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时间机器 -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想,当时我们都对那台时间机器不太相信。事实上,时间旅行者是个过于聪明的人,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他。你永远也看不透他,你没法不怀疑他的坦率,在这件事情的背后也许还别有一番用心。如果是菲尔比展示了那台机器,并用和时间旅行者同样的话来解释一切,我们怀疑的成分就会少得多,因为我们很容易看穿他的动机,要搞懂菲尔比的想法,即便对一个屠夫来说都不困难。但是,时间旅行者可不只是有点爱幻想,我们都不信任他。能使一个没他那么聪明的人成名的事情,到他手里就成了恶作剧。事情做得太不费力气是种错误。他身边的一些不苟言笑的人从来没摸透过他的行为。虽然他们擅长判断,可仍然不敢轻易相信他,因为那简直就等于用蛋壳那样脆弱的瓷器去装修托儿所。所以,在这个星期四到下个星期四之间的时间里,我们谁也没有多谈时间旅行的事,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心里十分怀疑那个实验,但还是认为也有一些可能性。我们也忘不了它似乎言之成理,就是说它实际上疑点很多,有可能造成年代颠倒和一片混乱。我自己则一心想着机器里会有什么骗局。我记得星期五在林尼安遇到医生后,我们进行了一番讨论。他说他在杜平根见过类似的事情,并且特别强调了蜡烛被吹灭的现象。但是,他解释不了这花招到底是如何耍的。
  下个星期四我又去了里士满——我肯定算得上是时间旅行者家的常客了——我来得晚了些,他的客厅里已经有四五个人了。医生站在炉火前,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另一只手握着他的怀表。我环顾四周,寻找时间旅行者。“现在已经七点半了,”医生说,“我们还是先吃饭吧?”
  “怎么没看到……”我问,随即说出了我们主人的名字。
  “你刚到吗?太奇怪了,他想必被什么耽搁了。我来的时候,看到他留给我的便条,说如果七点钟他还没回来,就让我先带大家吃饭,等他回来后再跟大家解释。”
  “让准备好的晚饭派不上用场就太遗憾了。”一位著名日报的编辑说。于是医生拉了铃。
  医生和心理学家还有我,是出席过上次聚会的人。其他人分别是上面提到的那位编辑布兰克、一位记者,还有一位我不认识的,留着山羊胡子,非常腼腆的男子。据我观察,他整个晚上都一言不发。进餐中,大家都在猜度主人缺席的原因,我半开玩笑地提起了时间旅行。编辑希望我们能解释一下,于是心理学家就自告奋勇地对那天目睹的“巧妙的怪事和把戏”做了一番如实的描述。他刚讲到一半,通向走廊的门就慢慢地、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我是对着门坐着的,第一个看到了他。“嗨!”我说,“你终于回来啦!”这时门开得更大了,时间旅行者站在我们面前。我惊呼了一声。“天啊!老兄,出什么事了?”医生喊道。他是第二个看见他的人,随后全桌人都转身向门口望去。

  他的样子令人吃惊,肮脏的外衣上满是灰尘,袖子上沾满了油泥,头发蓬乱,好像变得更加斑白了——要么是因为头发上有灰尘和污垢,要么就是头发真的变白了。他的脸色像死人那么苍白,下巴上有一条尚未痊愈的褐色伤口。他神情憔悴,好像遭受过了强烈的痛苦。他站在门口,似乎被灯光刺花了眼,犹豫了片刻才走进客厅。他一瘸一拐走路的样子,像是我见过的那些疲惫不堪的长途跋涉者。我们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开口说话。
  他一言不发,吃力地来到桌前,朝酒瓶做了个手势。编辑倒了一大杯香槟酒,推到他面前。他一饮而尽,精神头似乎稍微好了点,他扫视了围坐在桌旁的人们,脸上又掠过一丝他一贯带有的那种微笑。“你究竟到哪儿去了,老兄?”医生问。时间旅行者似乎没有听见他的话。“我不打扰你们,”他说,声音微微颤抖,“我没事的。”说到这里,他又伸出杯子要了点酒,接着又是一饮而尽。“真好。”他说。眼睛逐渐恢复了神采,脸上也有了血色。他带着几分满足的神情,迟钝地看了我们一眼,接着,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走了一圈。随后他又开口说话了,好像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去梳洗一下,换身衣服,然后再下来跟你们解释这件事……给我留点羊肉,我一看到肉就要馋疯了。”
  他看了编辑一眼。编辑是位稀客,他希望编辑在这里一切如意。编辑提了个问题。“过会儿就会告诉你,”时间旅行者答道,“我现在——模样太滑稽了!不过,一会儿就都没事了。”
  他放下酒杯,朝门口走去。他软弱无力的步伐和蹒跚的姿态再次引起我的注意。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他出门的时候看清了他的脚上没穿鞋,袜子破烂不堪,而且血迹斑斑。这时门在他身后关上了,我真想跟出去,但我知道他是很讨厌别人对他的事情大惊小怪的。于是,我胡思乱想了起来。这时,我听见编辑说“一位杰出科学家的惊人之举”,他出于职业习惯,又在考虑他文章的大字标题了。我的注意力因此又被带回到了气氛热烈的餐桌上来。

  “这是什么游戏啊?”记者说,“他在扮演业余乞丐吗?我真不明白。”我和心理学家对视了一下,他脸上的神情告诉我,他和我有同样的想法。我想起了时间旅行者跛足爬楼的痛苦模样,以为其他人都没注意到他的脚受了伤。
  医生最先从惊奇中恢复过来。他拉了拉铃——时间旅行者不喜欢让仆人侍候在餐桌旁——示意上热菜。这时编辑哼哼唧唧地拿起了刀叉,那个沉默的人也跟着拿起了刀叉。晚餐继续进行。有那么一小会儿,饭桌上的谈话发展成了大呼小叫。这时编辑的好奇心变得异常强烈了:“我们的朋友是想通过横渡海峡去找点钱补充他不太丰裕的收入呢?还是他想仿效尼布甲尼撒二世?”他问道。“不过,我敢肯定,这和时间机器有关。”我接过心理学家的话茬,把我们上次聚会的情形叙述了一遍。新来的客人显然无法相信。编辑提出了反对意见:“时间旅行到底是什么?一个人总不会通过滚一身泥来解释他的谬论吧?”随后他来了灵感,于是就奚落起来,“难道未来人连掸衣服的刷子都没有?”记者也和编辑一样,对整件事情大加嘲讽。他俩都是新式的新闻工作者——那种生性活泼,甚至有些放肆的年轻人。“《后天》报特约通讯员向您报道。”记者正在嚷嚷着,时间旅行者就回来了。他穿着一身普通的晚礼服,面容依旧憔悴,但已不再是刚才那种让我们震惊的样子了。
  “我说,”编辑打趣道,“这帮家伙说你已经到下星期旅行过了!给我们讲讲小罗斯伯里的事,好吗?你觉得他的命运如何?”
  时间旅行者一声不吭地坐到他的座位上,像以往那样沉静地微笑。“我的羊肉呢?”他说,“刀叉又能碰得着肉,这可真是幸福啊!”
  “讲故事吧!”编辑喊道。
  “该死的故事!”时间旅行者说,“我想吃点东西。填饱肚子之前,我是一个字也不会说的。谢谢,请把盐瓶递过来。”
  “就先回答我一个字,”我说,“你去时间旅行了吗?”
  “是。”时间旅行者嘴里塞满了食物,点着头说。
  “我愿出每行一先令的价钱,买下纪实稿。”编辑说。时间旅行者把玻璃杯推向那个沉默的人,并用手指弹了弹杯子。他一直默默地盯着时间旅行者,此刻被吓得一哆嗦,连忙为他斟酒。席间的气氛是相当尴尬的,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一连串的话挂在嘴边,但又得忍着。记者为了缓和气氛,讲起了海迪?波特的轶事趣闻。时间旅行者一直沉浸在他的晚饭中,表现出了一个长途跋涉者才有的好胃口。医生点着了一根香烟,眯着眼睛审视着时间旅行者。那个沉默的人此刻似乎嘴更笨了,不停地闷头喝着香槟酒,借以掩饰内心的紧张。

  终于,时间旅行者推开盘子,环视着众人。“我必须向诸位表示歉意,”他说,“刚才实在是饿疯了。我的遭遇太惊人了。”他伸手拿了一支雪茄,并切去尾部。“还是去吸烟室吧,总不能在这些油腻的盘子前讲述那个长长的故事吧。”他顺手拉了铃,带领我们走进隔壁房间。
  “你对布兰克、达什和肖兹讲过时间机器的事吗?”他一边问我一边斜靠在安乐椅中,叫出了三位新客人的名字。
  “可这种事只能是瞎扯。”编辑说。
  “今晚我无法辩论。如果大家愿意听的话,我只想把经过告诉你们,但我不想争辩。”他继续说道,“我就把我的遭遇和盘托出,但请不要打断我的话。我很想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大多数内容听起来一定是荒谬无比的,但事实就是那样!绝对都是真话!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还在实验室里,随后,我度过了八天谁也不曾经历过的生活!我现在非常疲惫,但是,不讲完我的故事我是不会去休息的,讲完了再上床睡觉。但不能打断我!都同意吗?”
  “同意。”编辑说。我们也都跟着说“同意”。于是,时间旅行者开始讲述我下面记录的这个故事。他先是靠在椅子里,以疲惫的腔调讲着,后来越说越起劲。记录时,我由衷感到我文字能力上的欠缺,无法传达出其中的神采。我想,你们会十分仔细地去读,但是那个讲述者在昏黄的灯光下的苍白而又严肃的脸,你们是无法目睹的。也无法听到他讲话的语气和声调。他的表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们这些听众大多坐在暗处,吸烟室里的灯光打在记者的脸上和那位沉默者的小腿上。刚开始,我们还不时地相互交换一下眼色,没过多久,就再也不去看别人的表情了,只是两眼紧盯着时间旅行者的脸。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