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神犬奇兵 - 第1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2
  白正林和白歌快步走进挂着“昆明警犬基地犬类技术检测中心”牌子的大楼,哨兵见到白正林,立刻敬礼问好。
  白正林还礼,问,“姜教授在吗?”
  “报告主任,教授在办公室,还没下班。”哨兵回答。
  白正林点点头,他带着白歌走进一楼的换衣室,两分钟后,他们身穿白色消毒服,提着一个小型消毒箱走上电梯。
  五楼姜天宇的办公室里传来人语。
  “昆明警犬基地犬类技术检测中心始建于1986年,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研究所有关从事犬类技术研究的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于1989年建成,向国内外开放。检测中心的研究目标是从分子水平揭示犬类物特性和DNA的免疫和记录过程,为犬类遗传后代和防治提供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和制剂。着重研究犬类疫病防治用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制剂及与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
  “填补了中国无警犬定型犬种空白的中国昆明犬便诞生在这里。咱们基地将1955年收集的20头优良狼种犬繁殖的后代———昆明犬列为犬源的主要品种,在多年培育警犬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优选繁殖,扩大犬群,并在训练、使用中不断选优弃劣,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繁育了一万头性状相似、遗传性相对稳定的“黑背”、“草黄”、“狼青”三个品系的中国第一个定型警犬品种。”
  “1989年昆明犬育成课题登上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榜首,19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昆明犬的育成,打破了进口犬种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了我国单纯依靠进口种犬的历史,每年至少为国家节约2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上百头昆明犬活跃在缉毒前沿,创下了单犬年均查获海洛因三公斤以上的世界纪录,受到了联合国禁毒署、国家禁毒委和武警总部的高度赞扬。在公安部组织的多省市警犬破案评比中,29头警犬被评为功勋犬,其中昆明犬就占了15头。同时昆明警犬基地充分利用昆明犬的优良特性,将昆明犬用于城市治安巡逻,厂矿企事业单位的保卫,参与大型活动赛场及聚会的安检和保卫工作,参与监管系统内的管理工作,并推广到个体户和百姓家里。当1995年、1996年全国警犬事业普遍处于低谷之际,昆明警犬基地却热火朝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姜天宇教授坐在办公桌前,细细说着基地的历史。
  “您不愧是基地的###之一。”对面的两个戴着红牌的实习生眼睛里露出崇敬的目光,一个实习生问,“教授,我还有个问题,就是……”
  “老姜!”白正林推门进屋,打断了实习生的话。
  “老白!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姜教授扶了扶眼镜,站了起来,他看到白正林手里的消毒箱,开玩笑说,“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
  “我今天还真带了件礼物来!”白正林笑道,他拉过白歌,“来,叫姜伯伯。”
  “姜伯伯好!”白歌敬礼问好。
  “啊,这是你们家小歌吧!都长这么大了!”姜天宇又惊又喜地拍着白歌的肩膀,“毕业了吧?上次看到你还上高中呢!”两名实习生见基地白主任来了,便一一告辞。姜天宇刚送走他们,白正林就说,“老姜,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要借你的‘法眼’看看了。”
  “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跟我还客气什么!”姜天宇给白正林父子倒上两杯纯净水。
  白歌双手接过水杯,打开放在地上的消毒箱。小野狗从里面露出头来,抽着黑鼻子,东张西望地环顾左右。
  “哦,一只昆明犬。”姜天宇说,“哪弄来的?”
  白正林克制着激动心情,说,“老姜,你仔细看看,看看这犬……”
  姜天宇慢慢蹲下身子,定睛细看,额头渐渐渗出汗水。小野狗看到一个穿着白衣服的人离他越来越近,恼怒地吼了起来,两只前爪不停在箱壁上抓挠,企图奋力跳出。
  “这犬……”姜天宇扶着箱子的手微微颤抖,“从哪里弄到的?”
  “麻粟坡!”白正林立刻回答,“老姜,你看它额头上的银毛,像不像当年的……”
  “像!太像了!”姜天宇猛地站起身,满面红光,他搓着双手说,“不过咱们先别高兴,还得检测一下,用科学来证明!”
  “那还犹豫什么?快做DNA检测!”白正林兴奋地说。
  白歌低头瞅瞅呲牙咧嘴的小野狗,又抬头看看兴高采烈的父亲和姜天宇,如堕万里云雾。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