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十字军骑士 - 第 四 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整个朝廷,包括骑士和宫女,都很为兹皮希科担心,因为大家都喜爱他;而且根据尤仑德的信看来,谁都不怀疑,道理是在条顿人那边。况且大家都知道罗特吉爱是骑士团最著名的骑士之一。他的扈从万·克里斯特也许是故意在玛佐夫舍贵族中间宣扬说,他的这位主人在没有成为武装的教士之前,就曾经坐过十字军骑士团的荣誉席,荣誉席是只有那些曾经远征圣地,或者同巨人、龙、非凡的巫师作战得胜的世界闻名的骑士才能人座的。玛朱尔人听了万·克里斯特讲的这些话,又听他吹嘘他的主人曾经好几次一手握“米萃里考地阿”、一手握斧或剑、独自同五个敌手交战过,大家心里愈加为兹皮希科担忧起来了。有人说:“哦,要是尤仑德在这里多好啊,他对付两个也不在话下,至今还没有一个日耳曼人逃过他的手呢,但是这个青年人——可不行啊!——因为这个日耳曼人不论力气、年纪和经验,都胜过他。”
  因此大家都懊恼自己没有接受那个挑战,认为要不是尤仑德的那封信,他们早就会接受挑战的,“都是为了害怕天主的裁判……”于是为了互相安慰起见,他们想起了玛佐夫舍以及一般波兰骑士的名字,那些骑士无论在宫廷的骑马比武中,或是在决斗中,不知打胜过多少西方骑士;他们特别提到了加波夫的查维夏,在信天主教的国家中简直没有敌得过他的骑士。不过,也有些人对兹皮希科抱了很大的希望,他们说:“可不能小看了他!听说他有一次就光明正大而令人钦佩地敲碎了好几个日耳曼人的头。”后来他们又看到兹皮希科的侍从——那个捷克人哈拉伐——的行动,信心就特别加强了。原来在决斗的前夕,这位年少气盛的随从,听到万·克里斯特在胡吹罗特吉爱那些从来没有人听说过的胜利,就一把抓住万·克里斯特的胡子,让他脸朝天,说道:

  “如果当着大家撒谎不感到羞耻的话,那末就抬起头来再说一遍,让天主也听听!”
  他拉住万·克里斯特的胡于的时间简直可以念完一遍“主祷文”;等到他放了对方,对方就问起他的门第出身,他说他的出身是“弗罗迪卡”,对方便向他挑战,要用板斧决斗。
  玛朱尔人看到这种举动,心里很高兴,有些人又说道:
  “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大概是不会手软的;只要真理和天主在这一边,那两只条顿狗就休想活命!”
  但是罗特吉爱的话还是把大家迷糊住了,许多人却不能心安理得地断定真理究竟是在哪一边,连公爵本人也都惶惑起来了。
  因此在决斗的前一晚,他召了兹皮希科来商议,在场的只有公爵夫人。他问道:
  “你拿得准天主会保佑你么?你怎么知道是他们把达奴莎抢去的?是不是尤仑德对你漏过什么回风?因为,你看,这是尤仑德的信,是卡列勃神甫的笔迹,还有他自己的印记,尤仑德明明说,他知道那件事不是条顿人干的。他究竟跟你说什么来着?”

  “他说那不是条顿人干的。”
  “那你怎能冒生命危险去恳求天主裁判呢?”
  兹皮希科门声不响。但见他的嘴巴在抽搐,眼里含着泪水。
  “我什么也不知道,仁慈的殿下,”他说。“我们同尤仑德一起离开这里,在路上我向他承认我们结婚了。于是他悲叹着说,这也许是对天主犯了罪;等我告诉他这是天主的意旨的时候,他就放下了心,还原谅了我。一路上他只是说,除了十字军骑士,没有谁会抢去达奴莎,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连我自己也不知道!那一次就是那个给我送药到森林行宫来的女人,由另一个信使陪着来到斯比荷夫的。他们关起门来同尤合德进行谈判。我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不过他们交谈过之后,就连尤仑德自己的仆人都认不出尤仑德了,因为他的脸色简直像死人一样。他告诉我们:‘达奴莎不是条顿人劫去的,’他把德·贝戈夫和地牢里所有的囚犯都释放了,天晓得是为了什么!后来他又独自骑马走了,一个战士或者仆从都不带……他说他是骑马去找强盗赎取达奴莎的,嘱咐我等着他。我就一直等着,最后就听到息特诺传来消息,说是尤仑德打死了日耳曼人,他自己也战死了。哦!仁慈的殿下!我在斯比荷夫真像热锅上的蚂蚁,快要发疯了。我叫手下人都骑上马,要去为尤合德复仇,但卡列勃神甫说:‘您拿不下那个城堡,别去挑起战争。还是上公爵那里去,也许他们那里知道一点达奴莎的情况。’于是我就和哈拉伐赶来了,刚一来就听到那条狗在乱吠乱叫地说什么条顿人的委屈,尤仑德的发狂……我的殿下,我接受了他的挑战,因为是我先向他挑战的,虽然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我毕竟知道他们都是些凶险的撒谎者——不知羞耻,不顾荣誉,毫无信用!您只要想一想,仁慈的殿下,他们曾经刺死了德·福契,却想把罪名加在我的侍从身上!天主在上!他们像杀一头牛那样把他刺死了,却跑来跟您说什么要报仇、要赔偿!那末谁敢保证,他们不是先骗了尤仑德,现在又来欺骗您殿下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达奴莎在哪里,但是我向他挑了战,因为即使我会送命,我也宁可死,而不愿没有最亲爱的达奴莎而活下去,全世界再没有比她更亲爱的人了!”

  他一口气说完这些话,猛地拉下头上的发带,头发顿时披了下来,落在肩上,他紧紧抓住头发,伤心地哭了起来。公爵夫人安娜·达奴大因为失掉达奴莎,心里也很悲痛,看到他这样痛苦,自然十分可怜他,便把双手放在他头上,说道:
  “愿天主帮助你,安慰你,祝福你!”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