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世界之战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 第四章圆筒打开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我回到草地上时,太阳开始落下了。小群人从沃金方向走来,一两个人正在离开。沙
  坑边的人更多了,黑色的影子映在黄色天空下——一共有大约200多人。有人吵吵嚷嚷,仿
  佛在坑边进行着什么斗争。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奇怪的猜测。当我走近一些时,听见了斯顿特
  的声音:
  “退后!退后!”
  一个男孩向我跑来。
  “它在动,”他跑过我的时候说;“它正在旋开,我可不喜欢,我回家了。”
  我向人群走去。我想那里有二三百人,他们推推搡搡,那两三位妇人也不甘其后。
  “他掉进坑里了!”有人叫到。
  “退后!”几个人说。
  人群松动了一些,我挤了进去。每个人似乎都很激动。坑里传出一种奇怪的嗡嗡声。
  奥吉尔维说:“我说,让这些傻瓜离远点。我们还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呢。”
  我看见一个年轻人,我想是沃金一个商店里的伙计,正站在圆筒上想从坑里爬出来。他
  是给人群推下去的。
  圆筒的末端开始从里面给旋出来,露出了大约两英尺的螺丝。有人在后面推了我一下,
  我差点儿掉到盖子上。我转过身,这时螺丝一定给旋出来了,因为我听见了圆筒的盖子掉在
  地上发出砰的一声。我用手肘撞了一下站在我后头的人,又把头转回去看着那个东西。有那

  么一会儿,圆筒里看上去一片漆黑,夕阳直射进我的眼里。
  我想所有人都期望看见有人从里头钻出来——也许跟我们稍许不同,不过还应该是一种
  人。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看见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一种灰色的,象波状的运
  动,然后露出象眼睛一样的两个大圆盘。后来从这个蠕动的一团物体中间伸出一条灰色的,
  蛇一般的东西,大约有手杖那么粗细,在我面前的空中舞动,然后又出来了另一根。
  我突然感到不寒而栗。后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尖叫声。我半转过身子,开始从沙坑的旁边
  向后退,但眼睛却紧盯着圆筒,又一只触手从里面伸了出来。我看见四周人们脸上的惊奇的
  表情被恐怖所代替。有人含混不清地在说些什么。人群开始朝后退。那个伙计还在坑里往外
  面爬。我发现自己孤单地站在那儿,沙坑另一边的人开始逃跑,斯顿特也在其中。我又看了
  看圆筒,一种难以控制的恐惧袭上心头,我呆若木鸡地站着,盯着圆筒。
  一个硕大的灰色圆形物体,大小和一头熊相仿,从圆筒里慢慢地,笨拙地冒出来。当它

  照见阳光时,象湿皮子一样的发亮。
  两个大圆眼睛死死地盯着我。眼睛周围的部分是圆的,那大概是它的脸。眼睛的底下是
  嘴巴,它没有嘴唇,一边抖动一边喘着粗气,还淌着口水。整个动物痉挛地吸着气,颤抖
  着。一个象触角一样的附属物抓着圆筒的边缘,另一个在空中挥舞。
  从来没有看见过火星人的人很难想象出这么恐怖的外形。奇怪的V型嘴巴和凸起的上
  唇,没有眉骨,楔形的下唇下面也找不到下巴,嘴巴不停抖动,长着一条条向神话里女怪身
  上的触手,它的肺在陌生的空气里粗重地喘着气,移动困难笨拙,因为地球的重力比火星上
  大得多。尤其是那双大眼睛虎视眈眈的样子,立即给人一种致命的,非人类的和怪兽一般的
  印象。它油腻的棕色皮肤上好象长着树瘤,那种行动缓慢和笨拙的思考的样子有一种让人说
  不出的恶心。我第一次见到它就感到厌恶和恐惧。
  突然那个怪物消失了。它从圆筒的边缘跌倒,滑进了坑里,发出象一大包皮子落在地上
  的声音。我听见它奇怪地叫了一声,然后圆筒的阴影里又出现了另一个类似的生物。
  我又转回身,朝几百码外的几棵小树跑去;不过我是跌跌撞撞地斜着身子跑的,因为我

  的眼睛始终离不开坑里的那些东西。
  我喘着气,在幼松和金雀花灌木丛中站定。等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人群稀稀拉拉地站
  在沙坑边的草地上,象我一样充满着恐惧,紧盯着那些生物,或者望着沙坑边的土堆。随
  后,我带着恐惧看见了一个圆圆的、黑乎乎的东西从沙坑旁边露出来。那是掉进坑里那个伙
  计的头,不过在西下的太阳下看起来象一个小小的黑色物体。现在他的肩膀和膝盖也露出来
  了,后来他又滑了进去,只剩下脑袋露在外面。突然他消失了,我好象听见了轻微的叫声。
  我一时有些冲动,想跑过去救他,然而我的恐惧阻止了我。
  那时所有的东西都看不见了,被挡在了给圆筒震出的沙堆后面。所有从恰伯罕和沃金来
  的人看到了这个景象,没有一个不感到奇怪——上百人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站在水沟
  里、灌木丛后面、门后面和篱笆后头,相互之间用断续的叫声联系着,盯着几堆沙土。那桶
  姜汁啤酒孤零零地站在地上,给红色天空衬得黑黑的,沙坑边停了许多马车,马匹或者在吃
  袋里的东西,或者在用马蹄挖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