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 独腿旅行的人(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独腿旅行的人安尼译
  可我已不再年轻——塞萨尔帕韦泽
  一士兵站在小村庄之间。村庄的上方是雷达伞,雷达伞伸向天空。这里是另一个国家的边界。陡峭的海岸,一半触进天空。在伊莲娜眼里,茂密的灌木丛,岸边的丁香,成了另一个国家的尽头。水面的尽头,伊莲娜能看得再清楚不过。潮起潮落,起时短,落时长,直到游泳者露出的头后面很远的地方,直到盖住了天空。
  在这个重获自由的夏天,伊莲娜第一次感到,退向远处的海水比脚下的沙滩还要近些。
  峭壁的台阶处,大地裂成了碎块。跟以往每个夏天一样,伊莲娜看到了竖在上面的警示板:“当心滑坡”。
  在这个重获自由的夏天,还是第一次,这个警告跟伊莲娜的关系甚于跟海岸本身。陡峭的海岸就像是碎土块和沙子垒成的,就像是被士兵盖成的。于是,不管何方来的雾气,都不能够入境,进不了腹地。晚上,士兵喝醉了,又哼哼哈哈地唱起来。酒瓶子在灌木丛里咣啷啷响。穿着夏装的士兵们从远处的保龄球馆里出来,跌跌撞撞地站在了酒馆里。这些士兵站到雷达伞的大锅下面。雷达伞只是在捕捉灯光和水面颜色的变化。跟士兵一样,它们也属于另一个国家的边界地带。夜晚,天空和水面融为一体。
  天空闪着微弱的光,在潮起潮落的带动下,跟点点星光一同躁动。天,漆黑无声。水,波涛汹涌。

  水面被黑暗吞噬已久,开始一浪高过一浪。深夜从地底下钻出来之前,天却一直都是灰色的。
  村外小酒馆飘出的摇滚乐已经持续了两小时,伊莲娜沿着岸边也走了两小时。每晚两小时。
  这大概该叫散步。
  第一个晚上,伊莲娜曾向天空和水面张望。接着,一片灌木摆动起来,那频率很不同寻常,不是被风吹动的。
  灌木丛后面站着一个人。水波涌动的时候,声音又高了些,好像他在嘀咕些什么。他说:看着我。别走开。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我不要求你干什么,只想让你看着。
  伊莲娜站住了。
  男人摩擦着他的生殖器。他喘息着。海浪没有盖过他的声音。
  接着,他的指缝滴出了东西,他的嘴巴扭曲着,他的脸变得苍白和衰老。水面在涌动。男人闭上了眼睛。
  伊莲娜转过身背对着他。伊莲娜僵住了。她看见烟雾从港湾的尽头升起,那烟雾下面停着船。
  风吹得灌木丛摇晃。男人走了。
  伊莲娜没去港湾的尽头。她不想见任何人。在有船的地方,冒烟的地方,现在却看不见一张脸。
  接下来的日子,晴朗而又空空荡荡。
  伊莲娜的每个白天都是为夜晚而过。那些夜晚把白天打成结系在一起。颈动脉砰砰地跳,还有脉搏和睡眠。夜晚把白天系得非常紧,那架势足够把这一整个松绑的夏天再系起来。
  夜晚不再等同于散步了。伊莲娜跟着时钟的指针行动。

  伊莲娜很准时。
  男人也很准时。
  每个夜晚,男人都站在同一片灌木丛后面,身体在落叶间半遮半露着。伊莲娜穿过沙滩。他已经解开了裤子。伊莲娜站住不动。他再没说过话。伊莲娜看着他。他喘着粗气。每个夜晚,他都用同样长的时间喘粗气。海浪冲不掉那声音。每个夜晚,他的嘴都以同样的方式扭曲着,他的脸以同样的方式变白,变老
  当他安静下来,海水的咆哮声以同样的方式越来越高,灌木丛以同样的方式变得顺从。只有风还在吹。每个夜晚都是如此。白天,伊莲娜寻找着这个男人;晚上,他走了以后,她还在找他。她在酒馆附近找他,从没找到过;又或者见得次数太多,以至于认不出他了。因为街头和酒馆里的他,是另外一个人。那本可以变成一种爱。然而在那些白天,在那些夜晚的间隙,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除了一个叫做“习惯”的词,伊莲娜一无所获。她觉得错过了什么,好像当时,当暴露在天空和沙滩之间的时候,失去了知觉。爱情怎么可能是“准时的”呢?伊莲娜在寻找这个男人,结果找到了弗兰茨。
  她在火车道边的小酒馆门前看见弗兰茨。弗兰茨在门口席地而坐,头靠在一把椅子上。
  他基本是倒着,而不是坐着。摇滚乐队很吵,乐声震耳欲聋。弗兰茨已然是条醉汉了。
  醉汉半闭着眼睛,半张着嘴,朝着天空说话。他面前是村里孩子的腿,有被灌木丛刮破的痕迹。孩子们都光着脚丫。

  醉汉跟孩子们说德语,同时还自言自语。
  他舌头发软,话说得断断续续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边说着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一边把他的头靠在一片树丛边,与此同时还向四周张望着。
  那是两种不相通的语言对彼此的靠近,是一种对外国人的接近,是一种被禁止的接近。孩子们哧哧笑着,笑得不太自信,有点幸灾乐祸,还有点发愁的滋味,因为有些话他们还不太明白。不过他们知道,这个外国佬尽管喝醉了,却还是为他们的海景付了账。有时候,会有长长的货运火车开过村子。货车在深夜哐啷哐啷地响,声音盖过了音乐。
  接着传来了母亲们的呼唤。孩子们把醉汉一个人留在那儿,留在地上,椅子边,树丛旁。天早已经黑了。
  乐手们把乐器打包皮装进小箱子。只有架子鼓依然立在桌子间。
  那个外国佬怎么了,鼓手问。
  他指着醉汉,用鼓棒掠过额前的头发。他把鼓棒塞进上衣口袋,向门口走去。
  来吧,他对伊莲娜说。得了,够了。
  伊莲娜穿过酒馆。
  她没跟过来。
  伊莲娜走向了醉汉。喂,伊莲娜说,喂,站起来。你必须离开这儿,警察马上就来了。听见没?
  伊莲娜把醉汉靠在附近的一棵树旁,腿抵在树干上,以免他倒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