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盛夏的方程式 - 第3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6
  儿童手机的闹铃声响起。恭平看了看时间,按停了闹铃。正好六点半。看看摊开的作业本,恭平叹了口气。语文的习题还基本上都没动,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就只是做了几题看假名写汉字。虽然汤川辅导自己做了些算术的习题,但语文作业却还是得自己想办法。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开始动手,但恭平却怎么也没法集中精神。做不了两题,就想伸手去拿游戏机。游戏机倒是忍住没去拿,这回却又打开了电视。碰巧,电视里正在放动画。是个之前没看过的片子。虽然感觉也没什么意思,但恭平还是一直看到了最后。光是看动画,就过了三十分钟。看完之后,恭平倒也乖乖地关上了电视,可他却还是没心思做题。老实说,他就一直在等着闹铃声响起的一刻。
  恭平走出房间,来到一楼。到宴会间去之间,恭平先探头往大堂里看了一眼,只见汤川站大堂里抱着手臂,盯着墙上画在看。墙上挂的,就是那幅大海的画。
  “博士。”恭平叫了他一声,“你又在看那幅画了?”
  “我是在想,这画是从什么时候起挂在这里的呢?”
  “嗯——”恭平沉吟了一下,“应该是从很久之前就挂在那里的了吧。两年前我到这里来的时候,那画就已经在那里了。”
  “也是。”汤川一笑,抬手看了看表,“好了,去吃晚饭吧。”
  宴会间里,成实正在往桌子上摆放汤川的饭菜。菜肴依旧大部分是用鱼类和蚌类做的。
  汤川的饭菜对面,放着恭平用的碗筷。今晚川畑家的晚饭是汉堡包。
  “和往常一样,看起来感觉味道就很不错啊。”说着,汤川盘腿坐下了身。
  “抱歉。整天都是这些菜,几乎都没什么变化。”
  “哪有。最近几天的鱼都不一样啊。这可是海味的宝库啊。”
  “对了。”恭平突然问道,“成实,我有件事想问问你。今天我去海边,看到了一条很漂亮的鱼。那鱼很小,浑身蓝色。我问姑父,姑父说是让我问成实你。”
  “身子很小,浑身蓝色的鱼?大概两公分长吗?”
  “对对。”恭平连连点头,“就像热带鱼一样漂亮。”
  “那应该是‘空雀’吧。”
  “空雀?它不是鱼吗?”
  成实微微一笑。
  “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叫做‘空雀鲷’。那鱼在玻璃浦这里很常见的。那些第一次玩体验潜水的人们,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发现空雀的时候了吧。第一次看到那鱼的时候,我也把它当成是会动的宝石啦。”
  “我也吓了一跳。我当时本想捉住它的,结果却没抓到。”
  “肯定抓不到的啦。不过,你别看它现在样子挺漂亮的,等到冬天的时候,它就会变黑的。”
  “这样啊?不过也罢。反正冬天我也不会跑去潜水的啦。”
  我开动了。两手合十之后,恭平拿起了餐刀餐叉。汉堡包的表面烤的程度恰巧合适,用餐刀一切,渗出的肉汁和浓西班牙沙司混合到一起,冒出了腾腾热气。
  “感觉你的晚饭味道也挺不错的呢。”汤川说。

  “那我切一块给你吧。不过你要用生鱼片来换哦。”
  “感觉倒也不算太吃亏,我考虑下好了。对了——”汤川手里捏着筷子,“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
  说完,汤川看了一眼成实。
  “什么事?”成实一下子挺直了脊背。
  “大堂里挂的那幅画,是谁画的?”
  成实的胸口轻轻地起伏了一下。恭平感觉她似乎是深呼吸了一口。
  她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有点好奇罢了。上次我也跟恭平聊过这事,问他那画画的到底是哪里的大海。至少,在这附近,是看不到那样的大海的。”
  成实把贴在耳朵上的头发捋到了耳朵后边,偏起了头。
  “我也不大清楚。那画很久以前就挂在旅馆里了。不过我一直都没太在意。”
  “很久以前?意思是说,你们家搬到这里来之前,那画就挂在那里了?”
  “对。听我爸说,那画是别人给我祖父的,之后我祖父就把它挂在那里了。所以,我爸应该也不大清楚的。”
  成实拿起托盘上的点火棒,准备把点火棒的一头伸进了汤川面前的桌上火炉的下边。
  “不必了,我自己来点吧。”汤川说道,“你就把点火棒放那儿吧。”
  成实一脸困惑的表情,回答了声“好”,把点火棒放回了托盘。之后,她说了句“请慢用”,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那幅画上的大海——”说着,汤川看了看她的后背,“是从东玻璃的山丘上看到的。刚才我去确认过了。”
  成实停下了脚步。不光只是双腿,她全身的动作都在一瞬间停止了。成实缓缓扭过头来。她的动作,生硬得就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人一样。
  “哎?”成实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有气无力的。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容。“东玻璃?是吗?”
  “你真的不知道吗?”汤川问。
  “我连想都没好好去想过。”
  “就算真的没想过,你也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看出到底是哪里的大海了吧?你不是比任何人都更熟悉玻璃浦的大海的吗?甚至还建了个人网站。”
  “我很少去东玻璃的。”
  “是吗?你的博客上不是写着,说从东玻璃眺望玻璃浦的大海是最美的吗?”
  成实的眼角露出了一丝凶光,她的声调也开始变得尖厉了起来:“我没写过那种话。”
  汤川苦笑道:“你也用不着生气吧?”
  “我没生气……”
  “如果不是你写的,那大概是我误会了吧。看起来,我最好还是跟你道个歉的好啊。”
  “不,没必要。您还有什么其他事吗?”
  “不,没有了。”汤川往玻璃杯里倒上了啤酒。
  失陪了。成实转身走出了房间。她的背影,看上去似乎有些无精打采的。
  “刚才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恭平向汤川问道,“博士你已经找到那幅画上的大海了?”
  嗯。汤川随口回答了一句,往小碟子里倒上酱油。之后,他用筷子尖头挑起一小块芥末,搅拌到了酱油里。甚至就连他的这些动作,感觉都有种搞科学的人的范儿。

  “还特意跑过去看看。感觉你似乎挺在意这事的啊?”
  “‘在意’这个词,说的就是‘好奇心受到刺激’的意思。放着好奇心不去理会,这可是最大的罪过。一个人成长的最大能源,就是好奇心。”
  恭平点了点头。可他的心里却一直在想,为什么汤川说话总是这种调调。
  汤川伸手拿起托盘上的点火棒。摁下开关,嚓的一声,点火棒的一头便冒出了火苗。恭平家里也有这样的东西。那是他们家买来做烧烤时用的。可实际上,家里就只用它做过一次烧烤。恭平的父母平日里都很忙,几乎都没时间出去烧烤。
  汤川用点火棒点燃了桌上小炉下边的那团固体燃料。
  “你知道现在火上烤着的这容器是用什么做的吗?”
  桌上小炉上边,放的是一只白色的容器。不过它看起来却和普通容器有所不同。恭平盯着那容器仔细看了看,说道:“感觉似乎是用纸做的啊。”
  “对,就是用纸做的。所以,这容器就叫做‘纸锅’。你不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吗?既然它是纸做的,为什么不会被点着呢?”
  “大概是做过些什么处理吧。”
  听恭平说完,汤川用手指从纸锅的一端撕下了一个小角,用筷子捻住,把左手上的点火棒凑了上去。虽然那纸并没有立刻就烧起来,但它却也渐渐地变成了黑色的灰烬。看到筷子尖也快被烧到,汤川这才停了下来。
  “如果换作是普通的纸,那么立刻就会烧起来的。没错,这纸确实经过了一些耐火处理,但它却也并非完全不能燃烧。光凭你刚才的那些说法,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恭平放下手里的刀叉,爬到了汤川的身旁。
  “那它为什么没烧着呢?”
  “你看看纸锅里边吧。不光只是蔬菜和鱼类,里边还盛着汤汁。汤汁其实就是水。水的沸点是多少度?你已经上五年级了,这个应该是知道的吧?”
  “知道,一百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做过实验呢。”
  “你们是在烧瓶里装上水,然后一边加热一边测量温度的吧?”
  “对。温度接近一百度的时候,水里就会开始冒泡。”
  “那么,之后温度计的数值又如何呢?是不是一直在上升呢?”
  恭平摇了摇头,说道:“一点儿都没上升过。”
  “是吧?水在一百度的时候,会变成气体。相反,在水保持着液态的时候,它就不会超过这温度的。同理,只要纸锅里还残留有汤汁,那么不管再如何在它的下边加热,它都不会烧起来的。因为纸的燃点是三百度左右。”
  “原来是这么回事。”恭平抱起双臂,两眼盯着桌上小炉的火焰。
  “那,咱们接着做下边的实验吧。”
  汤川挪开装着啤酒的玻璃杯,拿起了下边的那张纸质的圆形杯垫。
  “如果把它放到固体燃料的上边去,情况会怎样呢?”
  恭平看了看杯垫,之后又看了看汤川,战战兢兢地回答说“会烧起来”。他总觉得,汤川这是故意在给自己下套。

  “大概吧。”
  汤川的回答让恭平大跌眼镜。
  “什么嘛。你这算什么实验嘛。”
  “别着急。那,如果情况稍微改变一下呢?”
  汤川拿起一旁的茶壶,把里边的水倒在了杯垫上。杯垫立刻变得湿漉漉的。茶壶里的水甚至打湿了榻榻米,但物理学者却完全不理会。
  “你把它放到固体燃料上去的话,情况会怎样?”
  恭平开动起了脑筋。估计答案不会太过简单。或许,之前说的有关纸锅的事,就是一种提示。他开始在脑海里反复回想汤川之前说过的话。
  “我知道了。”恭平说道,“还是会烧起来的。只不过不会立刻就被点燃。”
  “为什么?”
  “因为纸已经被水打湿了。在它完全干燥之前,是不会被点燃的。等它干掉之后,自然就会烧着。”
  “嗯。”汤川面无表情地说,“这是你的最终答案吗?”
  恭平点了点头,说:“对。”
  “好。”说完,汤川便把被水打湿的杯垫放到了固体燃料上边。燃料是装在一只小筒里的,放上杯垫之后,感觉就像是小筒被盖上了一只盖子一样。
  恭平盯着杯垫看了一阵。它的中央渐渐变黑,感觉火苗似乎随时都会从变黑的部分蹿出来一来。但过了好一阵,火苗也还是没有蹿出来。
  汤川把杯垫拿了下来。小筒里的火已经熄灭了。啊?恭平不由得惊呼了一声。他扭头望着汤川,那眼神就像是在问“为什么”一样。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固体燃料是被装在一只小筒里的。固体燃料也好,纸也好,燃烧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氧气。可是,如果用杯垫封住小筒的话,氧气就很难进入到小筒里去了。尽管如此,如果杯垫没有被打湿的话,那么火苗或许就会在熄灭之前烧破杯垫,再次得到氧气的。因为杯垫已经被打湿了,所以就像你说的那样,它并没有立刻燃烧起来。而且,在隔绝空气这方面上,潮湿的纸的性能要优于干燥的纸。”
  汤川再次用点火棒点燃了固体燃料。之后,他把那张被打湿的杯垫放到小筒上,然后立刻便把它给拿开了。就只是这么一下,小筒里的火就已经彻底熄灭了。
  “感觉就跟魔术似的。”恭平说道。
  “之前有没有人教过你,说如果煎锅里的油烧着了,是不能慌慌忙忙地往上边浇水的?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使用潮湿的布盖在煎锅上,让它来切断氧气。物体燃烧的时候,必须得有氧气。如果没有氧气的话,火就会熄灭掉。而如果氧气不足的话,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现象。”
  “不完全燃烧?就是你白天提过的那现象?”
  “对。”汤川重新点燃了固体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
  恭平回想起白天坐在面包车里时,汤川说过的那番话。为什么重治当时会板着个脸呢?不光只是重治,甚至就连节子也是一脸阴沉的表情。
  “怎么了?还不动手吗?”汤川问道,“再不吃汉堡包可就凉了哦。”
  “嗯。”恭平又爬回了原先的地方。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0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