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1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兰登身披羊毛毯,颤巍巍地站起来,低头凝视敞开的大水箱。他的身体慢慢地恢复了知觉,尽管他情愿麻木。嗓子和肺部灼烧般疼痛。这个世界又艰难又残酷。
  佐藤刚把感知剥夺水箱解释了一遍……还补充说,如果不是她把他救出来,他可能会活活饿死,甚至更糟。兰登一点也不怀疑彼得也经历过类似的折磨。彼得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刚入夜时,纹身男子就曾这样对他说。他在阿拉弗……海密斯坦根。兰登觉得,若是彼得经受了不止一次这样的“重生”过程,那他把绑架者想知道的一切都和盘托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佐藤让兰登跟着她走,他便拖着脚步在狭窄的走廊里慢慢往深处走去。他终于第一次看到了这个诡谲的隐蔽地。他们进了一间正方形小屋,中央摆着石桌,亮着怪诞的彩灯。凯瑟琳在这里,兰登如释重负地长吁一声。不过,场面却让人十分忧心。
  凯瑟琳面朝上躺在石桌上。浸透鲜血的毛巾扔在地板上。一名中央情报局探员正高举着一只乳酸钠林格输液袋,靠扎在手臂上的针管给她输液。
  她静静地在抽泣。
  “凯瑟琳?”兰登嘶哑地叫了一声,几乎发不出声音。
  她转过头,迷惑不解地看着他。“罗伯特?”瞪大的眼睛里透出怀疑,继而充满喜悦。“可我……眼看着你淹死了啊!”
  他朝石桌走去。
  凯瑟琳挣扎着半挺上身,不顾给她输液的探员的阻拦。兰登走到桌边,凯瑟琳伸出双臂,揽住他裹着毯子的身体,紧紧地抱着他。“感谢上帝。”她轻声说着,亲吻他的脸颊。然后又亲了一下,捏捏他,仿佛她还不能相信他真的是兰登,“我不懂……怎么会……”

  佐藤开始讲解感知剥夺水箱和氧化氟碳,但凯瑟琳显然没仔细听。她只是紧紧地抱着兰登。
  “罗伯特,”她轻声说,“彼得还活着。”在讲起和彼得令人震惊的重聚时,她的声音都颤抖了。她描述了他的状况——坐轮椅,奇特的古刀,纹身男子提及的某种“牺牲”,以及她怎么被当作人体沙漏留在这里,以此胁迫彼得合作。
  兰登说话还很困难。“你……知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他说要带彼得去圣山。”
  兰登松开怀抱,紧张地看着她。
  凯瑟琳热泪盈眶。“他说他破解了金字塔底部的符格,是金字塔告诉他的,该去圣山。”
  “教授,”佐藤开始施压了。“这话,你听得懂吗?”
  兰登摇摇头。“完全不明白。”可他仍感到一丝希望油然而生。“但是,如果他能从金字塔底部获取信息,我们也可以。”是我告诉他该怎么破解的。
  佐藤摇摇头。“金字塔不在这里,我们找过了,他随身带着呢。”
  兰登静静地想了一会儿,闭起双眼,想回忆起自己见过的金字塔底部。符格是他即将淹死前最后见到的影像之一,伤痛有奇妙的刺激,能把濒死的时刻烙印在心里。他能记起一部分,当然记不全,但或许一部分也足够了呢?
  他转向佐藤,突兀地说道:“我大概能记住一些,但我需要你帮我在互联网上找一些资料。”

  她立刻掏出黑莓手机。
  “搜索关键词为‘富兰克林八阶幻方’。”
  佐藤震惊地瞥了他一眼,但没有提问就马上输入。
  兰登看上去的世界还是模模糊糊的,他才刚刚开始适应这个奇特的环境。他发现他们身靠的这张石桌上遍布血渍,右边的墙上贴满了书页、照片、素描和地图,还有一张巨大的绳网将它们连结起来。
  我的上帝埃
  兰登朝怪异的拼贴墙走去,身上还裹着毛毯。钉在墙上的无疑都是搜集来的情报——古书的断章残页,从黑魔法到基督教《圣经》不一而足。手绘的符号和魔咒图案,从阴谋论网站上打印下来的网页,还有华盛顿特区的卫星照片,标着密密麻麻的注解和问号。还有张纸是一份不同语言的长长的单词表。他认出其中有些是共济会会员所用的敬语,其他的是古代魔法用语,还有些是魔法仪式上念的咒语。
  这就是他要找的?
  一个词?
  就这么简单?
  兰登长久以来对共济会金字塔这一传闻的怀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它关于能揭开古代奥义隐藏地的宣称。这一隐藏地若被发现,必然会涉及一个庞大的地下密室,其中装满了曾经被存贮在失传已久的古代图书馆、后来不知怎么保留了下来的成千上万册书籍。这一切听起来太不可信了。那么大的密室?在华盛顿的地下?可是。他现在记起了彼得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的讲座,又看到墙上的魔咒词表,一个惊人的新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兰登最不相信咒语的什么魔力……但显然,纹身男子是五体投地笃信的。再一次浏览这些密密麻麻的语词、地图、书页、打印件和所有关联线和备注贴纸时,他的心跳加快了。
  毫无疑问,这里有一个不断复现的主题。
  我的上帝啊,他是在找寻有深切含义的真言……失落的真言。兰登任凭思绪由此发散,同时追忆彼得讲座上的片言只语。失落的真言正是他要找的!这就是他坚信埋在华盛顿地下的宝藏。
  佐藤走到他身后。“你要的资料是这个吗?”她把黑莓手机递给他看。
  兰登凝视着屏幕上的八阶幻方。“就是它,”他抓过一张纸片,“我要笔。”
  佐藤从口袋里取出笔,“请尽快。”
  位于地下室的科技部办公室里,诺拉·凯再一次细看系统安全部的里克·帕里什给她送来的编译脚本。中央情报局局长怎么会藏着一份有关古代金字塔入口和地下秘密宝藏地点的文档?
  她抓起电话,拨号。
  很快就响起佐藤紧张的声音。“诺拉,我刚想给你电话呢。”
  “我有新情况要汇报。”诺拉说,“我不知道是否合情理,但我发现了一份修改过的——”
  “不管是什么,都先搁下,”佐藤打断她的话,“没时间了。我们对目标的估计有误,我有一百个理由相信,他要把威胁付诸行动。”
  诺拉后背发凉。
  “好消息是,我们知道他下一步要去哪里。”佐藤深吸一口。“坏消息是,他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