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世界之战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 第三章霍散尔的草地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发现大约20个人围在圆筒形成的大坑周围。我已经描述了那个巨大的,半埋在地下
  的的东西的外形。周围的草皮和砂石已经被突然的爆炸烧焦了,毫无疑问冲击引起了大火。
  汉德森和奥吉尔维不在那里,我想他们认为目前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到汉德森家里吃早饭
  了。
  五六个孩子坐在坑的边上,脚荡在半空,一边用石子向圆筒扔去,相互打趣。我赶紧制
  止了他们。他们就开始在一群大人中间玩起了捉迷藏。
  人群中间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一个在我家干过的花匠,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女孩,屠夫
  格里革和他的孩子,两三个游手好闲的人和几个捡高尔夫球的孩子,这些人通常是在火车站
  周围游荡的。很少有人说话,当时的英国平民对天文学知识了解甚少。大部分人只是看着那
  个象圆桌一样的大圆筒,自从汉德森和奥吉尔维离开以后,它就一直纹丝不动。我想人们对
  没有发现一大堆烧焦的死尸一定感到很失望。我在那里的时候,有人离开了,又有其他人走
  过来。我爬进坑里,似乎感到脚底下有一点轻微的移动。顶部显然已经停止了转动。

  只有当我靠近这个物体时才深切感到这个物体的奇特。第一眼看上去它不会比路边翻倒
  的马车和吹倒的树给人带来更多的激动。但这个形容并不怎么正确,它更象一个半陷在地上
  的气体存储器。一定要有一些科学知识才能知道它外表的鳞片并非氧化物,在圆筒和盖子之
  间露出的金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光泽。对大多数围观者而言,“非地球”的概念对他们并没
  有太大的意义。
  只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这个东西来自火星,不过我仍然不认为其中可能有任何的生物
  存在。我想盖子的旋开是自动进行的。虽然奥吉尔维不那么想,我还是认为火星上存在类人
  生命。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在圆筒里发现手稿的想法,和试图翻译它们时可能遭遇的困难,还
  有我们可能发现的钱币和模型等等。然而这个圆筒太大,似乎和我的猜测不大相称。我迫不
  及待地想等着它打开。大约11点钟,好象什么也不会发生了,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向我
  在梅勃来的家中走去。我发现自己在也无法进行正在进行的抽象的调查工作了。

  中午以后,草地上的情形大变。早版晚报的头条标题震惊了伦敦:
  “从火星来的消息。”
  “来自沃金的惊人故事。”
  诸如此类等等。另外,奥吉尔维给天文局的的电报惊醒了英伦三岛上所有的天文台。
  沙坑旁边的路上有几辆来自沃金车站的马车,一辆从恰伯罕来的载客马车和一辆豪华的
  马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的自行车。还有一大群人顾不上天热,从沃金和契切步行而
  来,所以沙坑附近聚集了一大群人——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一两位穿着华丽的贵妇人。
  天气很热,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只有几棵零落的松树投下一些阴影。石南
  上的火已经熄掉,可是从这里到奥特夏的平地都给烧焦了,仍然在朝上冒着烟。恰伯罕路上
  的一个食品小贩很会作生意,让儿子推来一车绿苹果和姜汁啤酒。
  我走到沙坑的边上,发现它被五六个男人围着,其中有汉德森,奥吉尔维和一个高高
  的、浅色头发的男子,后来我知道他叫斯顿特,皇家天文官。他带领着几个拿着十字镐和铁

  锹的工人。斯顿特用清楚的,高声嗓音指挥着工作。他站在圆筒上,它现在显然冷得多了;
  他的脸通红,流着汗,好象正为什么事生气。
  圆筒的一大部分都给挖出来了,它的末端仍然埋在地下。奥吉尔维一在人群中看到我,
  就叫我也下去,问我是不是想见见希尔顿勋爵,这块地的主人。
  他说,聚集的人群,尤其是孩子阻碍了挖掘工作。他想在周围拉上围栏,把人群挡在外
  头。他告诉我偶尔还能听见圆筒里轻微的声音,但是工人们无法打开圆筒,因为上面没有可
  以让他们抓住的东西。这个容器好象非常厚,所以外面听起来轻微的声音在里面可能会很响。
  我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去做,因为这样我就成了围栏里的一个享有特权的观察者了。我
  没有在希尔顿的房子里发现他,不过我听说他6点钟在伦敦搭乘滑铁卢发出的火车出发;这
  时刚好是5点1刻,我先回家喝了点茶,然后走向火车站,希望在路上遇见他。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