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三个火枪手 - 大仲马《三剑客》电子书——第40章红衣主教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红衣主教胳膊支在手稿上,手托在腮帮上,向年轻人看了片刻。任何人都比不上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目光更富有深刻的探索力。达达尼昂感到这目光宛若一股热流在他的血管中奔腾。
  但是他镇定自若,手里象着毡帽,不亢不卑地等着主教阁下的兴致变好起来。
  “先生,”红衣主教说话了,“您就是贝亚恩省的那位达达尼昂吧?”
  “是的,大人,”年轻人回答说。
  “在塔布和周围地区有好几支达达尼昂家族,”红衣主教说,“您属于哪一支?”
  “有一个人曾跟随伟大的亨利国王陛下打过所有的宗教战争,那个人就是家父。”
  “这很好。您大约在七八个月前离开家乡,到京城来找出路的?”
  “是的,大人。”
  “您是经过默恩来的,在那里您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不知道太多内容,但终归是些麻烦事。”
  “大人,”达达尼昂回答说,“我遇到的事是这样……”
  “不必了,不必了,”红衣主教带着一丝微笑说;这微笑显示出他对事情的了解和想对他讲述的人一样清楚;“您是被人介绍给特雷维尔先生的,是不是?”
  “是的,大人;不过正是在默恩那次不幸的事件中……”
  “信件丢失了,”主教阁下接话说,“是的,我知道;但特雷维尔先生是位高明的相面家,他一眼就能看透人,他把您安排在他妹婿埃萨尔先生的连队里,这就使您有希望迟早有一天会加入火枪队的。”
  “大人真是消息灵通,”达达尼昂说。
  “从那以后,您又发生了许多事情:您在查尔特勒修道院后身散过步,那一天您要是在别处岂不更好么;然后您又和您的朋友到福尔热温泉疗养地去旅行;您的朋友在路上都停下了,而您却继续往前走。这很简单嘛,您在英国有生意。”
  “大人,”达达尼昂呆若木鸡,“我去……”
  “去打猎,在温莎,或在其它地方,这谁都管不着。这事我知道,因为我的身份就是要什么都知道。您回来后,一位令人敬畏的人接见了您,而且我很乐意看到您现在还保存着她给您的纪念品。”
  达达尼昂抬手摸摸从王后那里得来的钻石戒指,并急忙将宝石转到里面去,不过已为时过晚了。
  “那一天的第二天,您接待了卡弗瓦的来访,”红衣主教复又说,“他去请您到我府上来一趟;而您对他的来访没有作回访,这就是您的不对了。”
  “大人,我担心我已经失去了主教阁下的厚爱。”
  “唉!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生?就因为您比他人奉献了更多的智勇去执行上司的命令,就因为您值得他人的赞扬,于是就失去了我的厚爱么?我所惩罚的都是不肯服从的人,而不是像您那样服从得……极好的人。并且有证据,您还记得我曾让人告诉您来看我的那一天吧,尽量回想一下,当天晚上发生什么啦?”
  就是在那天晚上,波那瑟太太被人绑架了。达达尼昂战战兢兢,他想起了,半个小时前那可怜的女人还在他身边走动,不用问,还是那同一伙强人带走了她,使她销声匿迹了。
  “最后,”红衣主教继续说,“一段时期以来,我没有听人谈起过您,所以我很想知道您在干什么。况且,您还欠我不少人情呢,您自己已经很清楚,在全部事情中您受到过多少关照呀。”
  达达尼昂怀着敬重鞠了一躬。
  “这样做,”红衣主教接着说,“不仅仅出自于一种正常合理的情感,而且出自于我为关心您而安排的计划。”

  达达尼昂愈听愈诧异起来。
  “在您接受我第一次邀请的那一天,我原想将这计划告诉您;可是您没有来。幸好这个延误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今天您就要听到这个计划了。您请坐,就坐在我面前,达达尼昂先生,您是位相当善良的显贵,不能站着听我说话。”
  红衣主教指着一把椅子让年轻人坐下。达达尼昂对此情景更是受宠若惊,等到对方第二次示意他才从命。
  “您很勇敢,达达尼昂先生,”主教阁下继续说道,“您很谨慎,这更锦上添花了。我这个人就喜欢有头脑有良心的人;您不用害怕,”他说着微笑起来,“对于有良心的人,我理解就是勇敢的人;不过,您这样年轻,又刚刚走进社会,却有不少强敌:倘若您掉以轻心,您会断送自己的!”
  “您说的是呀,大人!”年轻人答道,“他们动手易如反掌,这是无疑的,因为他们人多势众,后面有人撑腰,而我势单力薄呀!”
  “不错,您说的是真话;不过,您虽然势单力薄,但已做出不少壮举,而且将来会做出更多,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但是,我以为在您已经从事的冒险生涯中需要有人指点,因为,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您是带着寻找出路的勃勃雄心来到巴黎的。”
  “我正处于异想天开大展抱负之年,大人,”达达尼昂说。
  “只有蠢人才异想天开呢,先生,而您是有头脑的人。喏,到我的卫队里当一名掌旗官怎么样,而且打完一仗后再领一连人?”
  “啊!大人!”
  “您同意啦,是不是?”
  “大人,”达达尼昂神情尴尬地说。
  “怎么,您拒绝?”红衣主教吃惊地提高嗓门问。
  “我是国王陛下禁卫军里的人,大人,我毫无理由感到不满意。”
  “但我觉得,”主教阁下说,“本人的卫队也是国王陛下的禁卫军呀,而且只要在法兰西任何一个部队服务的人,都是在为国王效劳嘛。”
  “大人,阁下误解我说话的意思了。”
  “你想找一个藉口吧,是不是?我懂了。那好,这个藉口您已经找到了。晋升,正在开局的打仗,我给您提供的机会,这对所有人都一样;而对于您,需要的是可靠的保护;我接到不少严重控告您的状纸,您没有将白天和夜晚全都用来为国王效力,让您知道这一点,达达尼昂先生,对您有好处。”
  达达尼昂脸颊红了起来。
  “此外,”红衣主教将手放在一迭文件上继续说,“我这里有一份有关您的完整材料;但在阅读前,我想先和您谈一谈。我知道您是一位果断的人,您的服务如果指点有方,非但不会给您带来麻烦,而是可能使您大有所获。抓紧考虑吧,快拿主意。”
  “您的诚意使我窘困,大人,”达达尼昂回答说,“我在阁下身上看到的一个伟大心灵,使我渺小得像一条蚯蚓;但大人既然容我坦诚相言……”
  达达尼昂打住了话头。
  “是呀,请讲。”
  “那好,我就告诉阁下,我的所有朋友都是国王火枪队和禁卫军里的人;而我的仇敌,由于不可思议的天数,又都是在您麾下服务;如果我接受大人的提携,在这儿岂不遭人白眼,在那里又会受人鄙视。”
  “也许您已自视甚高,认为我对您不会量才而用,先生?”
  红衣主教轻蔑一笑地说。
  “大人,主教阁下对我恩宠有加,于是反而使我想到,自己还无有相当的建树以配受阁下的一片美意。围困拉罗舍尔之战即将开始,大人,我将在您的洞察之下服务效劳,如果我在这次围城中能有幸表现一番,致使我值得引起阁下的垂青,嘿,在这以后我起码还有一些英雄事迹,来佐证阁下荣赐于我的保护是正当的。每样事情均应顺其自然,大人;不久的将来,我也许有权献身效忠,但在时下,似乎具有卖身投靠之嫌了。”

  “这就是说,您拒绝为我服务罗,先生,”红衣主教说,他的语调虽然流露出恼恨,但却透出一种敬意,“那就保持自由吧,留着您的仇恨和同情吧。”
  “大人……”
  “好啦,好啦,”红衣主教说,“我不忌恨您,但您要明白,一个人对他的朋友真是够操心的,既要保护他又要奖励他,但对他的仇敌什么也不欠,所以我要送您一条忠告:您要好自为之,达达尼昂先生,因为自我从您身上缩回我的手之日起,我不会再花一个铜子去担保您的生命的。”
  “我一定努力做到,大人,”加斯科尼人带着崇高的保证回答说。
  “今后,在某一时候,如果您有什么不幸,您就要想到,”黎塞留有意地说,“是我曾经找过您,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使那不幸没有降临于您。”
  “不管发生什么,”达达尼昂手按胸口深深一躬,“我会永远感激主教阁下此时为我做的一切。”
  “那好吧!正如您所说,达达尼昂先生,我们打完仗再见;我将目送您出征,因为我也亲临前线,”红衣主教说着用手向达达尼昂指指他要穿的一副辉煌的铠甲,“等我们凯旋而归,那时我们再算帐!”
  “啊!大人,”达达尼昂叫起来,“请不要对我施加失宠的重压;如果您觉得我的行为还算高尚文雅,就请您不偏不倚。”
  “年轻人,”黎塞留说,“如果我能将今天对您说过的话有机会再说一遍的话,我答应您,会对您讲的。”
  黎塞留这最后一句话表达出一种可怕的怀疑;它比一句威胁更使达达尼昂愕然不已,因为这是一种警告。红衣主教在竭力使他避免正在威胁他的某种不幸。他张开嘴正要回答,然而红衣主教傲慢地把手一挥,将他打发了出去。
  达达尼昂走出门;但走到门口,他已快要失去勇气,差一点儿再转身返回。这时,阿托斯那庄重严肃的面容出现在他的眼前:倘若他接受了由红衣主教向他提出的协议,阿托斯就会和他绝交的,阿托斯就会把他抛弃的。
  正是这种恐惧挽留了他,一个具有真正伟大品格的人,对他周围一切的影响是多么地强大呀。
  达达尼昂从他进来时的同一条楼梯下了楼,在大门前找到了阿托斯和他指挥的四名火枪手,他们正在等着他,而且开始担心起来。达达尼昂用了一句话就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普朗歇则跑去通知其他岗哨,说没有必要延长站岗时间了,因为他的主人已安然无恙地走出了主教府。
  回到阿托斯的家,阿拉米斯和波托斯就询问起这次奇特约会的原因;达达尼昂只是对他们说,黎塞留请他去是为了举荐他到他的卫队当掌旗官,但被他拒绝了。
  “你做得对!”波托斯和阿拉米斯异口同声地叫道。
  阿托斯陷入沉思之中,没有作出任何反应。但当他和达达尼昂单独在一起时,他说:
  “你做了你应该做的事,达达尼昂,但也许你做错了。”
  达达尼昂发出一声叹息,这声叹息正是他心灵中的另一个秘密声音的反馈,这个秘密声音在告诉他,巨大的不幸正在等着他。

  第二天一整天在准备出征的忙碌中度过了;达达尼昂要去向特雷维尔先生道别。眼下,人们依然以为禁卫军和火枪手的分开行动也许是权宜之计,因为国王当天还在主持议会,并可能也在第二天起程。所以特雷维尔先生只是问达达尼昂是否需要他,达达尼昂自豪地回答说他应有尽有了。
  夜色*将埃萨尔先生的禁军连和特雷维尔先生火枪队的弟兄们聚集一堂,互道友情。一旦分手了,但愿能重逢,所以这样的夜晚定是喧闹非凡,那是可以想象的,因为在如此情况下,唯有心无极度远虑才能战胜心无极度近忧。
  又是个第二天,踏着第一阵嘹亮的军号,朋友们互相分手了:火枪队员们向特雷维尔先生的营地跑去,禁军队员则向埃萨尔先生的营地跑去。各队头目立刻领着自己的队伍开往罗浮宫,接受国王的检阅。
  国王脸色*忧郁,面带病容,这就使他高大的形象略有减色*。的确,就在昨天晚上,在最高法院主持审判会议期间,他发了一场烧。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决定推迟当晚的行期;尽管有人劝谏,但他仍坚持检阅,希望以刚勇之势一举战胜刚刚袭击他的病魔。
  检阅完毕,禁卫军独立向前方进发,火枪队必需随国王护驾亲征,这就使波托斯有可能到熊瞎子街过一趟,以展示一下他那华美的装备。
  诉讼代理人太太看到他身穿一套崭新的制服,骑一匹骏马从大街上经过。她太爱波托斯了,不能让他就这样走掉;她示意让他下马到她身边来。波托斯气宇轩昂,马刺丁当作响,铠甲闪闪发光,腰上的龙泉击打着大腿,神气地来回晃荡。这一次,办事员们想笑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波托斯那样子像是一个割耳朵的人。
  这位火枪队员被带到科克纳尔先生身边,看到他表弟全身崭新的披挂,科克纳尔那灰色*的小眼闪着愠怒的光芒。不过有一件事使他的内心得到了慰藉,那就是人们到处都说,这一仗可能很残酷,于是他在心底暗暗希望,波托斯能一命呜呼。
  波托斯对科克纳尔先生客套一番,并说了几句道别的话;科克纳尔先生祝贺他万事亨通。至于科克纳尔夫人呢,他忍不住涕泗滂沱;但倒没有人对她的痛苦说三道四,谁都知道她对自己的亲戚情深义重,并且为了他们,她一直同丈夫吵得不可开交。
  然而,真正的道别场面发生在科克纳尔夫人的卧房:那情景令人心碎。
  诉讼代理人太太一直定睛凝神,目送着她情人渐渐地远去,她身子探出窗外,手里挥动着一条手绢,看上去她真想越窗冲向大街。波托斯作为见惯了情场上此类表现的老手,他接受了这一片深情,只是在转过街角时,他才脱下毡帽,挥动着表示告别。
  再说阿拉米斯,他正在书写一封长信。写给谁?无人可知。隔壁屋内,应该于当晚动身去图尔的凯蒂,正在等着这封密信。
  阿托斯正在小口呷着他的最后一瓶西班牙葡萄酒。
  在这期间,达达尼昂正和他的连队列队前进。
  到达圣安托万区,他转过身,快活地望着巴士底,由于他注视的只是巴士底,所以他压根儿没有看见米拉迪。米拉迪骑着一匹浅栗色*的马,正用手把他指给两个相貌凶狠的人,这两个人立刻走近队伍旁来辨认达达尼昂。他们又使眼色*探问,米拉迪示意就是他。然后,她确信执行她的命令万无一失了,便策马而去。
  这两个汉子于是尾随着火枪队,当走出圣安托万区时,他们便跨上两匹备好的马,一个未着号衣的家丁早就牵着马缰在等着呢。
  ------------------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