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1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撞钟在钟塔里响足了三分钟,震得兰登头顶的枝形水晶灯叮叮微颤。几十年前,他曾多次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深受喜爱的大厅里听讲座。然而,今天他是在这里聆听一位挚友为全体学员做的讲座。灯光暗下来,兰登在最后一排落座,就在校长器宇轩昂的肖像画下面。
  人群安静下来。
  在一片黑暗中,一个高高的身影走过舞台,在讲坛旁立定。“早上好。”麦克风放大了他的声音,虽然观众还看不见他的脸。
  每个人都坐得笔挺,仰着头,想看清楚是谁在说话。
  幻灯机亮起来,打出一张暗褐色的照片——引人注目的城堡,城堡正面是红砂岩铺就的墙面,高高的正方形塔座,哥特式的装饰。
  暗影里的人又说话了。“谁能告诉我,这是哪里?”
  “英格兰!”暗场中,有个女孩叫出声来。“这面外墙兼有早期哥特式和晚期罗马式风格,可算诺曼式城堡的典范,建于大约十二世纪的英格兰。”
  “哇哦!”没露面的声音答道,“有人认识它的建筑师。”
  人群中响起交头接耳的轻响。
  “可惜,”影子人又说道,“和正确答案相差三千英里以及五百年。”
  这下,大厅里炸了锅。
  幻灯机又打出一张全彩色的当代照片,显然是同一个城堡,但从不同角度拍摄。城堡的塞纳卡溪流沙岩塔楼占据了前景,但在背景中耸立的恢宏白色建筑物分明是美国圆顶国会大厅,看起来,二者的距离非常近。
  “等等!”那女孩惊叫一声,“华盛顿特区里有一个诺曼式的城堡?”
  “自一八八五年起就有了。”影子人的声音继续说。“那也是下一张照片的拍摄时间。”
  新的幻灯照片出现了——是黑白室内照,照的是一间有着大拱顶的宽阔舞厅,里面摆着动物骨架、科学实验展示箱、浸泡着生物标本的玻璃樽、考古文物和史前爬虫型动物的石膏模型。
  “这座奇妙的古堡,”那个声音说道,“是美国第一座现实科学博物馆。这是一位富有的英国科学家送给美国的厚礼,他,就像我们的先辈那样,相信我们羽翼未丰的国家会变成启蒙之地。他把一笔巨大的财富遗赠给我们的先辈,让他们在我们国家的核心点建造‘旨在博闻增识、传播文化的机构’。”停顿了很久,他说,“谁能告诉我,这位慷慨的科学家的大名?”
  前排有个胆怯的学生轻轻答道:“詹姆斯·史密森?”
  似乎如梦方醒,人群中的耳语声此起彼伏。
  “确实是史密森,”讲坛旁的人回答。现在,彼得·所罗门向前一步,走到了灯光下,灰色眼眸里闪现着诙谐的神色。“早上好。我叫彼得·所罗门,我是史密森学会的秘书长。”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暗影中的兰登赞许不已,彼得只用几张史密森学会的早期照片就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演示从史密森古堡开始,地下室是科学实验室,走廊布置成展厅,沙龙里摆满了软体动物标本,科学家们自称为“甲壳看守”,甚至有一张老照片展示了古堡最受欢迎的两个住客——一对早已作古的猫头鹰,一个名叫“传播”,一个名叫“增识”。半小时的幻灯放映以一帧国家广场让人难忘的卫星照片结束,庞大的史密森博物馆比肩而立。

  “如我开场时所说,”所罗门的结束语是这样的,“詹姆斯·史密森和我国先辈都预料到,我们伟大的国家将成为启蒙之地。我相信,他们今天会深感自豪。
  作为象征科学和知识的符号,伟大的史密森学会矗立在美国的核心点。先辈的美国梦就是建起一个奠基于知识、智慧和科学准则的国家,我们为他们奉上的献礼,就是生生不息,求索不断。”
  所罗门关掉幻灯仪,四周响起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大厅里的灯光亮了,几十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
  所罗门先点中大厅中部的红发小男生。
  “所罗门先生,”男孩听来十分疑惑。“你说我们的先辈摆脱了欧洲宗教压迫,建起一个以科学发展为基准的新国家。”
  “说得对。”
  “可是……在我的印象里,先辈们都是虔诚的信徒,是把美国作为基督教国家建立起来的。”
  所罗门笑了。“朋友们,不要误解我,我们的先辈确实有深刻宗教信仰的人,但他们信仰的是自然神论,换言之,他们信仰上帝,是用一种普遍的、开明的方式去信。他们宣扬的惟一宗教理想,就是宗教自由。”他从讲坛上取下麦克风,踱步到舞台边缘。“先辈们预想的美国是一个精神启蒙的乌托邦,以思想自由、大众教育以及科学发展取代过时的宗教迷信所带来的黑暗。”
  后排有个金发女生举起手。
  “请说。”
  “先生,”那女孩边说边举起手机,“我一直在网上搜索你,维基百科说,你是位显赫的共济会会员。”
  所罗门扬了扬手上的共济会戒指。“我本可以让你省下手机网络费。”
  学生们哄堂大笑。
  “也是,好吧,”女孩说着面露犹疑,“你刚刚提到‘过时的宗教迷信’,可在我看来,如果说该有什么人为宣扬过时迷信负责……就该是共济会。”
  所罗门好像一点不担忧。“哦?这话从何说起?”
  “呃,我读了很多关于共济会的书,我知道你们有许多奇怪的古代仪式和信仰。这篇网上的文章甚至说,共济会相信某种古代神秘智慧的力量……可以将人类提升到神的境界?”
  每个人都转头盯着她看,好像她在胡言乱语。
  “事实上,”所罗门说,“她说得对。”
  学生们顿时转回头,瞪大眼睛看着台上。
  所罗门忍住一丝笑意,问那女孩:“它有没有提供给你更多维基智慧,关于这个魔法知识的?”
  女孩显然有点尴尬,但还是照着网页念起来。“为了确保这种强大的智慧不被不相称的人使用,早期术士会用密码记录他们的学识……用一种由符号、神话和寓言构成的隐喻性的语言掩饰潜在的真相。到了今天,这些加密的智慧俯拾皆是……在我们的神话、艺术、古人的神秘学文本之中。不幸的是,现代人已经失去了破解这套复杂密码体系的本领……伟大的真理也已遗失。”
  所罗门等了一会儿,“就这些?”

  女孩在椅子里调整了一下姿势。“实际上,还有一点点。”
  “希望如此。请你……念给大家听。”
  女孩有点犹豫,可还是清了清嗓子,继续念:“传说,将古代奥义编码深藏的先贤们留下某种秘钥……用来破解神秘编码的密码。据说,这个神奇的密码——世人称之为真言有意——拥有魔力,能驱散黑暗,揭开古代奥义以能被理解的方式向所有人开放。”
  所罗门面露渴望之色,微笑地说道:“啊,是的……真言有意。”他凝望远方片刻,又垂下眼帘,对金发女孩说:“那么,这个美妙的真言,现在何处?”
  女孩显然有所顾虑,显然不想冒犯这位嘉宾讲演人。她一口气读完:“根据传说,真言有意深埋在地下,耐心等候历史中的关键时刻……人类没了真理、知识和古老智慧就没法存活的时刻。在那个黑暗的十字路口,人类将最终掘出真言,欢庆启蒙之光普照的奇异新世代。”
  女孩合上手机,缩回坐椅里去。
  隔了很长一段沉默,又有…一个学生举起手。“所罗门先生,你并不当真相信那个,是吗?”
  所罗门在微笑,“为什么不呢?我们的神话中有着关于能唤来洞察力与神一般力量的魔法语符的悠久传统。直到今天,孩子们仍会高喊‘abracadabra’(咒语),希望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什么。当然,我们已经忘记了一点:这个词不是玩物;它起源于古代亚拉姆语神秘主义——AvrahKadabra——意思是‘我言,我造’。”
  静默。
  “可是,先生,”那个学生加重了语气。“你肯定不会相信那个词……这个真言有意……不管怎么说吧……拥有揭示古代智慧的法力……还能为全世界带来启蒙之光,对吗?”
  彼得·所罗门的神色波澜不兴。“我本人相信什么,不该是你们要关心的。
  你们应该关心的是,这则有关举世启蒙的预言回响在地球上的各种信仰、各种哲学体系中。印度人称之为克哩陀过渡纪,占星学家称之为水瓶时代,犹太人描述过弥赛亚的降临,神智学家称之为新世纪,宇宙学家称之为和谐聚汇,甚至预言了精确的日期。”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有人喊了一句。
  “是的,迫在眉睫碍…如果你相信玛雅传说的话。”
  兰登笑出声来,记起十年前所罗门就曾料到:电视上口沫四溅的专家们必将预言二〇一二年就是世界末日。
  “时间暂且不论,”所罗门说,“我还发现一件奇妙的事,纵观历史,不管哪方哪派的哲学家们都会提到一点——启蒙之光即将降临。在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人类的梦想都聚焦在同一个理念上——人类即将神化……我们的思维将很快发挥真正的潜能。”他笑了笑,“如何解释这种同步发生的信仰呢?”
  “真理。”人群中响起一个平静的声音。
  所罗门顺着声音转过身。“是谁说的?”
  举起手的,是个矮小的亚洲男孩,线条柔和的五官表明他是尼泊尔人或西藏人。“也许是有一种普遍的真理,深埋在每个人的灵性中。也许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样的内涵,如同我们DNA里的共享常数。也许这种集体性的真理可以解释所有这类巧合和相似。”

  所罗门双手合十,向那个男生虔诚行礼,此时的他喜形于色。“谢谢你。”
  大家都不出声。
  “真理,”所罗门对全场说道,“真理拥有力量。如果我们都受相似思想的吸引,或许是因为那些思想是真实的……存留在我们的灵性深处。而当我们聆听真理时,就算尚不理解,这真理在我们内心仍能引起共鸣……响彻在我们下意识的智慧中。或许,我们并非学到真理,而是真理被重新唤醒……重新记起……重新认识……因为它早已深埋在我们心中。”
  全场寂静无声。
  所罗门任由这寂静久久延续,接着,他轻轻地说:“作为结束语,我应该提醒你们,揭示真理绝非易事。古往今来,启蒙之光每一次点亮都有黑暗伴随,互为敌对。这就是自然和平衡的法则。如果我们看到当今世界黑暗肆虐,我们就必须意识到,这意味着有等量的光明在兴盛。我们身处一场真正伟大的启蒙之光即将照亮的临界点,我们所有人——你们所有人——三生有幸能生活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相比于以往历史中各个年代曾所有生存于世的先人……我们将跻身于这条时间狭缝,见证终极的复兴。历经千年愚昧,我们将看到科学、思想甚至宗教揭示真理。”
  所罗门在又将掌声雷动时抬手请求大家安静。“小姐?”他指了指后排的金发黑衣女生——刚才拿着手机表达异议的人,“我知道你和我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我想感谢你。你的激情在即将发生的改变中是重要的催化剂。冷漠滋养黑暗……而坚信则是我们最有效的解毒剂。继续钻研你的信仰吧,研读《圣经》。”
  他笑了。“尤其是最后几页。”
  “《启示录》?”她说。
  “正是。《启示录》是我们共享真理的生动例子。《圣经》的最后一卷讲述的故事和无数传统宗教中的一模一样。他们全都预言了伟大智慧的揭晓时刻。”
  又有人问:“可是《启示录》不是关于世界末日的吗?你知道啊,反基督,哈米吉多顿①,善恶间的最终决战?”
  『注①:《圣经》中世界末日善恶决战的战常』所罗门咯咯地笑了。“这儿有人学过希腊语吗?”
  好几只手举起来了。
  “‘启示Apocalypse’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是说,”有个学生刚一开口就愣住了,好像很惊讶,“Apocalypse的意思是说揭示……或是展现。”
  所罗门点点头,表示赞同。“完全正确。‘启示’的字面意思本该是‘展现’。
  圣经中的《启示录》预言了伟大真理和超出想象的智慧的揭示过程。《启示录》要说的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的终结。《启示录》的末世预言只是《圣经》中一个被误解的好消息。”所罗门走到舞台前部。“相信我,启示即将到来……一切绝非我们听闻的那样。”
  在他们头顶高处,钟声敲响了。
  学生们带着迷惑与兴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千只鹤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栗本近子之会”每次在圆觉寺深院的茶室里举办茶会的时候,菊治照例收到请帖,可是自从父亲辞世后,他一次也不曾去过。因为他觉得给她发请帖,只不过是一种顾及亡父情面的礼节而已,实在不屑一顾。然而,这回的请帖上却附加了一句:切盼莅临,见见我的一个女弟子。读了请帖,菊治想起了近子的那块痣。菊治记得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同时代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妹妹:我从记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这辈子总得抽时间把这事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写,虽然我相信一定能够按当初确定的写法毫不偏离地写下去,然而回头看看写出来的东西,又踌蹰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给你写这个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裤上身穿红衬衫,衬衫下摆打成结,露出肚子,宽宽的额头也袒露无遗,而且笑容满面的照片,还有那前额头发全用发夹子夹住的彩色幻灯照片,我全看到了。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8·非自然询问报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夜城,黑夜永无止尽。这里是隐身于伦敦的黑暗魔法之心,美梦以各种型态现世,诱惑与救赎永远都在特卖。你可以在夜城中找到任何事物,只要对方没有抢先找上门来。火热的霓虹,深邃的黑暗,信用卡难以支付的罪恶,狂放的夜店,疯狂的音乐。换上你的舞鞋,舞动到血流如注为止。夜晚持续不断,欢乐永不止歇。随时都会有人手中握着印有你的名字的子弹。我名叫约翰·泰勒,是一名迷失灵魂、在诅咒之地寻求救赎的私家侦探。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