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性的记录 - 第十七章管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天,我们无事可做,贾普却忙得热火朝天。大约在下午茶的时候,他来看我们。
  他气得满脸通红。
  “我真是犯了个大错误。”
  “不可能吧,我的朋友。”波洛安慰地说道。
  “是的,大失误。我让那个(他忍不住了,用了一个脏字)——管家从手上溜了。”
  “他不见了吗?”
  “是的,逃掉了。害得我直打自己的嘴巴,直骂自己是双料傻瓜,因为我竟然没有特别怀疑他。”
  “那么,你先镇定——镇定一下。”
  “话是不错。如果是你要在总局被申斥一顿,你会镇定下来吗?啊,他是个不容易抓到的家伙。他这样溜掉不是第一次了。他是一个老手。”
  贾普擦了擦他额头上的汗,一脸痛苦的样子。波洛发出同情的声音,使人联想到老母鸡生蛋的声响。我对英国人的个性了如指掌,所以我就倒了一杯浓烈的威士忌苏打,放在满面愁容的警督面前。他这才高兴了一点。
  “唉”,他说,“我还是别太在意了。”
  于是,他说话的兴致又高了起来。
  “就是现在,我也不能肯定他就是杀人凶手。当然,他这样逃跑必定有他的原因,但也许还有其它原因。你知道,我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形。他好像与几个名声很差的夜总会有牵扯。并非普通的来往。他们所干的事很不寻常,很卑鄙的事。他就是那种非比寻常的、卑鄙的人。”
  “然而,这并非说他就是凶手。”
  “一点儿也不错。他也许有些可疑的举动,但不一定是犯了凶杀案。是的,我更相信是那个姓亚当斯的女孩干的。尽管我还没办法证明这个。今天我让手下搜查了她的公寓,但没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她是一个很机灵的人。除了一些有关商业合同的信函外,她没留任何其它信件。这些商业信函——一附有标签和摘要。有几封是她妹妹从华盛顿寄来的。从表面上看都是正大光明的。还找到一两件很好的旧式珠宝——不新也不贵重。她并不记日记。她的护照和支票簿没有一点线索可寻。他妈的!这个女孩似乎一点私生活也没有。”
  “她的性格属保守型的。”波洛思索着说,“从我们的观点看,这是一个遗憾。”
  “我同那个侍候她的女人谈过了,得不到任何线索。我也到那个开帽店的女人那儿查询过了,她似乎是她的朋友。”
  “啊!你对德赖弗小姐印象如何?”

  “她似乎是个很聪明、头脑相当冷静的人。不过,她对我也没什么帮助。但是,我不觉得奇怪。我以前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寻找许多失踪女子,这些女子的亲属或朋友总是说同样的话:‘她的性格爽朗,举止可爱,没有男朋友。’其实从未正确过。很反常的。女孩子应该有男朋友才对,要是没有,她自已一定有毛病。就是这些头脑不清楚的亲戚、朋友让侦探的日子这样难过。”
  他停下来,喘了一口气。我重新为他添酒。
  “谢谢你,黑斯廷斯上尉,我再喝一点也不要紧。唉,就是这样。你不得不四处寻查。曾同她一块出去跳舞、吃饭的年轻人能有一打,但没有一个和她有较深交情的。其中有现任埃奇韦尔男爵,布赖恩-马丁先生——那个电影明星,还有其他几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你那种幕后有人操纵的想法是错的。我认为你会发现是她独自干的。波洛先生,我现在正在寻找她与被害人的联系。一定有联系。我要去巴黎。那个小金匣上刻着巴黎的字样,已故的埃奇韦尔男爵去年秋天去过巴黎几次,这是卡罗尔小姐对载说的。他是到那里去看拍卖,购买古董的。是的,我想我必须到巴黎一趟。明。天本来要开庭调查的,不得不宣布延期了。过后我要搭下午的船去巴黎。”
  “贾普,你的精力如此旺盛,令我赞叹。”
  “是啊,可你却越来越偷懒了。你只坐在这里想,你把这称为脑细胞运动。这是没有用的。你得四处走走才能解决问题。答案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时候,我们的小女仆开门进来。
  “先生,布赖恩-马丁求见。您是否愿意见他?”
  “波洛先生,走了。”贾普站起来说,好像戏剧界所有的明星都来请教你了。”
  波洛谦逊地耸耸肩。贾普大笑。
  “波洛先生。你现在一定成了百万富翁了。怎么处置你的钱?存起来吗?”
  “我是极为俭朴的。谈到如何处理钱的问题,埃奇韦尔的钱财是怎么处理的?”
  “没有指定继承人的财产全部给他的女儿。给卡罗尔小姐五百镑。没有其他的遗赠人了。遗嘱很简单。”
  “遗嘱是什么时候立的?”
  “两年前——他妻子离开他的时候。附带再说一句,他在遗嘱里特别声明,将她除外。”
  “真是一个喜欢报复的人。”波洛低声地自言自语道。

  贾普道着“再见”,爽快地离开了。
  布赖恩-马丁走了进来。他今天衣冠楚楚,特别英俊,但是我觉得他面容倦怠,并不开心。
  “波洛先生,我本该早来的,”他歉意地说。“但我还是让你白白地等了好长时间,很内疚。”
  “真的吗?”
  “是的。我已经与提到的那位女士见了面。我与她争论,请求她,但毫无结果。她不愿意让我请你调查。所以这事,我恐怕要不谈算了。我很抱歉——很抱歉麻烦你。”
  “没什么,没什么。”,波洛和蔼地说,“我早己料到了。”
  “呃?”那个年轻人好像很吃惊。
  “你早已料到了?”他迷惑不解地问道。
  “是的。当你说要与你的朋友商量时——我就已经料到是这种结局的。”
  “那么,你有一个假定吗?”
  “马丁先生,一个侦探遇到案子时,总有一个假定。这是他的本分。我自己并不叫它假定。我说我有一点想法。这是第一阶段。”
  “那么第二阶段呢?”
  “假如我的一点想法是对的,那么我就清楚了。你看,这很简单。”
  “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你的假想——或者是想法,是什么?”
  波洛和善地摇摇头。
  “这是另一个规则,侦探不多说的。”
  “甚至暗示也不行吗?”
  “不行。我只能说你一提到金牙,我就有了自己的假想了。”
  布赖恩-马丁盯着他。
  “我简直糊涂了”,他说道,“我不知道你在指什么。你就不能来点暗示吗?”
  波洛笑着摇了摇头。
  “我们换个话题吧。”
  “是的,但首先——你的费用问题——一你得让我来付。”
  波洛大方地摆摆手。
  “一分钱也不要。我并未做任何事情帮助你。”
  “可我占用了你的时间。”
  “当我对一个案子感兴趣时,我不收一分钱。你的案子让我很感兴趣。”
  “那我很高兴。”演员很不安地说。
  他看起来却是愁容满面。
  “来,”波洛友善地说,“让我们谈点别的吧。”
  “我在楼梯上遇到的是伦敦警察厅的人吧?”
  “是的,是贾普警督。”
  “灯光很暗,我没敢断定。顺便说一下,他曾来问我一些关于那个可怜的姑娘——卡洛塔-亚当斯的问题。她服了过量的佛罗那死的。”
  “你与亚当斯小姐——很熟吗?”

  “不很熟。在美国,还是孩子的时候,我认识她。在这,我见过她一两次,但不常见面。听说她死了,我很悲痛。”
  “你喜欢她?”
  “是的,她说话很随和。”
  “很有同情心的性格——是的,我也有同感。”
  “我猜人们会以为她是自杀。我不能帮警督什么忙。卡洛塔自己总是很保守的。”
  “我不认为是自杀。”波洛说,“我也同意,更像是意外事故。”
  彼此沉默片刻。
  波洛笑着开口说话。
  “埃奇韦尔男爵之死一事很蹊跷,是不是”
  “相当令人费解。你知道——或猜到——是谁干的吗?,简是不是完全被排除在嫌疑之外了?”
  “是的——他们有一个很大的怀疑对象。”
  “真的?是谁?”
  “管家逃走了。你想——逃跑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罪了。”
  “管家!真的,你可让我吓了一跳。”
  “是一个相当英俊的男子。有一点像你。”他以一种恭维的方式鞠了一个躬。
  当然了。我恍然大悟,为什么第一眼望那管家的脸,我就觉得似曾相识。
  “你真是恭维我、”布赖恩-马丁笑着说。
  “不,不。不是的。年轻的小姐们、女仆们、摩登女郎、打字员以及社交名媛们,不都崇拜布赖恩-马丁先生吗?有谁不为你倾倒呢?”
  “我想,有好多人。”马丁说着,站了起来。
  “唔,波洛先生,非常感谢你。再一次向你致歉,我太麻烦你了。”
  他与我们两人一一握手。突然我觉得他看起来老多了。那种憔悴的样子更明显了。
  我心中充满了好奇。他走后,门一关上,我就忍不住道出我想知道的一切。
  “波洛。你真的预料到他会回来并告诉你,托你调查美国发生的奇怪事情的想法作罢吗?”
  “黑斯廷斯,你不是听我说过了吗?”
  “可是——”我尽力按逻辑想着。
  “那么你知道他与那位神秘女子谈过了?”
  波洛笑了。
  “我有一点想法,我的朋友。正如我对你所说过的,这件事由那个镶金牙的人谈起的。如果我的一点想法正确的话,我知道那女子是谁,我也知道为什么她不让马丁先生请教我。我知道整件事情的真相。如果你也能用用上帝赐给你的脑子想一想。你也会知道的。有时候我真觉得上帝把你疏忽了,你真太不开窍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