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石油战争 - 第九章 逆流而动 人为制造石油危机 1973年的石油危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入侵以色列,点燃了世称“赎罪日战争”的硝烟。与一般大众的印象相反,“赎罪日战争”不是简单的误算、失误或阿拉伯国家决定对以色列发起军事打击的结果。围绕这场“十月战争”的开打,华盛顿和伦敦秘密策划了一系列事件,并动用了由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建立的强大秘密外交渠道。通过以色列驻华盛顿大使西姆查·迪尼茨,基辛格有效地控制住了以色列的政策反应。另外,基辛格还开辟了与埃及和叙利亚的沟通渠道。他的做法十分简单,就是在关键问题上向对方误传消息,确保战争和接下来的阿拉伯石油禁运。
  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包括截获的阿拉伯官员之间关于确认已经开始战争集结的通信,被当时尼克松总统的情报“沙皇”基辛格全部压了下来。那场战争及其后果,基辛格声名狼藉的“穿梭外交”,都是华盛顿根据5月召开的(也就是开战前大约6个月)索尔茨约巴登会议纲领安排的。全世界对此十分愤怒,阿拉伯产油国成了替罪羊,而应该负责的英美利益集团却躲在幕后平安无事。
  1973年10月中旬,联邦德国政府总理维利·勃兰特告诉美国驻波恩大使,联邦德国在中东冲突中保持中立,而且不允许美国使用联邦德国的军事基地对以色列进行补给。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尼克松总统于1973年10月30日给勃兰特总理发了一封措辞强烈的抗议信,该信的大部分内容有可能是基辛格起草的。

  我们认识到,欧洲人比我们更加依赖阿拉伯石油。但是,我们认为,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不与我们保持一致,并不会减少你们的脆弱性……你们认为,这场危机不是联盟的共同责任,而且给以色列提供军事补给也不是联盟责任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们实难苟同你们的观点……
  在中东冲突这个问题上,华盛顿绝不允许联邦德国宣布保持中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可以明确表示中立,因此她也避免了受到阿拉伯石油禁运的影响。伦敦再一次巧妙地躲过了国际大危机,在这方面,英国总是很有办法。让欧佩克油价上涨四倍的一个巨大后果是,英国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和其他英美石油公司冒险投资的北海油田可以因此而产生利润,否则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将石沉大海,血本无归。当时,如果欧佩克油价不涨,这些新建的北海油田是否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当然,这可能仅仅是一个巧合。
  1973年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关于油价的会议,之后,他们将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提高到每桶5.11美元,涨幅高达令人惊愕的70%。在同一天,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在历数美国在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种种罪状的同时,宣布停止对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鹿特丹一直是西欧主要的石油港口。
  1973年10月17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联酋、卡塔尔和阿尔及利亚宣布,她们10月份的石油产量将在9月份的基础上削减5%,而且以后每个月再降低5%,“直到以色列从1967年6月所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上完全撤离,并且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得到恢复。”世界上第一次“石油危机”,或者像日本定义的“石油轰动事件”,已经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危机在1973年末才真正到来。当时,美国总统正好卷入所谓的“水门事件”,亨利·基辛格因此成为事实总统,全权负责处理危机中的美国政策。
  1974年,为了设计一项迫使欧佩克降低油价的战略,尼克松政府派遣一位白宫高级官员前往财政部,但他被粗鲁地赶出了门。在一份备忘录中,这位官员描述道:“是银行界的领袖们不愿意接受让石油降价的建议,极力主张使用‘再循环’计划来适应高油价。这才是致命的决定……”
  当时的美国财政部,在部长助理杰克·贝内特的领导之下,与沙特阿拉伯货币局(SAMA)达成了一项秘密协定,该协定于1975年2月在由财政部部长助理贝内特写给国务卿基辛格的备忘录中被最终定了下来。贝内特曾经帮助尼克松总统制定了至关重要的1971年8月的美元政策。秘密协议条款规定,沙特阿拉伯的大部分石油税收收益将用于弥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年轻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家、当时的怀特维德公司驻伦敦分公司专门经营欧洲债券的负责人大卫·马尔福德被派往沙特阿拉伯,担任沙特阿拉伯货币局的首席“投资顾问”。他的任务是指导沙特阿拉伯把石油美元投资到正确的银行,自然都是些伦敦和纽约的银行。彼尔德伯格计划正在按计划推进。

  作为尼克松总统最权威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已经牢牢控制了整个美国的情报系统,还控制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在十月赎罪日战争之前,他说服尼克松提名他为国务卿。由于扮演着重要角色,基辛格拥有两个头衔: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这是空前绝后的。在尼克松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月,没有任何人像基辛格一样拥有这么大的权力。更加有意思的是,基辛格还在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就在1974年1月1日德黑兰会议之后,第二次石油价格上涨开始了,这一次油价上涨了一倍,欧佩克原油基准价达到11.65美元。这是伊朗国王强烈要求的结果,是基辛格秘密施加压力让他这样做的。他提出这样的要求,真是令人吃惊,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反对欧佩克把油价涨到3.01美元,因为他害怕这会使西方出口商提高出口到伊朗的工业设备的价格,这些设备是伊朗推进雄心勃勃的工业化进程所急需的。华盛顿和西方国家在十月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激起了与会欧佩克国家的愤怒情绪。就连基辛格掌管的国务院都不知道基辛格与伊朗国王之间的秘密诡计。
  从1949年到1970年末,中东原油价格平均约为1.90美元/桶。在1973年初涨到了3.01美元/桶,也就是在那时,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在索尔茨约巴登会议上讨论了未来欧佩克石油价格上涨四倍。到1974年1月,油价上涨四倍已成事实。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