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神犬奇兵 - 第12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25
  白云像雾一样笼罩在无垠的空中,向下望去,所有山川,河流和建筑都是那么渺小。吴光辉第一次坐飞机,直吐舌头,“奶奶的,这么高啊!”
  白歌闭着眼睛养神,心里却想着呆在有氧舱里面的战歌。杜晓对吴光辉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老哥,小点声。”
  吴光辉连连点头,大口喝着空姐送来的饮料。
  11个半小时后,飞机安全降落在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纽约的快节奏生活从人们的步伐上便可见一斑,身着各色服装的外国人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匆匆而行。一些提着笔记本电脑和照相机的记者们大嚼着口香糖,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一名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武官站在机场出口前,他身边跟着一名使馆参赞和几名工作人员,神情肃穆地等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犬代表队的出现。
  第八届国际警犬锦标赛吸引了众多美国人民和媒体的关注,同时,另一些国家的参赛队也事先做了大量宣传,不少美国的外籍工作者和移民纷纷到机场迎接自己祖国的警犬代表队。
  女播音员动听的美语在侯机大厅中回荡着,人声与脚步声交织成一曲嘈杂的进行曲, 渐渐地,在这首杂乱无章的进行曲中,融进了一段坚强有力的乐章。
  战歌、光芒和霸王三只警犬站在安检门门口,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机场的另一侧安检门内,率先出现了一支外军的警犬代表队。
  一条棕黄色的拉布拉多雄犬走在队伍前面,这只犬比普通的拉布拉多犬略大一些,它吐着舌头,不停抽动着鼻子,颈圈上的标志赫然是白底红十字的英格兰国旗标志。
  几名高大的英格兰军人牵着另外几只警犬出现在拉布拉多犬的背后。

  一群美国和英国记者们迅速围了过去,十几名手捧鲜花和英格兰国旗的留学生们尖叫地围了上去。
  英格兰警犬代表队的成员们纷纷停下脚步,接受鲜花和掌声,让警犬们摆出POSE接受记者们的照相,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口沫横飞地面对记者们大声讲话。
  突然,英格兰代表队后面一阵骚动。
  一阵粗犷高亢的歌声从安检门中传出,飘扬在机场大厅内。
  7、8名外国记者又立刻围了上去,相机快门的喀嚓声四处大作。
  “Argentina!Argentina!Argentina!”
  机场内,不知什么时候飞扬起几面阿根廷国旗,一些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南美人大喊着阿根廷的名字,举着蓝白相间的阿根廷国旗用力招摇。
  另一支外军警犬代表队正走出安检门,正是来自南美的阿根廷警犬代表队。
  阿根廷代表队的军人们整齐地唱着南美风格的歌曲,牵着三、四只警犬走了出来。其中一只猛犬非常引人注目,这只犬浑身长满雪白的细毛,两只黑色的眸子骄傲地看着前方。它的两只耳朵耷拉在额头两侧,身材修长,四肢肌肉强健有力,腹部成拱形。
  这只白色的警犬走在阿根廷代表队的前面,顿时引起一片激动的尖叫声。
  英格兰警犬代表队的那只拉布拉多大犬回头看了一眼那只白色警犬,眼神里露出不屑的目光,狠狠打了个响鼻。
  白色警犬注意到了这只和自己体形差不多的大犬,顿时目露凶光,微微露出锋利的犬齿。
  此刻,中国警犬代表队刚刚整装走出安检门,进入机场大厅。
  “小子们,把犬带紧!给我走好了!我们现在的名字叫中国!”白正林头也不回地说,他远远望着另外两只外军警犬代表队,嘴角上泛起了骄傲的微笑。

  白歌也看到了阿根廷警犬代表队非常抢眼的白色警犬。
  是号称南美猎犬之王的阿根廷杜高犬!这种犬以前是专门用于狩猎大型野兽的猎犬,甚至可以穿越南美辽阔的彭巴斯达草原追逐狮子,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他心中一动,这只经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杜高犬有一种优雅强劲的气质,绝对不能小看!
  此刻,中国武警警犬代表队一行五人穿着崭新的夏常服,牵着三只威猛健壮的警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队长白正林和领队陈志海扛着耀眼的两杠四星,大气威严地走在队伍的前面,他们身后,紧跟着三名年轻的参赛队员,26岁的中尉白歌、22岁的少尉杜晓和29岁的三级士官吴光辉。三人身高均在178cm左右,挺胸收腹,目光凛凛,齐走成一列,三双87式制式皮鞋的频率、步伐和力度完全一致,落在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发出清脆统一的声音。
  “看!那是哪个国家的军人?”一个金发碧眼的女记者偶然从英格兰代表队前转身,看到中国警犬部队,立刻尖叫着,举起了手里的照相机,“他们的制服是橄榄色的!”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三人牵着的三只中国昆明犬,为首的一只额头上生着银色毛发,步步生根地随着主人前进,警犬们的腿上戴着绣有中国五星红旗和国际警犬锦标赛字样的护膝,颈圈上也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橄榄色象征着和平!他们是黄皮肤!亚洲人!”一个蓝眼睛的记者大声回答。记者们一窝蜂地冲中国警犬代表队涌了过来。
  “是哪个国家的?”另一个记者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吗?军装颜色好像不对!”

  “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警犬代表队渐渐走近了。还是那名女记者,首先发现昆明犬们脖子上的五星红旗颈圈。
  “是中国军队!我看到了中国国旗!”她一边喊一边给三只威猛的警犬拍照。面对刺眼的闪光灯,战歌等警犬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不闻不问,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高昂着头,紧跟队伍目不斜视地向前走去。
  “GOOD!GOOD!”几名外国游客看到训练有素的中国警犬,不由竖起了大拇指。
  一名外国记者跟着队伍前进,他看到了这支队伍每个成员的胸前都戴着“CAPF”的金色徽章,左臂上戴着国际警犬锦标赛的标志,但在他们的右臂上,却有一面像盾牌似的蓝底黄边的臂章,上面有两支金黄的麦穗,一个地球图案中间是中国版图,上面升起一枚鲜红的星星,下面依旧是“CAPF”的字样。
  “CAPF!CAPF!这是什么队伍!”那名记者大声地问周围的同行。
  “China Army Police Force!”一群手持五星红旗的中国留学生站在出站口处,他们伸长手臂,用力挥舞着国旗,喊了起来,“中国武警!中国武警万岁!”
  “中国武警,中国武警!”记者们惊讶地称赞着,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每一名走过的中国军人。中国武警,这个陌生的名字很快就出现在他们的笔尖,照片和电脑上,通过各种方式发送到所有人们能接触到的媒介上。
  “欢迎祖国的武警警犬代表队来到纽约。”领事馆的中国武官对白正林、陈志海敬上标准的军礼,“我们将负责你们的一切保障工作。”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