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惹我你就死定了 - 三十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连几天,我心里老是惦记着那个隐身的=_=^丫头,一有时间就要去“大集合”转一转,可之后那丫头什么消息都没有,难道只是个恶作剧吗…可我为什么这么的心神不宁呢…
  第二天,游戏厅。
  “呃>_<介止你又死了?!你怎么老过不了第三关啊>_<第三关可比喝凉水还容易呢~”
  “老不出直棍儿啊!该死的!”
  -_-…把书包丢给了我,介止和运河在那儿玩起了俄罗斯方块,别的不玩,干嘛单玩儿最费脑子的游戏啊…一点儿都不,适,合,你-_-
  “喂!你去哪儿?”
  “唱歌啊,呵呵…-.,-”
  我正要去BoX练歌房,介止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眼睛还盯着屏幕,嘴里却说
  “你就在这儿呆着!!!就在我旁边!!!”
  …凭什么呀,你又不和我玩儿…-_-…我没理他,接着掉头走,这家伙手稍微一用力,就把我拽了过去,整个儿人也栽进他的怀里
  “=_=…”
  脸上直发烧,羞死人了,我反射性地伸手推他刚想站起身,介止哗地一下猛地推开了我,就像急着掸掉身上恶心的虫子一样-_-…
  “喂…=_=^…搞清楚好不好,不是我要抱的你,是你拽我的…”
  “…嗯…对不起”
  对不起就完了吗…看都不看我一眼,不过随便地说了句对不起,哪儿有一点儿诚意啊~~??我生气地经过他身边走进练歌房。啊,心情怎么这么糟糕,得先找首歌儿换换情绪…

  一会儿,不知怎么地按错了歌曲编号,居然放出了金秀姬的不朽名作———“热情的花”我扯开喉咙大声地唱着…啊…这伴奏声就像敲在我的心坎上一样…
  “咚当当当当当!!!!热情的花开了!开在我的心上~我的心上~热情的花开了!!-_-!!在我的~心上~开~~~~了~~”
  这歌儿还真够味儿,正当我声嘶力竭地唱得来劲儿时,不知谁推门进来了-_-^嘁…李介止…
  “干吗…”
  “没什么…”
  可能刚才推我过意不去吧,介止放下手里的俄罗斯方块来我找了…=_=房间里这么挤,又和这家伙贴在一起,我想把声音放细一点儿,可反而唱出了高音花腔儿,这家伙一个劲儿地盯着因为缺氧而呼哧带喘的我…
  “-_-”
  一句话都没有,这也算安慰吗…好悲哀啊-.,-呜呜…T_T……T^T…
  “别一脸哭相=_=^真难看…”
  “不难看…”
  “难看!!”
  “我爸爸就说我漂亮呢…”
  “…你爸爸是盲人吗…??”
  明明是玩笑,你这家伙干嘛一脸严肃的表情啊-_-…
  一会儿,出了游戏厅,我独自地=_=^向市内走去,后面秀允和黑毛儿运河还是叽叽嘎嘎地,偶尔传来介止这家伙的男低音,真气人,都没法走路了…

  “…夏媛啊^_^…喂,干嘛自己走啊?”
  “-_-…因为我长的难看。”
  银求T_T一直走在我的旁边,配合着我的步幅,好好感激哦T_T
  “…银求啊…你也觉得我长得难看吗…T_T…?”
  “嗯?!!?!!”
  两朵红云迅速地飞上脸颊,好不容易才张开嘴的银求…
  “夏媛你…!!挺好看的!!才不难看呢!!现在是小时候也是?!!>_<!你很漂…”
  o_o…嗬,银求一下捂住了自己的嘴,两只眼睛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好可爱哦…=_=
  “银求啊…小时候…??你要说什么就说啊-.,-…”
  “没有…没有…不是夏媛你…”
  银求迅速地瞥了一眼介止,又转过来注视着我,然后开心地笑了,=_=明明是笑得很开心的样子,可为什么反而显得有些忧伤呢…
  “^_^…你小时候…肯定也很可爱的?夏媛,对吧^_^”
  …怎么回事…为什么银求看起来怪怪的,虽然脸上在笑…可好像…心里…在哭泣一样…?银求啊…是吗…?这时
  “该死…我长得最帅了。”
  扔下这么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_-^废话,介止大步地超过了我和银求,走到前面去了…干嘛呀…

  “>_<夏媛啊…介止生气了~~”
  “…为什么?”
  “>_<因为银求说你漂亮呗”
  “…本来就漂亮啊…-.,-…”
  一下子银求的脸上的红颜色好像更深了-_-介止杀气腾腾地瞪着我,又气呼呼地走到前面了。
  “你去抱一下介止吧>_<”
  运河你没病吧,疯了吗…现在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你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啊…可是,一向耳朵根儿像棉花的我还是听从了运河的建议,蹬蹬地跑上前,从后面一下子抱住了介止
  “…放开”
  “介止啊…>_<…呵呵…”
  “喂…放开…”
  “运河说了…说你可喜欢被人从背后抱住了?…>_<…(啊呦,真肉麻)”
  “我说让你放开了…”
  “>_<…>_<”
  扑通…
  “…啊…”
  介止又像刚才在游戏厅一样,重重地一把甩开了我…
  “妈呀!!T^T”
  我一屁股就被推倒在了地上…现在的我…才是真的难看死了…
  “喂…伤着了吗…喂…”
  “你干嘛老是这样啊,我真的要生气了…”
  “…伤着了没有啊…”
  “…嗯…”
  你伤到我的心了…臭小子T_T…
  “…所以啊…你不要碰我…”
  “T_T…什么…?”
  “…别老缠着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