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手机 - 第1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突然向前倾,一只小手猛捂住嘴巴。这个动作吓坏了雷弗,一蹬腿就跑掉了。汤姆的喉咙里发出三声肌肉痉挛的低沉响声,克雷想他一定是要呕吐了。他只能希望自己不要也吐出来,可是好像他的肠胃也开始翻江倒海,似乎只需要一根小羽毛轻轻扫一下喉咙,他就会大吐特吐起来,因为他知道汤姆说的是什么。
  那枪声一响,水泥地面上霎时溅满了湿漉漉、黏糊糊的脑浆。
  可他们都没有吐,汤姆控制住了自己,抬起头来,眼睛里满是泪水。“对不起,”他说。“我不应该这样失态。”
  “没必要抱歉。”
  “我想如果我们要捱过后面的日子,我们就不能那么敏感细腻。我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顿了一下。“我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第二次顿了顿,这才把话说完。“我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必死无疑。”
  他们互相对望着,科尔曼提灯发出白色的刺眼光芒。
  “自从我们离开城市以后就没看见过有枪的人,”克雷说。“一开始我并没怎么注意,后来我才开始留心。”
  “你知道为什么,对吧?可能除了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州的枪支法案是全国最严厉的。”
  克雷记得几年前在州界上竖起的巨大公告牌上曾经看到过句话。现在早就被另外一句标语所替换:酒后驾车入班房。
  汤姆说:“如果警察在你车里——比如说放牌照和保险卡的仪表板小抽屉里——发现一支藏匿的手枪,你大概要蹲七年大牢。如果你的小货车里发现有上膛的来复枪,哪怕是狩猎季节,你也可能被处以一万元罚款和两年的社区服务。”
  他拿起吃剩的三明治,仔细检查了一番,又放了回去。“你可以拥有手枪,但必须得放在家里,以证明你不想犯罪,如果想要随身持枪许可证,恐怕要邀请‘男孩俱乐部’的欧马利神父1和你联名保证才行,可能这样都有点悬。”

  “大家都没有枪,有些逃离城市的无辜生命才可能得以幸存。”
  “我完全同意,”汤姆说。“比如那两个抢啤酒的男人,谢天谢地他们没有点38。”
  克雷点点头。
  汤姆靠回椅子里,双手交叉放在他瘦弱的胸前,四周看看。科尔曼提灯照在他的玻璃杯上,反射出环状光圈,虽然很亮却很小。“但是照目前的状况来看,即使见识过街头那一幕,有一把手枪防身绝不是坏事。我自认为是和平主义者。”
  “汤姆,你在这里住了多久?”
  “差不多十二年吧。很长了。眼睁睁看着马尔顿变成了一座垃圾城。现在你还不觉得,走着瞧吧。”
  “好吧,那么你想想看,你的邻居中有哪家会有枪呢?”
  汤姆脱口而出。“阿尔尼·尼科森,街对面右手第三幢。他的丰田佳美保险杠上贴着‘全国来复枪协会’的标志——还贴着几张黄色丝带标志2和一张布什—切尼标语——”
  1欧马利神父是1944年出品的美国电影《与我同行》中的主角,一位将贫民区的野孩子们组织成唱诗班并帮助居民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年轻神父。
  2黄丝带是悼念阵亡将士的标志。
  “不言而喻——”
  “他的小货车上还有两个‘全国来复枪协会’的标志,十一月的时候他还会加上露营帽的标志,然后到你们缅因州那边去打猎。”
  “而我们缅因州很高兴每年都能从他的‘跨州狩猎许可证’上赚到一笔钱,”克雷说。“明天我们就闯入他家把枪都拿到手。”
  汤姆·麦康特盯着克雷,似乎他是个疯子。“我这邻居并不像犹他州那些狂热的民兵那么好战——我是说他的确还是住在税率较高的马萨诸塞州——他在自家草坪上插了块防盗报警牌,上面写着:小混混们,你们感到幸运吧1。还有,我想你也很清楚‘全国来复枪协会’曾经公开声明过什么时候持枪者必须将武器上缴。”

  1和前面一句话一样,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这个人虽然拥有武器但绝不会滥用枪支。
  “有关用他们那冰冷而僵硬的手指扣动——”
  “就是这个。”
  克雷身体向前略倾,然后开始讲述他们从一号公路匝道下来以后他自己的感受:马尔顿如今就是整个“手机泛滥合众国”中一座典型的弃城,这个国家通讯中断,无法对外联络。“非常抱歉,请您稍候再拨。”塞勒姆街如今空空如也。
  他们刚刚到达这里的时候,他曾经感觉到……是真的吗?
  不!瞎说。你感觉我们被人监视。
  真的?即使他真有这个感觉,这是否是那种很值得怀疑的所谓“直觉”,在经历了这样混乱惊险的一天后,会不会是神经过于紧张?这种想法简直就是荒谬。
  “汤姆,听着。明天我们中有一个要到那个叫纳可森的人家里去,等到天大亮了以后——”
  “是尼科森,我觉得闯进人家家里不太好,特别是斯瓦米·麦康特曾经从他客厅窗户看到过尼科森在屋里跪着,手里拿着一把专为世界末日而准备的全自动来福枪。现在似乎世界末日已经来了。”
  “那我去,”克雷说。“如果今晚和明天早晨我们听到尼科森家有枪声传来的话,那我就不去了。如果我发现这人家门口的草坪上有死尸的话,不管有没有枪伤,我当然也不会贸然闯进去。我看过《阴阳魔界》(TwilightZone),一集不落——讲的是文明最后竟然如一层薄薄的胶片那么脆弱。”
  “如果真是那样,”汤姆沮丧地说。“也难怪有伊迪·阿敏1这样的刽子手,野蛮残杀仍然在继续。”
  1伊迪·阿敏,20世纪70年代前乌干达军事独裁者,外号狂人阿敏、非洲屠夫。
  “我会高举双手走过去按他的门铃,如果有人答应,我就说想找人说话。这样又能糟糕到哪里去呢?他会说我迷路了。”

  “不,最可怕的是他能在门口的欢迎门垫上一枪把你打死,只剩下我和那个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汤姆着急了。“想想你所推崇的老掉牙的《阴阳魔界》吧,虽然有点跑题,别忘了今天你看到的那些人,在波士顿地铁站斗殴的那些人。”
  那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那些人从医学上来讲就是疯子。你也不会怀疑吧,汤姆?““那你说那个抱着《圣经》的老妇人呢?那两个为一桶啤酒打得不可开交的男人呢?他们都疯了吗?”
  没有,他们当然神志正常,可是街对面的某幢房子里有枪,他还是想要拿过来。如果有两把以上,他想让汤姆和爱丽丝人手一把。
  “我想往北走一百英里左右,”克雷说。“我们也许能发动一辆车,然后开上一段,可是基本上我们得步行。你愿意这一路只有小刀来防身吗?我现在非常严肃地问你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总会碰上身上有枪的人。我的意思你明白吧?”
  “当然,”汤姆说。他用手挠了挠精心修剪过的头发,有几撮竖了起来,颇有喜剧效果。“我知道尼科森夫妇俩很可能不在家。他们就像迷恋枪杆一样迷恋电子工具。他经常坐在那辆宽敞的道奇公羊(DodgeRam)里用手机聊天。”
  “这不?你也同意了。”
  汤姆叹了口气。“好吧,一切都取决于明天早上情况如何,好吗?”
  “好的。”克雷又拿起面前的三明治,他开始有点胃口了。
  “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汤姆问。“那些你所谓的‘手机疯子’。都到哪儿去了?”
  “我不知道。”
  “我告诉你,”汤姆说。“我认为他们都爬进太阳落山处周围的房子里和建筑物里,然后一命呜呼。”
  克雷怀疑地看着他。
  “理性分析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我分析得对,”汤姆说。“几乎可以完全肯定这就是恐怖袭击,你同意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