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邵燕祥散文集 - 《孙越生文集》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面对孙越生先生这部书的校样,不禁百感交集。一半是悲哀,一半是欣慰。80年代初,王亚南教授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再版时,是他的学生孙越生写了序言,此书在1948年初版付梓前,就是由越生用毛笔过录了一遍。半个世纪之后,越生的书,其中包皮括他的心血之作《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竟只能由我,一个在他生前并不曾读过他这一主要著作的外行人来写序,难道还不可悲么?关于官僚政治的研究,像政治学的广大领域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不言自明的禁区,越生虽是专心致志,倾注全力于此,也只能在谋衣谋食之馀,燃膏继晷地进行,我想这多少损毁了他的健康。然而,除了在1988年有几个片断得以发表以外,只能束之书柜。现在不断有人提倡做学问须坐得"冷板凳";以孙越生为例,他之能坐得冷板凳,其实是因为有一腔滚沸的热血;而他的来自历史面向现实的研究成果所遭的冷遇,乃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越生像一切勤奋而诚恳的劳动者一样,十分珍视自己的劳动。他的散文集《历史的踌蹰》和诗画配《干校心踪》出版问世,他是很高兴的;不过他最关心也最放心不下的是他关于官僚主义的书稿。在他久病最后入住医院之前,也许有某种不祥的预感,他特地殷殷嘱咐了妻子孙明。我们现在知道,这部关于官僚主义的研究,早在1989年5月1日就写定了《起源论》和《元模式论》及后记,准备出版,后遂一搁近十年;而他原计划续写的第三篇《形态论》也只剩下草稿。鲁迅曾说,拿着故人的遗稿,就像手里攥着一把火。至如孙越生这部几未示人的著作,我以为其实是这位关怀人类命运的思想者留给祖国、留给世界、留给同代人和后人的一份呕心沥血的遗嘱。越生去世已经一年了。有机会通过出版,使之结束秘而不宣的状态,让人们知道著者生前曾经在中外古今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官僚主义这个人类有史以来的老弊病,做了怎样广泛的涉猎和深入的掘进,这是令亲人和朋友欣慰,也可告慰逝者和他所念念于怀的"受官僚主义残酷迫害致死的无数善良人们"的。我这个先睹为快的读者,于欣慰之中,油然生感激之情。我还不属于"受官僚主义残酷迫害致死"之列,而我在1957年所获的罪名,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反官僚主义为名"来"反党"。从那以后,官僚主义问题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究竟什么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和政权、政制是什么样的关系?二十年上下求索,不得其门。权威著述语焉不详,民间著述几不可得。直到改正我的右派结论时,这个问题犹如在五里雾中。记得1952年发起的"三反"运动,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项内容,可见贪污与浪费单列,不算是官僚主义;那前后在山东等地基层还同时反官僚主义、反强迫命令,可见强迫命令也没有纳入官僚主义。习以为常的说法:官僚主义是地主资产阶级政治的产物,到了**执政后,就没有了官僚主义的温床,有的只是官僚主义微尘,因此需要洗手洗脸;至多是官僚主义的细菌,会感染"我们的肌体",而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官僚主义不相容的,"是反对官僚主义而不是保护官僚主义的",以至最终要战胜官僚主义的。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露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及其后果,接着在世界范围展开一场大讨论,其中涉及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铁托在普拉的演说。直到中苏决裂后的论战文章中,中方一直把大意是社会主义制度也能够产生官僚主义的观点,指责为修正主义。回忆我和一些与我相似的朋友,在1956年前后之所谓反对官僚主义,其实是在一个浅层次上立论的,而且基本上沿袭当时的宣传口径,主要针对的不是体制的官僚主义,而是个人的官僚主义,而且大体上限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当时见诸报刊的这方面的文字,包皮括我写的在内,所谓官僚主义,多数往往是指革命意志衰退,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所谓"锈损了灵魂的悲剧"一类,实际上远未触及某些"进攻型"的官僚主义的皮毛。究竟是当时生活中的官僚主义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样严重呢,还是自以为全力在反对官僚主义的我们认识落后于实际呢?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1957年夏天反右派正式开始前不久,周扬通过《中国青年报》召集了几个青年作者,到中宣部座谈;他最后的发言我差不多全忘了,只记得他说:"你们有些人在作品里要反官僚主义,你们见过什么官僚主义!"我自问所见者窄,也许我真是没有见识过像样的官僚主义,甚或我目为官僚主义的,其实还算不上官僚主义?但周扬也没说他见过的官僚主义,比我们所见更标准、更典型的官僚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他后来谈异化是对这个问题的间接回答,但围绕异化问题的争论很快又成禁区,我却落了个一头雾水依旧。孙越生文集中关于官僚主义的有关论述部分,我认为是继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后,我所见到的第一部最有系统的"官僚主义论",视野更加开阔,来龙去脉分明,特别是对一些长期流行的观点的指谬,不留情面,证诸实践,显示了理论的、逻辑的力量。如果将来建立"官僚主义学",这将可视为奠基之作。我感谢孙越生先生,若不是他在这里的点拨,则我虽膺"以反官僚主义为名"来"反党"的罪名,却并不知官僚主义为何物,很对不起为此负罪的自己,也对不起就此整我的人了。矿产在地下,则野蛮开采,文物在地下,则竞相盗掘:此中有"合法户",也有非法户,有"群众",也有干部。于物质的资源趋之若鹜,于精神的资源弃若敝屣;有形的古董值钱,出土而掠夺之,思想无形且不值钱,眼睁睁任其埋没。言念及此,心中又不免浮起一片悲哀,夹杂了没有着落的忧虑。199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二十周年之日于北京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0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