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落的秘符 - Chapter 1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对罗伯特·兰登来说,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就像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一样——总会给他带来惊奇。他知道这厅室奇大无比,塞进整座自由女神像还绰绰有余,但不知什么原因,圆形大厅总是比他想象中的更宏大、更具神圣感,好像这儿冥冥之中有神灵同在。可是今晚,这儿只有一片嘈杂。
  国会大厦的警卫一边隔离圆形大厅,一边疏导惊恐的游客远离那只手。那个小男孩还在哭。闪光灯亮了一下——有个游客拍下了那只手……几名警卫马上逮住那名游客,拿过他的照相机,把他押走了。混乱中,兰登感到自己恍恍惚惚地在向前挪动,穿过身边的人群,一点一点向那只手靠拢。
  彼得·所罗门被切断的右手就竖在那儿,手腕的截面戳在一个木制小底座的尖叉上。三根手指呈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指向穹顶。
  “所有人都退后!”一名警卫喊道。
  兰登现在可以清楚地看见干涸的血迹,是从手腕上流出的,凝结在木制底座上。人死后是不会流血的……这就意味着彼得还活着。兰登不知道是该释然还是该恶心。彼得的手是在他活着时被切下的?苦苦的胆汁涌上喉头。他想起以往所有那些时刻,这位亲爱的朋友伸出这只手握住兰登,或是给他一个温暖拥抱的时刻。
  有好一会儿,兰登的脑中一片茫然,就像电视屏幕调不出节目,只有静电干扰的信号。第一个清晰的图像出其不意地从破碎的思绪中浮现出来。
  一顶王冠……一颗星。
  兰登蹲下去,看着彼得的拇指和食指。刺青?难以置信,干了这事的恶魔竟在彼得的手指上留了刺青。
  拇指上——一顶王冠,食指上——一颗星。
  这不可能。这两个符号立即唤起了兰登的记忆,令他由眼前恐怖至极的一幕联想到冥界异世的场景。这两个符号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而且总是在同一处——人手的手指指尖上。这是古代世界①最让人觊觎,也最隐秘的象征。
  『注①:古代世界,此处原文为ancientworld,通常指公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前的地中海沿岸和近东一带。』神秘之手。
  这个象征符现今已经非常少见了,但它自古就表示强令——要求行动。兰登紧张地研究着面前的这个奇异装置。有人斩下彼得的手,制作了这只神秘之手?
  这真是无法想象。按传统惯例,这个象征是雕刻在石头或是木头上的,或者只是一幅画。兰登从未听说过有从活人身上斩下制成的“神秘之手”。这想法实在太邪恶了。
  “先生?”一名警卫走到兰登身后。“请退后。”
  兰登似乎没听见他的话。还有那些刺青。尽管他还看不见蜷曲的另外三个手指的指尖,但兰登知道那几个手指上也一定各有不同的标记。这是古老的传统。
  总共有五个符号。数千年来,神秘之手五指指尖上的符号从来没有改变过……所表明的意思也没有变过。
  这只手的意思是……一个邀请。
  兰登想起把他召到这儿来的那个人的话,顿时不寒而栗。教授,今晚你会接到毕生等待的邀请。古时,神秘之手用于发出最最紧迫的邀请。收到这个象征物,即意味着被邀请加入一个精英团体——据说,就是保卫古往今来最隐秘智慧的人。这邀请不仅是一份极大的荣耀,也意味着某位尊长相信你具备接受那深藏不露的智慧的资格。这位尊者发出了入会邀约。
  “先生,”警卫不由分说地把手搭在兰登肩上。“我请你马上退后。”
  “我知道这个含意,”兰登说,“我能帮助你们。”
  “马上退后!”警卫喝道。
  “我的朋友遇到了麻烦,我们必须——”
  兰登感到那只有力的手拽住了他,把他拖了开去。他只能服从……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正式的邀请刚刚送达。有人在召唤兰登去开启隐藏古老神秘智慧的大门。
  可这根本是神经错乱。
  狂人的臆想。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