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第一部分 牢狱里的27个春秋(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牢狱里的27个春秋(1)他是和解、和平、正义与友善的象征,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他被誉为“活着的传奇”。尚在人间的伟人中,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声誉,无数的成功人士把他当做人生的榜样。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顽强的斗志、坚忍的毅力、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使他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关于他,有一些人如此评价。他只有一个,他是英雄、巨人,我不可能是他,我只能是塔博·姆贝基。——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对此毫无疑问。我们的悲剧在于他不能在我们身边帮助扑灭正在毁坏我们美丽国家的烈火。很明显,他是一个巨人,有超人的智慧。……当你和他在一起时,你会毫不怀疑,他具有我们的语言所称的“魔力”——人格和风度。他为他的信仰付出极大,人民注意到了这一点。——南非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斯蒙德·图图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能同国王一起散步,也能同乞丐一起散步。他是最和蔼、最诚实、最爱和平的人士之一。——埃迪·丹尼尔斯他是个黑人,他是个囚徒,也许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人。正是这个人,在欧洲,人们唱歌赞美他;在伦敦,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他就是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人,一个为摧毁种族隔离制度——必要时使用武力——而献身的人。——贝塞尔勋爵他,就是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传诵他的传奇经历,享有如此高的名声是他应得的。出身贵族的他放弃个人优裕的生活,为祖国受到污辱的黑人的平等和自治而英勇斗争几十年,为此遭受27年的铁窗生涯也依然不屈不挠。最终,他的努力使一个被奴役、污辱300多年的民族重见光明。纳尔逊·曼德拉于1918年7月18日出生在南非的特兰斯凯的一个大酋长家庭,他的父亲是滕布人部落的一个贵族。中学毕业后,曼德拉顺利地考入了福特黑尔大学。在学校,他成绩优异,思想活跃,因为坚持原则而不向学校当局低头,他没毕业就选择了辍学。后来,曼德拉来到了约翰内斯堡,在这里他受尽了各种苦难,先后干过金矿保安、律师事务所学徒、律师等工作。艰难困苦中,他边谋生边学习,顺利通过了南非大学考试,拿到了福特黑尔大学的毕业证。随后,他又考上了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这为他后来兴办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创造了条件。在从事律师工作中,他亲眼目睹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此献出了自己一切。曼德拉参加了非国大,他出色的组织才能和天生的领袖气质吸引着周围的人。1948年,曼德拉当选为青年联盟书记。1961年,曼德拉创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长矛军,结束了非国大无法对独裁政府开展武装斗争的历史。在政府的高压政策下,非国大被迫转入地下,不少领导人流亡到津巴布韦请求政治屁护,而曼德拉声称:“不离开南非,也不自首。只有通过艰险、牺牲和战斗行动才能赢得自由。斗争是我的生命。我将继续为自由而斗争,直至生命的终结。”1962年8月5日,他被捕了。在法庭上,他声明:“在我走出监狱之后,还会继续斗争,尽我最大的努力铲除邪恶,直到它被彻底消灭。”1964年4月20日,南非政府组织了著名的“利沃尼亚审判”,作为第1号被告,曼德拉作了长达4个小时的讲话,他在声明的最后宣布了自己始终坚持的必胜信念:“我已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这一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这些自由、激奋而高亢的声音使很多在场的人受到震撼,妇女们忍不住哭泣,平时爱打瞌睡的白人警察凝神细听,外国记者奋笔疾书,将这里发生的一切传达给整个世界。鉴于国内外的压力,曼德拉等人没有被处以极刑,只是判处了终身监禁。非国大的另一位首脑卢图利说:“曼德拉代表了南非政治斗争最崇高的道德和伦理……他们被隔离起来,正义和理性将离开南非舞台。”曼德拉在监狱里度过了27个春秋,其中,他在罗本岛监狱就被关押了18年。罗本岛是开普敦沿海附近的一个小岛,距离开普敦只有18英里,是一个狭窄的、被风吹得岩石裸露的小岛。早在19世纪,这里就是英国和荷兰殖民主义者关押南非爱国将领的监狱,罗本岛监狱以其异常恶劣的条件,被人称为“犯人的活地狱”。在罗本岛监狱里,曼德拉被囚禁在一个不足4平方米的牢房里,睡的是水泥地,铺的是草席和剑麻席,夜间仅靠三条几乎薄得透明的旧棉毯取暖,牢房里很冷,曼德拉不得不总是穿着衣服睡觉。恶劣的条件仍然无法扑灭曼德拉心中那自由的火焰,他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他把在监狱里开展斗争看做是整个南非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的一部分,把监狱变成了与白人独裁政府作战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
或许您还会喜欢: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巨龙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件不可能也不该存在的任务,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就是送死。然而,如果阿莱克斯塔萨不被解放,龙喉氏族会一直保持对卡兹莫丹的控制,而如果任由这里的兽人一直致力于重振部落,这块看似已被孤立的领土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东山再起的根据地。一声闷雷惊醒了罗宁的沉思。他仰首向天,只看到一块块厚棉般的乌云。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可怖的低吼,罗宁的身躯不由自主的绷紧,附近的地面已被一块极大的阴影所笼罩。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