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人类的故事 - 第四十七章 俄国与瑞典之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十七章 俄国与瑞典之争
  为了争夺东北欧的霸主地位,俄国与瑞典发生了多次战争
  公元1698年,沙皇彼得启程前往欧洲,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欧之行。他取道柏林,前往当时工商业最发达的荷兰和英格兰。当他还是个小孩子时,彼得在父亲的乡间池塘里用自制的小船划水,曾差点被淹死。对水与生俱来的热情在余生的历程里一直伴随着彼得。在现实中,这种热情通过他执着地为俄罗斯这个内陆国家开辟一条通向广阔海洋的道路而充分表现了出来。
  当这位严厉而不受欢迎的青年统治者在海外考察期间,一群聚集在莫斯科的旧习俗拥护者们密谋瓦解他的改革。皇室卫队斯特莱尔茨骑兵团突然发动叛乱,迫使彼得全速赶回国内。他自任最高行政官,将斯特莱尔茨处以绞刑后碎尸万段,并将全团成员统统处死。叛乱的首犯,彼得的姐姐索菲亚被关进了一座修道院。这样一来,彼得凭着毫不留情的铁腕手段大大稳固了自己的统治。1716年,当彼得第二次前往西欧时,相同的事件再度发生了。这次,带头作乱的是彼得半疯癫的儿子阿利克西斯。彼得被迫又一次匆匆从国外赶回。阿利克西斯被活活打死在囚禁他的牢房里,其余拜占廷传统的旧友们则艰辛跋涉几千英里,被流放到他们的最后目的地一一西伯利亚的一座铅矿,在此终老余生。从此,在没有发生过对他不满的暴动。一直到他死去为止,他得以放手推进其改革。
  我们很难按编年顺序列出一张沙皇推行改革的清单。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并且不依照任何章法。他火速地颁布各种法令,仅仅是记录下来都很困难。彼得仿佛觉得,在此之前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全盘错误的。所以,必须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把整个俄国彻底纠正过来。他的工作确实卓有成效。到死去时,彼得成功地为俄罗斯留下了一支20万人的训练有素的陆军和一支拥有50只战舰的海军。旧的政府体制在一夜间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国家杜马,即老的贵族议会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沙皇身边的一个由国家官员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也被称为参议院。

  俄罗斯被划分为八大行政区域,即行省。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修筑道路,建造城镇。工厂被纷纷设立在最能取悦于陛下的地方,根本不考虑是否接近原材料的产地。多条运河在开挖之中,东部山脉的矿藏也得到了开发。在这片充斥文盲和愚昧的土地上,中小学普遍建立起来,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医院及职业培训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新俄罗斯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荷兰造船工程师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工匠被吸引到俄罗斯定居。印刷厂纷纷设立,不过所有出版的书籍必须由严厉的皇家官员事先审查。一部新法典面世了,对社会各阶级必须担负的责任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民法与刑法体系也被建立起来,并印刷成多册的丛书出版。老式俄罗斯服装被明令取缔,帝国警察手持剪刀,守候在每一个乡村路口,一夜间将长发披肩、胡子满脸的俄罗斯山民变成面容干净、修饰一新的文明西欧人。
  在宗教事务上,沙皇绝不容忍旁人分享权力。在欧洲出现过的教皇与皇帝对立的情形,根本不可能发生于彼得大帝的俄罗斯。1721年,彼得自任俄罗斯教会的首脑。莫斯科大主教一职被废除,宗教会议作为处理国教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出现在俄罗斯人的宗教生活中。

  不过,旧俄罗斯的传统势力在莫斯科还拥有顽固的立足点,必须绕过这一障碍,改革才能取得完全的成效。沙皇决定将政府迁到一个新首都。建设新都的地址被选在波罗地海沿岸不宜人居的沼泽地带。1703年,彼得开始改造这片土地,40万农民花费数年时间艰苦施工,为这座凭空而起的帝国城市打好了地基。瑞典人对俄国发动攻击,企图摧毁这座雏形中的城市。恶劣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疾病蔓延,使成千上万参与筑城的农民死去,但工程仍顽强继续着。历经一个个寒暑,一座完全出于人工和个人意志的城市终于在波罗地海边上矗立起来。1712年,它正式被宣布为“帝国首都”。又过了十几年,它已拥有7.5万居民。每年2次,泛滥的涅瓦河水将该城淹没在一片泥浆之中,但彼得无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战胜了大自然。堤坝和运河被修建起来,洪水不再为害城市。当彼得于1725年告别人世时,圣彼得堡已经成为北欧最大、最辉煌的城市。
  一个危险对手的突然间崛起当然会使它的邻居们感到极大的不安和压力。从彼得这方面来说,他也长期注视着他的波罗地海对手瑞典王国的一举一动。1654年,30年战争的英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丰斯的独女克里斯蒂娜宣布放弃王位,前往罗马去虔诚侍奉天主。古斯塔夫的一个新教徒侄子(查理十世)从瓦萨王朝末代女王手里继承了王位。在查理十世和查理十一世的精心治理下,新王朝将瑞典王国带向了一个兴旺繁荣的高峰。不过在1697年,查理十一世因病猝死,继承他王位的是年仅15岁的小男孩查理十二世。

  这是北欧诸国期待已久的大好机会。在17世纪发生的激烈宗教战争中,瑞典靠牺牲邻居们的利益独自做大。现在是邻邦们上门索债的时候了。大战迅速爆发,一方是俄国、波兰、丹麦、萨克森组成的联盟,另一方是孤军苦战的瑞典。1700年11月,著名的纳尔瓦战役打响。彼得麾下缺乏训练的新军遭到了查理率领的瑞典军队毁灭性的打击。查理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在击败彼得后,他迅速掉转矛头去迎击其它敌人,不给他们丝毫喘息之机。在接下来的9年里,他长驱直入,一路烧杀砍焚,摧毁了波兰、萨克森、丹麦及波罗地海各省的大量城镇村庄。此时,彼得却在遥远的俄罗斯养精蓄锐,加紧操练他的士兵。
  结果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战役中,俄国人一举击溃了精疲力竭的瑞典军队。面对惨败,查理并不气馁。他依然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高度形象化的人物,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英雄。不过他劳而无功的复仇行动却把自己的国家一步步引向了毁灭。1718年,查理因意外事故或被刺身亡(具体情形不详)。到1721年签定尼斯特兹城和约时,瑞典除继续保留芬兰外,丧失了此前在波罗地海地区拥有的全部领土。彼得苦心缔造的新俄罗斯帝国终于成为了北欧地区的第一强国。不过,有一个新对手正在悄然崛起之中。它就是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帝国。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