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少年,你懂的! - 人大附中情侣毕婚族相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年,你懂的!》:聊聊那些“高中小暧昧”
  文>相峥
  >作者简介
  相峥,2005年从十一学校考入人大附中,是一个不愿辜负稀里糊涂考进实验班的狗屎运、只想埋头念书的乖乖女,谁知道后来也开始了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和隔壁班男生的高中小暧昧。2008年这两只小朋友分别来到燕园与清华园,在各自的天地中奋斗又不忘给这校园恋情浇水施肥,最终在收获北清毕业证之际领取了两个金灿灿红彤彤的小本本,成为持证上岗、相亲相爱的好少年,从此开启了双飞美帝的求学之路,在加州的阳光下继续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人大附中情侣毕婚族相峥:聊聊那些“高中小暧昧”
  早年听说过三年就会有代沟的说法,作为已经踏出大学校门的人,恐怕无法准确推测现在的高中小朋友们是何种状态,这个社会中似乎有太多东西在催化成长,但当生理、认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这几大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的青春期与这世上最为奇妙而又难以捉摸的一种情感碰撞在一起,高中时期的异性间交往就成为了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
  以上这段“免责声明”只为了表明一件事,子话题分论点纷繁复杂,不同人有不同的出发点与立场,举例说明总是可以印证相应观点,而我既然是一个幸运地将高中小暧昧转变成庄严承诺的“毕婚族”,自然不免略带偏颇地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如果你有幸经历高中小暧昧,那么请你无比珍惜。
  首先,“如果你有幸”,这话实在是因为要想经历那么一次,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到哪个地区、哪所学校,具体到哪位校长班主任、什么类型的父母,都会严重影响到你所处的环境对于高中异性情感的容忍度,更何况这种情愫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意味。在一种情况下,你认为自己遇到了让你心动的人,但是你的老师家长强烈反对,原因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怕耽误学习耽误高考,怕处理不好这种新的人际关系而受到伤害。听上去是老生常谈,但这些理由确实是绝对有理。对于前者,我赞同它并不是认同学业、高考重于一切的观念,而是坚定地认为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才更可能遇到靠谱的人。诚然,人无完人,学习好的也有奇葩,学习一般的也有大好人,但是高中阶段的努力学习会帮助你进入更加优秀的圈子,增加靠谱的概率。错过些错的不必可惜,因为对的人不会这么轻易被筛下去的。你可以不是沉佳宜,但你可以成为小水,可以是柯景腾。(沉佳宜、柯景腾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主角,小水是《初恋这件小事》的主角。)

  对于后者,这样的担心似乎有很多科学依据可讲。进入青春期,青少年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进行假设思维的能力以及他们对情景内在可能性的理解能力都发展得越来越精细,但是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心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发展,即人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认识的监控能力。例如随着对自己记忆能力的理解加深,他们可以更好地估计背下一段材料所需的学习时间。然而青少年新近发展出来的元认知能力使得他们更容易地想象别人正在思考着自己,认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这种自我中心的状态会使得青少年对权威充满了批判精神,不愿意接受批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对风险毫无畏惧,并且放大自己的经历,比如一旦感情受挫可能就认为别人都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所以在异性情感当中,往往会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与行为,不仅让这段关系变得脆弱,并且遭受的困扰甚至伤害也可能比旁人想象的要大。
  总之,我想说的是,种种担心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不希望大家都那么自信地去反抗。在我的高中时代,老师们貌似就已经练就了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相当高超的信息收集和辨别能力,于是乎男生女生之间那点事儿很可能都在老师们的观察之中,而他们其实心里有数,但并不会见一个拆一个,至少我和我周围不少同学都没有被老师刻意打压,相互促进这种情况他们也会替你高兴的。不厚道地讲一句,如果你正在非常得体地处理着心动的小火苗,我想这大概不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反过来,如果你真的感受到了强烈反对,那么一定是你的某些行为不妥,或者负面效果已经显著大于了积极作用,这时与其消耗更大的精力去抗争,不如乖一点,收敛一下吧。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学校、老师、家长都非常开明,但是你苦于没有寻觅到那个他/她,或者那种微妙的感觉。我觉得这事儿最不能着急,且不说强扭的瓜不甜这种事后诸葛亮类型的评语,哪怕是在大学,在今后老大不小的适婚年龄,这个问题也得算是个千古难题。在高中阶段,就算它能带来再大的好处,这也绝对称不上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更没有必要为了让人生完整一下而去刻意找个人追一追。个人认为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趁机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变得出色。我知道这有点像大人哄骗小孩子好好学习,但我绝对是从提高大学艳遇成功率的角度给出的建议,要知道在大学里学生们散落于校园各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日程安排,几乎没有全班天天在一起相处的可能,大多数人都是泛泛之交。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男生更容易和初次见面的女生找到共同话题,拉近和她的距离,一个有内涵有底蕴的女生才具有更长久的吸引力,不光是让人养养眼而已。

  小结一下,我无意讨论“应该不应该”这种命题,也不想对学校的育人原则和家长的教子方针指手画脚,只希望高中的小朋友们能够充分理解长辈们“老观念”中的有理之处,以随缘的态度静候丘比特的旨意。
  接下来,我一直在用“高中小暧昧”来代替爱情啊早恋啊之类的字眼,是因为我想明确地区分出高中阶段的这类情感,我认为它根本就和爱情是两回事。在我的印象里,小孩子们就爱用一些大而抽象的词汇显得自己特别有深沉范儿和看破红尘般的成熟味道。既然拼文艺根本无法说清楚这个事儿,我只好扫兴地搬出学术圈的说法。在各种派别、各式理论当中,斯腾伯格(Sternberg)的爱情三元论拥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种成分,而我觉得高中阶段所能包括也只该包括亲密这个成分,也就是成为被斯腾伯格标定为喜欢(Liking)的一类情感。在高中时期,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学习怎样与另一个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就像同伴关系可以促进自我概念的不断修正,亲密关系也起着不断打磨自己个性、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绝不仅仅是带来情绪上的或喜或忧。人不是生来就会谈恋爱的,除了正式的男女朋友之间的不断磨合、相互改变,甚至是分手之后所得的体会、在下一个人身上继续学习,那种非正式的、懵懵懂懂的喜欢便好像学前班那样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至于激情成分,生理唤起是让“非常喜欢”也不等于“爱”的重要部分,不仅是量的不同,更是质的区别。暂且抛开文化差异、社会规范、道德判断、双重标准这些相关的关键词,我只是觉得高中生连“喜欢”这件事都不一定能做好,何必着急再上一个台阶。再说到承诺,恐怕就更显得幼稚了,人生轨迹行至此处才不过十几年光阴,影响今后走向的重大分水岭还没见过几个,作为一个高中生,抱有美好的愿望就好了,否则你大概绝对低估了承诺的分量。
  最后,在“如果你有幸经历高中小暧昧”的前提下,真心希望你能够“无比珍惜”。要知道你是有多幸运,才有机会体验到青春中最最纯美的一页,毕竟这时它还没有来得及沾染上太多的杂质。在高中毕业之后,我们还会时常回到高中校园回味一下那些微小的感动,到了大学毕业之际,还都穿着学士服回高中留影。当然,这过程中的小甜蜜也会伴随着未曾经历过的小困扰,要把另一个人纳入自己的世界,这对于常常自我中心的青春期而言本就不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还要慢慢体会到男生女生之间的不同,学会沟通。但是希望你可以借机锻炼一下自我反思与调整的能力,凡事想想自己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而不要轻易怪罪于对方,怪罪于这份或许来得有点早的缘分。

  另外,珍惜一段感情不代表要被它牵着鼻子走,或者两个人一起沉迷甚至抛弃学业,而是要学会处理好它与生活中其他重要事情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一个闺蜜的爸爸一直有句“名言”——我早恋也没耽误我考清华啊。虽然一直都说怕分心耽误学习,但是人生中的哪个阶段是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呢?工作与生活、事业和家庭,我们总要学会平衡,在高考面前试着平衡一份小小的喜欢,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比如说我们也会发发短信,但是不能以上课不听课、回家不写作业、不复习为代价来关心对方;我们也会约出来一起吃个饭,但在高中阶段仅限于期中期末之类的大考刚刚考完的时候,偶尔放松一下、调节调节;我们也时不时送给对方一点可爱小玩意儿,不过绝不会是非常贵重的礼物,或者特别需要花心思准备。平心而论,虽然大学并不比高三轻松,但确实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那时候的平衡是另一个问题,不过看看电影逛逛街的确不用再瞒着家长,制造点惊喜也更方便,为何非要早早习惯了以后的约会项目,反倒错过了高中时代一起备战高考的幸福呢?
  还是那句话,我认为一份好的情感要能给双方带来正能量,大家都珍惜对方,可以为了彼此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即使两个人没能走到最后,这也会是留给彼此的一份珍贵礼物。
  与学习经验的分享不同,我们的好方法可以被别人照搬过来试一试,但是我们都不能代替别人成长,好多事情还真是必须要自己去经历一遍才行,事后可能发现,“原来有人已经这么提醒过了啊”。尽管如此,师姐还是觉得这些话值得一说,就当让我体会一把过来人的感觉吧。
  如果说高中小暧昧是青春难以平复的壮烈膨胀,那么我衷心地祝福每份被珍惜着的美好感情可以拥有最安稳的着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