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2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罗伯特·兰登站在玻璃窗前,像被催眠了一样,被脚下的景致深深迷祝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上升到几百英尺的高空,此刻,平生所见最壮观的一幅景象让他大为赞叹。
  美国国会大厦辉煌的圆顶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自国家广场东头隆起。建筑物的两边,两条平行的光带向他延伸而来……史密森博物馆灯火通明的外墙面……艺术、历史、科学和文化的灯塔。
  现在,兰登无比惊讶地意识到,彼得言称属实的……基本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确实有一座旋梯……巨石压顶下行数百英尺的阶梯。他的头顶正上方,便是这座金字塔的巨大尖顶石,兰登这才想起一些已忘却的细节似乎有着诡谲的关联:华盛顿纪念碑的尖顶石的重量刚好是三千三百磅。
  又见数字三十三。
  更让他惊叹的是,这座尖顶石的尖峰、最高的顶点,包皮着一小圈铝箔——想当年,铝是和金子一样珍贵的金属。华盛顿纪念碑闪闪发光的尖顶只有一英尺高,和共济会金字塔的尺寸完全相同。这太不可思议了,这座小小的金属金字塔身上刻有一段著名的铭文——LausDeo——兰登突然间全明白了。这就是石头金字塔底部真正要传达的讯息。
  这七个图符是音译的字!
  最简单的密码。
  这些图符就是字母。
  石匠的直角尺——L
  金元素——AU
  希腊字母表中的S——S
  希腊字母表中的D——D
  炼金术中的水银符号——E
  衔尾蛇——O
  “LausDeo,”兰登喃喃自语。众所周知的拉丁语——意为“赞美上帝”——用一英寸高的小字体,镌刻在华盛顿纪念碑的顶端。昭然若揭,所有人却都看不见。
  LausDeo.
  “赞美上帝,”在他身后的彼得说着,环顾小室中的柔和光芒。“共济会金字塔最后一道符码。”

  兰登转过身。他的挚友露出由衷的笑容,兰登突然记起来,刚才,彼得在共济会图书馆就口口声声说过“赞美上帝”。可我又一次错过了。
  传说中的共济会金字塔把他引到这里……这是多么恰当的指引,一想到这里,兰登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是美国最伟大的方尖石,古代神秘智慧的象征——矗立在这个国家的核心点,笔直通向天堂。
  惊奇之中,兰登开始以逆时针方向沿着小小的正方形室壁踱步,又停在另一扇观景窗前。
  正北。
  朝北的窗户外,兰登一低头就看到白宫那熟悉的轮廓,就在他正前方。他再抬起眼帘望向地平线,笔直的十六街向正北面的圣殿堂伸展开去。
  我在Heredom的正南方。
  他继续逆时针方向行走,停在下一扇窗前,面向西方。兰登的视线沿着宽阔的长方形水池游走,望见林肯纪念堂,它的倒影清晰地映现在水面上,纪念堂的经典古希腊建筑灵感取自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亦即雅典娜神庙——庇护英雄伟业的女神。
  Annuitcoeptis,兰登想到美国国玺背面的铭文,天佑国事。
  走到最后一扇窗时,兰登向南望去,越过潮汐盆地的黑水面,杰斐逊纪念堂在暗夜里光辉闪现。圆顶阁的线条柔缓上扬,兰登明白,那是模仿罗马神话众神最初的神圣家园——万神殿的手笔。
  把四个方向的观景窗都看了一遍,兰登也记起了他曾见过国家广场的卫星航拍照片——以华盛顿纪念碑为原点,广场的四臂延伸开去,有如罗盘上的四方基准指针。我正站立在美国的十字原点。
  兰登再往前走,便回到了彼得的身边。这位尊师挚友容光焕发。“好,罗伯特,就是这个。失落的真言。这就是埋藏它的地方。共济会金字塔指引我们来到这里。”
  兰登愣了一下,方才缓过神来。他把失落的真言忘了个一干二净。

  “罗伯特,我知道,再没人比你更信得过了。又经过这样一个夜晚的考验,我相信,应该让你知晓这一切的真面目。恰如传说所言。失落的真言确实埋藏在旋梯之底。”他指了指纪念碑的楼梯口,下面是漫长的阶梯。
  兰登刚刚缓过神来,此刻又懵了。
  彼得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一件小东西。“你还记得这个吗?”
  兰登接过彼得多年前托付给他的立方体小盒子。“当然……但很抱歉,我没有担当好保护它的职责。”
  所罗门笑出声来,“大概时机已到,该是它见天日的时候啦。”
  兰登看着立方体小盒,不禁纳闷,彼得为什么把它递给他呢。
  “在你看来,它像什么?”彼得问。
  兰登看到1514,想起凯瑟琳刚刚开启封存时的第一印象。“奠基石。”
  “完全正确,”彼得答,“不过,有几件关于奠基石的事你或许不知道。首先,安置奠基石的概念起源于《旧约》。”
  兰登点点头。“《诗篇》。”
  “对。真正的奠基石总是埋在地下的——代表建筑物始于地下,耸出地表,通向天堂之光。”
  兰登向外望着国会大厦,它的奠基石就深埋地基之下,直到今天,仍是深掘不出,无法找到。
  “到了最后,”所罗门说道,“就如你手中的石头盒子一样,许多奠基石都是中空的小容器……因而能够保存深藏的财富……宝器,如果你愿意这么叫——象征希望,期待即将建设的楼宇前程似锦。”
  兰登对这种传统也很熟稔。即便是当今时代,共济会仍会在埋下的奠基石里内封寓意深重之物——时物胶囊①,照片,告示,甚至是显赫人士的骨灰。
  『注①:原文为timecapsule,指贮存有具时代特征物品的容器。』“我告诉你这些的目的,”所罗门说着瞥了一眼楼梯井,“应该很清楚了。”

  “你认为,失落的真言就埋在华盛顿纪念碑的奠基石里?”
  “不是我认为,罗伯特,而是我知道。按照整套共济会典仪程序失落的真言于一八四八年七月四日埋在这座纪念碑的奠基石里。”
  兰登瞪着他。“我们的共济会先辈们埋下了一个词语?”
  彼得点点头。“他们确实这么做了。他们理解所埋之物的真正力量。”
  整整这一晚,兰登一直任由思绪蔓延在超凡脱俗的奇思怪想中……古代奥义,失落的真言,先辈的机密。他真想听到实实在在的结论,尽管彼得口口声声说揭开一切奥义的钥匙就埋在他脚下五百五十五英尺下的奠基石里,兰登还得花一番工夫才能接受。人们耗尽毕生心力钻研秘奥,却仍然无法获得深埋其中的力量。丢勒的《忧郁症Ⅰ》浮现在兰登脑海里——灰心丧气的术士,身边尽是器械用具,却仍然无法揭开炼金术的奥秘。如果奥秘当真可以昭示天下,你也不会在一个地方找到所有答案!
  不管答案是什么,兰登始终坚信,都已载入遍布世界的浩繁卷帙之中,这答案化为术语融入了毕达哥拉斯、赫尔墨斯、赫拉克里特斯、帕拉切尔苏斯和数百位哲人的著作。这答案是在厚厚的积尘、被遗忘的炼金术古籍、秘籍、魔法和哲学中被发现的。这答案就隐藏于亚历山大的古老图书馆里、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泥板上,以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里。
  “彼得,我很抱歉,”兰登摇摇头静静地说,“领会古代奥义需要毕生求索。
  我不能想象,密钥怎么会藏于一个词语中。”
  彼得揽住兰登的肩,“罗伯特,失落的真言不是一个‘词’。”他善解人意地笑道,“我们称其为言词,只是因为先人们如此称呼它……自鸿蒙太初即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一如众人所知,我并非真的绅士,本就无须一一介意这类琐事,如今却居然动笔来写这么一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魂过山车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惊魂过山车───1我从来没有把这个故事告诉任何人,也从未想过要告诉别人,倒不是因为我怕别人不相信,而是感到惭愧。因为它是我的秘密,说出来就贬低了自己及故事本身,显得更渺小,更平淡,还不如野营辅导员在熄灯前给孩子们讲的鬼故事。我也害怕如果讲出来,亲耳听见,可能会连自己都开始不相信。但自从我母亲过世后,我一直无法安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