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神秘岛 - 神秘岛在线阅读——《第三部岛的秘密 第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吉丁·史佩莱拿起匣子,把它打开。匣子里盛着约有二百克莱因的白色粉末。他尝了一点。味道很苦;于是一切怀疑都打消了,毫无疑问,这就是提炼过的宝贵的奎宁,最有效的退热剂。
  必须毫不耽搁地让赫伯特把这种药粉吃下去。至于它是怎么来的,不妨以后再讨论。
  “准备一些咖啡!”史佩莱说。
  不一会儿,纳布端来一杯温热的咖啡。吉丁·史佩莱在里面加了大约十八克莱因的奎宁。他们顺利地给赫伯特喂完了这种混合液体。
  时间还赶得上,恶性疟疾第三次还没有发作。他们多么盼望它从此就不再发作了啊:
  必须附带说明,现在人人都又充满希望了。在这紧要关头,当大家都已经绝望了的时候,神秘的力量又发挥了它的作用。
  几个钟头以后,赫伯特平静得多了。现在居民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件事情。陌生人的支援变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明显。可是,他怎么能在夜里深入“花岗石宫”的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岛上这位圣人的行动简直和他本人一样神秘。这一天,他们每隔三个钟头就让赫伯特吃一次硫酸奎宁。
  第二天,赫伯特的病情显著好转了。当然,他还没有脱离危险,疟疾这种病往往会复发,只要复发起来就是危险的,可是大家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此外,现在手头还有特效药,送药的人无疑又不在远处!于是大家的希望又重新浮现出来了。
  他们这次并没有失望。十天以后,从12月20日起,赫伯特开始复原了。
  他的身体还很虚弱,只是不再转入发烧的状况了。大家对他的饮食给予严格的限制。可怜的孩子多么自觉听话,遵守一切的规定!他多么希望早日痊愈啊!
  潘克洛夫就象一个刚刚被从深渊里挽救出来的人似的,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在预计该有第三次发作的时间过去以后,他紧紧的抱住通讯记者,几乎使他连气也透不过来。从此以后,他就把通讯记者叫做史佩莱医生了。
  然而,真正的医生还是没有发现。
  “我们一定要找到他!”水手一再地说。
  不管这个人是谁,肯定地说,一旦被好心的潘克洛夫找到以后,准会得到十二万分热烈的拥抱的!
  1867年随着十二月份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年底,移民们遭到了严重的考验。1868年开始的时候,天气晴朗,气候仿佛是热带那么炎热,幸而有海风吹来,才令人感到凉爽些。赫伯特的健康正在恢复。他的床就在“花岗石宫”的一个窗口,他可以呼吸到含有臭氧的新鲜空气,这对恢复他的健康,是有极大作用的。他的胃口也恢复了,纳布给他准备了多少鲜美可口的菜肴啊!
  “给预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谁都想得疟疾了!”潘克洛夫说。
  在这期间,罪犯们始终没有在“花岗石宫”附近出现。艾尔通也没有下落,虽然工程师和赫伯特还希望能够重新找到他,他们的伙伴却都认为这个不幸的人已经死了。无论如何,这个疑问是不会存在太久的,只要少年复原以后,就可以远征了。远征的结果将会有非常重大意义的。为了向罪犯们讨还血债,就必须出动小队的全部力量,因此,他们也许还要等一个月。
  可是,赫伯特的健康恢复得很快,肝脏已经不再充血,创伤也基本上收口了。
  在一月份中,眺望岗的高地上进行了重要的工作:工作的内容只有一样,就是把劫后的庄稼,不管是小麦还是菜蔬,尽量贮藏起来。他们捡了许多麦粒和植物,准备在未来的半个季度中重新播种。关于家禽场的外壁和厩房的修复工作,赛勒斯·史密斯打算过一个时期再做。因为当他和他的伙伴们出发追踪的时候,罪犯们很可能再度光临高地;给他们创造一个第二次破坏的机会,那实在太不必要了。他们可以等到把岛上的匪徒肃清以后,再着手修复。在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里,少年开始下床了;最初他每天起来一个钟头,然后是两个钟头,三个钟头。由于他的体质健壮,体力恢复起来也很快。他今年十八岁,身材很高,一看就知道将来会长成一个相貌堂堂的男子汉。从这时候起,他的健康——史佩莱严格地指出还需要休养——迅速地恢复起来。月底的时候,赫伯特已经能在眺望岗和海滩上散步了。

  他和潘克洛夫、纳布一块洗过几次海水浴,结果好处很大。赛勒斯·史密斯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就决定在2月15日动身。在一年的这个季节,夜晚非常清朗,这对搜索整个的海岛是有利的。
  于是开始进行准备远征的必要工作了。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移民们已经下定决心,不达到他们的双重目标,决不回“花岗石宫”。他们一方面要歼灭罪犯——如果艾尔通没有死,还要把他救出来;另一方面,还要找出这个真正掌握着小队命运的,究竟是什么人。
  在林肯岛上,居民们彻底了解的地方有:从爪角到颚骨角之间整个的东海岸,宽阔的潦凫沼地,格兰特湖的周围,畜栏路和慈悲河之间的啄木鸟林,慈悲河流域和红河流域,最后,还有富兰克林山的支脉——建立畜栏的那个地方。
  还有一些地方,虽然知道得不太彻底,但也探索过了,那就是:从爪角到爬虫角之间华盛顿湾的宽阔海岸,西边的沼泽森林海岸,和一直绵延到鲨鱼湾港口的看不到边的沙丘。除了上面所说的地方以外,覆盖盘蛇半岛的森林,慈悲河右边的整个地区,瀑布河的左岸,以及支撑富兰克林山麓东、西、北三面支脉与山谷的荒野,他们都没有探索过;毫无疑问,这里会有许多隐蔽的地方。照这样估计,岛上还有上千英亩的地方没有考察过。
  因此,他们决定深入远西地带去探险,并且搜索慈悲河右边的整个地区。
  也许最好还是直接到畜栏去,因为罪犯们为了抢劫,或是为了安身,可能又躲到那里去了。可是现在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罪犯已经把畜栏破坏了,要想去阻止也来不及;另一种就是罪犯们还坚守在里面。如果是第二种情形的话,等到回来的时候再赶他们也不迟。
  经过讨论以后,他们决定采用第一个计划:穿过森林,到爬虫角去。他们要用斧头开路,草草地开辟出一条十六到十七英里长的道路轮廓,从“花岗石宫”一直通到半岛的末端。
  大车完好无损。野驴休息了很长时间,可以参加远征。食品、露营用具、轻便火炉和各种器皿都包好装在大车上。“花岗石宫”的兵器库在目前来说相当完善了,他们从里面仔细挑选了一些火药和武器。有一点必须记住,罪犯们也许就在森林里游荡;如果走在密林深处,很可能被冷枪打中。因此,居民们决定要集体行动,不管什么理由,都不准离开。
  大家还决定,“花岗石宫”里一个人也不留。连托普和杰普都随同参加远征。这所外人上不去的住宅是不需要留守的。2月14日是动身的前夕,这一天是星期日。移民们休息了一整天,并且做了祈祷。他们看到少年虽然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但身体总还是弱一些,就在大车里安排了一个位子给他坐。赛勒斯·史密斯为了防止“花岗石宫”受到侵略,就在第二天破晓以后作了一些必要的安排。过去用来攀登的梯子,拿到“石窟”去了。他们把它深深地埋在沙地里,准备回来的时候用,因为升降梯的机械都一块一块地卸开了,全套装置拆得一点也不剩。最后只剩潘克洛夫一个人留在“花岗石宫”里进行这项工作。拆完以后,他用一根分成两股的绳子,下面由人拉着,从上面系下来。只要绳子一扯下来,上面的平台和海滩之间就断绝交通了。

  这一天天气很好。
  “今天够暖和的。”通讯记者笑道。
  “嘿!史佩莱医生,”潘克洛夫说,“我们可以在树荫下走,保险连太阳都看不见!”
  “走吧!”工程师说。
  大车在“石窟”前的海滩上等着。通讯记者让赫伯特上了车,要他至少在头几个钟头的旅途中坐车行进。少年只好听医生的话。
  出发的时候已到,小队动身了。纳布牵着野驴前进。赛勒斯·史密斯、通讯记者和水手在车前面走。托普一路高兴地蹦蹦跳跳。赫伯特在车里找了一个位子给杰普,杰普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大车首先绕过慈悲河的拐角,翻过左岸向前走了一英里,然后过桥;桥这边就是通往气球港的大路。探险家们从路口往右拐去,进入了遍布森林的远西地带。
  最初两英里之内,树木稀疏,大车可以顺利通行;只是常常需要斩断一些爬藤和灌木,在这一段路途中,移民们还没有遇到严重的障碍。
  浓密的枝叶阴影投在地面上,构成一片恰合人意的树荫。喜马拉雅杉、洋松、“加苏林那”树、山茂、橡皮树、龙血树,和其他许多有名的品种,一棵接着一棵,一眼望不到头。岛上的各种鸟类这里应有尽有:山鸡、啄木鸟、雉、猩猩、鹦鹉,以及叽叽喳喳乱叫的美冠鹦鹉、鹦鹉和长尾鹦鹉。刺鼠、袋鼠和水豚看见人们走近,就飞也似的逃跑了,这一切都勾起居民们的回忆,他们想起了来到岛上以后第一次打猎时的情景。
  “可是,”赛勒斯·史密斯说,“我发现这些飞禽走兽都比过去胆小了。从这点看来,罪犯们最近曾经从这部分森林里走过,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的。”
  果然,他们找到几处象有一小队人在最近通过的足迹,有的地方大概是为了沿路做记号,把树枝折断了;有的地方留下一堆灰烬,粘土地上还有一些脚印;可是找不到任何露宿的迹象。
  工程师已经指示大家不要打猎了。也许罪犯们就在森林里,一开枪就要惊动他们。而且要打猎就必须离开大车,走出一段距离。留下大车没人看管是非常危险的。
  下半天,离开“花岗石宫”六英里的光景,前进困难得多了。为了穿过密林,他们不得不砍去一些树木。在走进这种地方以前,史密斯总是很仔细地先让托普和杰普进去,它们忠实地执行任务,如果它们不作任何警告地回来,就可以断定这里没有任何危险,既没有罪犯,又没有野兽。这二者同样属于动物界,凶残的本性是半斤八两的。第一天晚上,移民们在离“花岗石宫”九英里左右的地方露宿,近旁有一条小溪流入慈悲河,他们从来不知道有这条小溪,而它的水路系统使土壤变得十分肥沃,这是可以肯定的。居民们肚子饿了,就饱餐了一顿,然后安排怎样平安过夜。如果工程师只需要对付野兽,例如美洲豹或其他兽类,那只要在帐篷周围点起火来,就足够防御它们了;可是有了罪犯,他们不但不会被营火惊走,相反地,恐怕还会被招引过来。考虑结果,最好还是让自己包围在漆黑的夜色里。
  他们小心地组织了守夜的工作。大家一致同意两个人一班担任警戒,每隔两个钟头换班一次。尽管赫伯特一再提出,居民们还是不让他守夜。于是,潘克洛夫和吉丁·史佩莱一班,工程师和纳布一班,就这样在营地周围站岗放哨了。

  夜晚仅仅是几个钟头,与其说是由于没有太阳而造成的,还不如说是由于枝叶过分浓密而造成的黑暗。森林里非常寂静,只是有时传来几声美洲豹的怒吼和猿猴的叫声。小杰普似乎特别不爱听猴子叫。这一夜平安无事地度过了。第二天2月16日,继续在森林中穿行,旅途中虽然有困难,但更令人烦恼的却是一路上枯燥无味的感觉。这一天他们走了不到六英里,因为时间大都浪费在用斧头开路上面了。
  移民们就象定居在这里的人一样,仅仅砍倒一些小树,把那些高大而美丽的树木保留下来;当然,不砍大树也是因为需要花许多劳动力才能砍倒的缘故。可是这么一来,道路就格外弯曲。由于转弯抹角的地方很多,大大地延长了他们的路程。
  这一天,赫伯特发现了几种以前在岛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植物品种,例如叶子象泉水似的四面披开的桫椤和刺槐。刺槐上除了结有野驴特别爱吃的长荚以外,还有一种香甜可口的果肉。在这里,移民们又发现了几丛雄伟的卡利松。它们的树干是圆柱形的,顶上有一簇锥形的绿叶,树身高达二百英尺。卡利松是新西兰的万树之王,和黎巴嫩的杉树一样远近闻名。
  至于动物方面,除了猎人们已经见过的以外,没有其他的品种了。然而,虽然没法接近,他们却看见一对澳洲所特有的大飞禽。这是一种名叫鸸鹋的食火鸡,身高五尺,长有褐色的羽毛,属于涉水鸟类。托普撒开四条腿,拚命向它们赶去,可是鸸鹋奔走的速度很快,一眨眼就把它抛在后面了。
  至于罪犯们留下的遗迹,他们另外还发现一些。有一堆余烬显然是最近才熄灭的,在它附近有一些脚印。居民们仔细地检查了一下。他们一一测量了脚印的长度和宽度,很容易看出来这是五个人的脚印。这五个罪犯一定曾在这里露宿过。如果有第六个人的脚印,那一定是艾尔通的,可是,他们经过仔细研究,并没有发现第六个人的脚印。
  “艾尔通没有和他们在一起!”赫伯特说。
  “不错,”潘克洛夫说,“既然不在一起,那一定是已经被匪徒们杀死了!这些流氓连个窝也没有,要不然我们可以象追老虎似的追逐他们!”
  “不错,”通讯记者说,“他们大概一直在各处漫无目的地漂荡,打算直到成为岛上的主人为止!”
  “岛上的主人!”水手大声叫道;“岛上的主人!……”他重复着,好象有一只铁爪扼住了他的喉咙似的,他连话也说不出来了。然后他说:“史密斯先生,”这时他的声音平静一些了,“你知道我的枪里装的是一颗什么子弹吗?”
  “不知道,潘克洛夫!”
  “就是打透赫伯特胸膛的那颗子弹,我向你保证,一定要用它打中目标!”
  可是不管这个报复多么公平合理,也已经不能使艾尔通复活了。察看了遗留在地上的脚印以后,他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再也不能希望和他重新见面了。
  当天晚,上,他们在离“花岗石宫”十四英里的地方露宿。赛勒斯·史密斯估计他们离爬虫角已经不到五英里了。
  果然,第二天他们到达了半岛的尽头。森林的纵长方向全走完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找到罪犯们藏身的地方,也同样没有找到神秘的陌生人的秘密住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