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日本的黑雾 - 下山国铁总裁是被谋杀的 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从表面上看来,发生在昭和二十四年(一九四九年。——译者注)七月五日(发现尸体的日子为六日)的所谓“下山事件”还没有解决。警视厅还没有明确公布下山究竟是自杀的还是被谋杀的,侦查工作就已经算是告一结束了。
  从约莫半年之后在《文艺春秋》和《改造》上发表的《“下山事件”侦查总结报告书》(即《“下山事件”白皮书》)就可以推想得出警视厅是根据怎样的理由来结束本案的侦查工作的。这份报告书所得出的结论是:国营铁道公司第一任总裁下山定则是“自杀的”。
  其实,这份侦查报告书并不是由警视厅本身正式公布的,而是作为这两家杂志煞费苦心采访来的“独家消息”;然而数据毫无疑问是由警视厅侦查一科提供的。这份“独家消息”原来是由某报社一记者佯称是从警视厅秘密获得的资料而卖给这两家杂志社的。当时两家杂志都不知道对方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就同时发表出来。因此,就不成其为货真价实的“独家消息”了。警视厅方面故意放出这份资料的手法,带有细腻的演剧气味。该厅并不正式“发表”,却以这种形式“宣布”出来。
  关于“下山事件”,人们已经写了不少文章,这里我有意不再详细说明案情。不过在本文叙述的过程中,还是不能不向读者提供一些起码的数据。这里打算就按照上面所提到的《“下山事件”白皮书》的顺序来交代一下事实的经过。
  事情发生在昭和二十四年七月五日。下山总裁在上午八点二十分左右离开上池上的私邸。他坐的是自用汽车,司机姓大西。车开到御成门附近时,下山说:“我原说到佐藤(指佐藤荣作)先生家去的。”大西司机就问他:“折回去吧?”他回答说:“不,用不着。”车子就向国铁总厅驶去,来到东京车站前面的交通指挥台附近时,下山吩咐大西司机说:“我想买点东西,开到三越去吧。”这时,下山自言自语般地说了声:“今天赶十点钟到处里去就成啦。”
  车子开到东京车站北边国营铁道的陆桥那儿时,他又说:“开到白木屋去也成,就照直开吧。”(意思大概是指:他要办的事,在三越或是由木屋都能办得了——作者原注)大西司机把车子开到白木屋前面的电车道那儿,只见白木屋还上着门,就说:“还没开门呢!”下山只回答了声“嗯”。大西司机又把车子绕到三越百货商店前面去,正门上挂着块牌子,写着“上午九点半开始营业”。大西司机说:“那末开回厅里去吗?”总裁像忽然想起什么来似的说:“绕到神田车站去。”大西司机按照吩咐,把车子开到神田车站西边的大道上,问道:“下车吗?”总裁摇摇头说:“不。”

  大西司机以为要回总厅去,就把车子开到东边的陆桥下面,准备折回总厅去。这时,下山突然吩咐道:“向右拐。”大西司机就遵命把车子向右方拐去。下山又吩咐他说:“到三越总店去。”车子刚开到国营铁道公司总厅前面,不知怎地,下山用生气般的声音说:“开快点。”(下山好像是跟人家有什么约会,怕个耽误了。——作者原注)车子开足了马力,来到千代田银行总行(如今的三菱银行)前面时,下山像忽然想起什么来似的叫车子停下来,匆匆忙忙地走进银行去。过了约莫二十分钟他就出来上了车,说:“现在到三越去,时间大概刚好。”
  大西司机又把车子开往三越百货商店。上午九点三十七分左右在该店南门停下来,下山就走进去了。
  大西司机把车子停在门前,等待总裁出来;可是左等右等总也不出来。下山素来就有让车子久等的习惯,大西司机也就不以为意,一直等到下午五点钟。到了五点钟,他才从装在车子里的收音机的新闻广播中听到总裁失踪的消息,就去报了警。
  另一方面,当天下山总裁本来约定在上午十一点钟和美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官员会面,因此,九点以前秘书就在国营铁道公司办公楼后门迎候他,但总也不见总裁的车子。到了九点一刻,他给总裁的私邸打了一个电话,夫人接电话说:“下山是照平日的时刻离开家的。”秘书着了慌,就到总裁可能去的地方寻找,但在九点半到十一点之间,这些地方下山都没去。
  到了中午,秘书给总裁的前任秘书打了个电话,探听到下山经常去新川造访的森田信子(成田屋的老板娘,下山总裁的情妇)的住址,就派另一个司机去打听,总裁也没到过那里。

  快到下午两点钟时,副总裁加贺山和理事田坂到美军总司令部去联系。回来之后,由于哪方面都没有下山的消息,到了下午两点半钟,他们就又和民用运输局的沙格农中校联系。
  然后,他们又请电台广播,寻找总裁的下落——这并不是由国营铁道公司委托的。在三越总店前面等待的大西司机听到了这个广播,就来和总厅联系,这才知道下山总裁失踪了。这一天,各局局长在总厅里留到很迟的时刻,等待各方面就总裁的下落前来联系,但是终于毫无结果。
  第二天(七月六日)拂晓,从上野车站开往松户去的末班电车(即以电力开动的列车。——译者注)第二四〇一M号在零点二十四分开出了北千住车站,刚驶过东武线陆桥下的交叉点时,司机一瞬间在约莫二十米前面的轨道上瞥见了一片红糊糊的东西。他猜想也许是被电车轧死的尸体。在零时二十六分把电车开到绫濑车站后他就下了车,向该站的副站长报告说:“有一具像是被轧死的尸体,请调查一下。”接着就把车开走了。
  站员马上冒着小雨来到现场,果然发现一具被轧得七零八碎的男尸。
  他们断定这具死尸是被这趟电车以前开过的第八六九次货车(挂着五十节空车)轧的。货车上有三个人:司机山本健、助手荻谷定一和乘务员横田和彦,他们都是东京铁道局水户机务段的职工。
  这趟货车是从田端车站发出的,由于开往东北方面机车的司机不熟悉上野车站的调车线路,只得由山本司机指点,因而开车的时间误了八分钟。从现场经过的时刻大约是六日上午零时十九分三十秒,开到金町车站时才赶上点。
  话分两头。绫濑车站的站员接到末班电车第二四〇一M号的通知后,就提着油灯到现场去,发现轨道上赤裸裸地俯卧着一具壮实的尸体。这是上午一点来钟的事。车站上的共他站员是上午三点钟到达现场的,那时一名警察和北千住养路分区的工头已经先来到了。警察一边说:“下山总裁的月票掉在地下啦,”一边从衣袋里掏出月票夹子给站员看。他们在那一带又找了找,看到头、右臂和左腿都没有了的身躯。手表就落在旁边。前边相隔一米有一大块肉。刚才掉着雨点儿,不知不觉地就下大了。
  这些站员回来之后不久,绫濑车站的站长斋藤就动身到现场去,那时已经是大雨滂沱了。上午三点钟左右,到达现场的站长抬起尸体来一看,尽管下过大雨,尸体下面的石头一点也没有湿,并且也没有丝毫血迹;头脸朝下,已经裂成两半,可是翻过来一看,下面的石头却干燥而发白,也没有血迹。

  后来这一点引起了疑问。
  斋藤站长吩咐把尸体搬走。他想道:如果死尸确是下山总裁本人,就该是戴着眼镜的。于是,他就率同现场的警察和北千住养路分区职工等几个人一起动手寻找眼镜。但是始终也没有找着。他又想,也许还遗留下其他的东西吧,就掏了掏死者的裤袋,找到一个钱夹,把它和掉在地下的手表一并交由警察保管。但是警察粗心大意地上了上手表的弦,这么一来,就使它失去了作为物证的价值。
  上午四点钟以前,曾经作过下山总裁秘书的上野车站旅客股股长折井来了,他证实死者确是总裁本人。
  下山总裁当天穿的是一套灰色格子纹西服,里头没穿坎肩,脚上是咖啡色的皮鞋。总裁每天早晨都叫住在他家的中村替他擦鞋,并且总是涂赭红色鞋油。除了在自己家以外,下山从来不在衔头或其他地方叫擦皮鞋的替他擦鞋。他的衬衫是白棉布的,领带是昭和十一年出差去欧洲时在英国买的,深蓝地上嵌有红、金两色的纵线,或是斜格子纹的。脚上穿的是淡茶色线袜。眼镜是米黄色赛璐珞框的,右边的镜片是远视性散光(〇。五—八〇度〉,左边的镜片是远视(〇。五—八〇度)。
  六日下午一点四十分到五点十二分,在东京大学法医学解剖室由桑岛博士执刀,会同古畑种基博士解剖了总裁的尸体,作出初步鉴定:
  一、死因不明;不能断定是绞杀、毒杀、枪杀,或因外伤而引起的出血。
  二、不能断定死了多久,大体上可以推断是七月五日晚上死的。
  三、外出血少。
  四、从尸体各部分的擦伤和头、身躯、手脚被轧断的地方看不出“生理反应”,可以断定是死后轧断的。
  另一方面,对那列从这具尸体上轧过的列车进行检验的结果,在第一节敞篷货车以及别的地方发现沾有肉块、血迹的汗衫碎片。总裁穿的是咖啡色胶底皮鞋。在鞋底上发现沾有植物色素——叶绿素。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