水结晶充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我们需要"爱与感谢",需要再欣赏一下那些水结晶的美丽。如果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心怀"爱与感谢",相信地球肯定可以回归到原始的美丽。
  我们总有一天会结束在地球上的短暂生命,飞向浩淼的宇宙。但会怎样离开,没有人知道。至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委命于宇宙的无限真理。当然,到那时,我们就不再拥有现有的(禁止),而是以水的姿态,化为水做的一抹晚霞。
  待我们的灵魂回归宇宙的那一刻,我想我一定要对各位说:
  "让我们一起飞向宇宙,下一站就先到火星上去看看好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