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气球上的五星期--第四章
  第四章
  到非洲的探险家——巴尔特、理查森、奥韦尔韦格、沃纳、布轮-罗莱、珀尼、安德里-德博诺、米阿尼、纪尧姆-勒让、布鲁斯、克拉普夫和雷布曼、麦桑、罗舍尔、伯顿、斯皮克
  弗格森博士打算走的空中航线不是偶尔选定的,出发地点也经过了认真的研究。他决定从桑给巴尔岛升空不是没有道理。该岛靠近非洲东海岸,在南纬6度线上。也就是说,在赤道下方距赤道430地理里①的地方。通过大湖地区去寻找尼罗河源头的一支探险队刚由该岛出发不久。
  ①地理里等于1,852公里。
  但有必要指出,弗格森博士有意把那些探险活动联系起来,尤其是其中的两次主要探险活动:1849年巴尔特博士领导的探险和1858年伯顿与斯皮克两位上尉领导的探险。
  巴尔特博士是汉堡人。他与同胞奥韦尔韦格②获得允许参加了英国人理查森③的探险活动。后者负有到苏丹去的使命。苏丹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位于北纬15度与10度之间。就是说,要到达目的地,必须深入非洲内陆1500英里。
  ②1822-1852,德国地质学家、天文学家和旅行家,是环绕乍得湖航行并绘制湖区地图的第一位欧洲人。
  ③1787-1865,苏格兰海军军官和博物学家,曾三次去北极探险。
  直到那时为止,该地区只有丹汉姆、克拉珀顿和奥德内于1822-1824年旅行到过。理查森、巴尔特和奥韦尔韦格巴望着把他们的调查推进得更远些。他们像前人一样先到了突尼斯,然后走的黎波里①,最后抵达费赞的首府穆尔祖克。
  ①的黎波里为利比亚首都。
  这时,他们放弃了走与赤道垂直的路线,往西绕个急弯向加特②进发。由于向导是图瓦雷格人,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在遭受了上千次洗劫、凌辱、武装袭击后,他们的骆驼队终于在10月到达阿斯本广阔的沙漠绿洲。巴尔特博士在那里离开了同伴去阿加德兹③城旅行了一趟,然后又与探险队会合。12月12日探险队重新登程进发。队伍到了达迈古省后,这三位旅行家分手。巴尔特博士踏上了去卡诺④的路。多亏了他的毅力和一次次的重金厚礼,最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②利比亚西南部绿洲,位于古代撒哈拉商队的路线上。
  ③现尼日尔北部阿加德兹省的首府。
  ④尼日利亚北部城市。
  尽管患上了极厉害的热病,巴尔特博士还是于3月7日离开该城,身边只带了一名仆人。他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察看乍得湖,当时,距该湖还有350英里远。他向东进发,到了博尔努⑤的祖利科罗城。它是非洲伟大中央帝国的核心。在那里巴尔特博士得知理查森因劳累、遭劫去世的消息。他继续前进,抵达乍得湖畔的博尔努首都库卡城。又过了三个星期,4月14日,在离开的黎波里十二个半月后,巴尔特博士终于到达恩戈努城。
  ⑤即现在的“博尔诺”,是尼日利亚北部州名和世袭酋长国名。
  我们知道巴尔特博士是1851年3月29日和奥韦尔韦格一起动身去乍得湖南边参观阿达玛瓦⑥王国的。他一直抵达北纬9度略微偏下一点的约拉城。这就是这位大胆旅行家往南到的最远的地方。
  ⑥尼日利亚贡戈拉州世袭酋长国。
  巴尔特博士8月又来到库卡。他从那里出发先后经过曼达拉、巴尔吉米、卡奈姆,最后抵达位于西经17度20分的马塞纳城,这是他往东到的最远的地方。
  1852年11月25日,他的最后一位旅伴奥韦尔韦格去世。此后,他向西深入,参观索科托①,穿越尼日尔河,最后到达延巴克图②。在那儿,他不得不在部落酋长的肆意凌辱下,忍受着虐待、苦难的煎熬,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但是,城里出现一位基督徒是当地人无法长期容忍的。富拉尼人③威胁要围城。巴尔特博士只好在1854年3月17日逃离该城,来到边境。他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在边境逗留了33天,11月再次来到卡诺,然后返回库卡。等了四个月,他重新踏上丹纳姆走过的路。1855年8月底左右抵达的黎波里。同年9月6日巴尔特博士终于回到轮敦。他是旅伴中唯一活着回来的。这就是巴尔特这次冒险旅行的大致情况。
  ①尼日利亚西北部最大的城镇和州首府,19世纪20年代以拥有两大清真寺和苏丹王宫著称。
  ③马里中部城市,历史名城。
  ③又称颇尔人或富拉贝人,穆斯林民族,散居在乍得湖到大西洋沿岸的西非更多地区。

  弗格森博士仔仔细细地记下巴尔特博士在北纬4度和西经17度的地方停过。现在再来瞧瞧伯顿中尉与斯皮克中尉在东非干了些什么:
  沿尼罗河而上的各种探险队从未能到达这条河流的神秘源头。根据德国医生费迪南德-沃纳的叙记,他所在的那支探险队在穆罕穆德-阿里④的帮助下于1840年到过北纬4度与5度之间的刚多科罗。
  ④1769-1849,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
  1855年,萨瓦人布轮-罗莱被任命为东苏丹撒丁岛的领事,以代替刚刚死去的沃迪。他从卡尔图姆①启程,一路化名为贩卖树胶、象牙的商人亚库伯。他到了北纬4度以上的贝莱尼亚。随后因病返回卡尔图姆,1857年在该地病故。
  ①又译为“喀什穆”。
  埃及医务处处长珀尼博士乘小火轮到过比刚多科罗低1度的地方。他回去后因精疲力竭死在卡尔图姆。威尼斯人米亚尼绕过位于刚多科罗下面的瀑布到了第二条纬度线地区。马耳他的批发商安德里-德博诺沿着尼罗河走得更远。但是,他们都没能越过这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1859年,纪尧姆-勒让受法国政府的委托,走红海去卡尔图姆。他率领21名船员和20名士兵在尼罗河驾船启程。但他没能越过刚多科罗,而且还在充满反抗的黑人眼皮底下航行时,冒了很大的风险。代斯凯拉德洛杜爵士领导的探险队也曾试图到达尼罗河真正的发源地。
  但是,这条命中注定的界限总是使旅行家们难以逾越。尼禄②的使者过去曾到过北纬9度的地方。这么说来,18个世纪里人们只向前推进35.6度,也就是说300到360地理里。
  ②公元54-68年间的罗马皇帝。
  好多旅行家也尝试过从非洲东海岸出发去找尼罗河发源地。
  1768年到1772年,苏格兰人布鲁斯从阿比西尼亚③的港口马苏亚启程,穿过提格雷省④,探访了阿克苏姆废墟,看了所谓的尼罗河源头(根本不在那儿)⑤,最后,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结果。
  ③埃塞俄比亚的旧称。
  ④埃塞俄比亚北部的一个省,首府为阿克苏姆。
  ⑤布鲁斯曾到过青尼罗河的源头河,当时那儿被认为是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

  1844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克拉普夫博士在桑给巴尔海滨的蒙巴兹建立了一个慈善机构。他和尊敬的雷布曼神甫一起发现了距海滨300公里的两座山。这就是乞力马札罗山和肯尼亚山。霍伊格林和桑顿先生不久前刚攀登过这两座山的一部分。
  1845年,法国人麦桑独自一人在桑给巴尔岛对面的巴加莫约①登陆,到了德热拉莫拉。在那里他被一位酋长严刑拷打至死。
  ①坦桑尼亚东部的古海港,从前是一个奴隶贸易站。
  1859年8月份,来自汉堡的年青旅行家罗舍尔同一支阿拉伯商人的骆驼商队一起动身到达尼亚萨湖②。在那儿,他在熟睡中被杀害。
  ②又称马拉维湖。
  最后,1857年伯顿中尉和斯皮克中尉,两人都是孟加拉军队的军官,受轮敦地理学会派遣去考察非洲的大湖。7月17日,他们离开桑给巴尔,直接向西进发。一路上他们的行李多次遭抢劫,脚夫多次被痛打,忍受了4个月前所未有的苦难后,他们才走到商人和骆驼商队的聚集中心卡泽赫,就是月亮山地区。他们在那儿搜集了一些当地风俗、政府、宗教、动植物方面的宝贵资料后,接着去了大湖区的第一个湖,坦噶尼喀湖。该湖位于南纬3度与8度之间。1858年2月14日,他们到了那里,并走访了沿湖一带的各个部落。这些部落大部分保留着食人肉的习俗。
  他们5月26日踏上归途,于6月20日回到卡泽赫。在那儿,身心疲惫的伯顿病了好几个月。趁这段时间,斯皮克向北挺进了300多英里,一直走到乌克雷维湖。那天是8月3日。不过,他只是看见了位于南纬2度30分处的湖口。斯皮克8月25日返回卡泽赫。随后,他与大病初愈的伯顿一起踏上去桑给巴尔的路程。第二年的3月份他们到了那里。这两位勇敢的探险家就这样回到了英国。巴黎地理学会向他们颁发了该学会的年度奖。
  弗格森博士特别注意到伯顿与斯皮克既没跨越南纬2度线,也没超过东经29度的地方。
  因此,问题在于把伯顿和斯皮克的探险与巴尔特博士进行过的活动归并一起,就是说,要着手穿越宽约12度多的一大片地区。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