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清洁女工之死 - 第十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奥里弗夫人疲惫已极,她竭力缩在剧院化妆室的一个角落里。作为名人,她却不是一个能躲得开的人,她越躲反倒使自己更显眼。神采飞扬的年轻演员正在用毛巾抹去脸上的油彩,纷纷围住她,有的还给她端来大杯温热的啤酒。
  厄普沃德太太的情绪彻底好转了起来,在和她们分别时致以良好的祝福。在离开家前,罗宾忙忙碌碌为她做好了所有准备,使她尽量舒服,直到上车之后又跑回家好几次,以确保安排得尽善尽美。
  终于,他咧嘴笑着回到了车上。
  “妈妈刚刚打完电话,老东西还是不肯告诉我她打电话找谁。不过我想我能猜出来。”
  “我也知道。”奥里弗夫人说。
  “噢,你说是谁?”
  “赫尔克里-波洛。”
  “对,我猜也是他。她打算和他好好谈谈。妈妈确实喜欢拥有她的小秘密,是不是?好啦,亲爱的,现在谈谈今天晚上的戏吧。你要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你对塞西尔的看法——他是否符合你对他扮演埃里克的要求……”
  无庸讳言,塞西尔-利奇根本不符合奥里弗夫人关于埃里克的要求标准。的确,没有人比他更不适合了。那出戏本身她还是喜欢的,只是场景变换安排的顺序令人难以接受。
  罗宾当然适得其所。他和塞西尔谈兴正浓(至少奥里弗夫人猜想那人是塞西尔)。奥里弗夫人已经被塞西尔的演技吓坏了。此时,她对正在与她谈话的一个叫麦克尔的演员更有好感。麦克尔至少并不指望她来答话,事实上,麦克尔好像更喜欢一个人说起来没完没了。一个叫彼得的人不时在他们的谈话中插上几句,但是,整个说来,主要是麦克尔滔滔不绝地调侃似的恶意中伤:

  “——罗宾太可爱了,”他在说,“我们一直催他来看演出。不过,当然啦,他对那个可怕的女人完全俯首听命,不是吗?唯命是从,俯首贴耳。罗宾确实很出色,你们不这么认为吗?相当相当出色。他不应该牺牲在母权专利的祭坛上。女人有时候非常可怕,是不是?你们知道她当初是如何对待可怜的阿里克斯-罗斯考夫的吗?几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对他百般体贴,后来发现他根本不是俄国移民。当然啦,他过去曾经给她讲过一些大话,对自己有些吹嘘,但是很有意思,我们也都知道那不是真的,可是,为什么要在乎这些呢?——后来,当她发现他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理发匠的儿子,她就遗弃了他,我的天啦。我的意思是,我确实痛恨那种势利小人,你们难道不恨这种人吗?阿里克斯能从她身边走开摆脱她倒确实谢天谢地。他说她有时候非常可怕——他认为她脑子有点古怪。她性情暴躁,一怒冲天!罗宾,亲爱的,我们正在谈你那位可爱的妈妈。她今天晚上不能来看演出真是遗憾。不过,有奥里弗夫人光临倒是精彩之极。还有那些脍炙人口的谋杀案。”
  一位年长的男子抓住了奥里弗夫人的手,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他声音极低。“我应该怎样感谢你才好呢?”他低低的声调里充满了忧郁,“你救过我的生命——不止一次地挽救了我。”

  然后,他们全都走出化妆室,来到深夜的大街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穿过马路,找到一家酒馆,在那里又喝了一阵,进行了更多有关舞台演出的谈话。等到奥里弗夫人和罗宾正驱车回家的路上,奥里弗夫人精疲力竭。她身体后仰,禁闭双目。而罗宾依然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你的确认为,这也许是个主意,对不对?”她问道,他的话终于结束了。
  “什么?”
  奥里弗夫人猛地睁开了眼睛。
  她刚才沉浸在想家的美梦中。珍稀鸟类和奇花异草图案装饰的墙壁。一张松木板桌子,她的打字机,浓咖啡,到处都摆放着苹果……多么幸福啊,多么光荣多么幽静的极乐之所!一位作家从她深居简出的秘密领地走出来抛头露面是多么大的错误。作家是害羞拘束、不善交往的人,通过虚构杜撰自己的朋友伙伴和谈话以弥补他们对社交能力的缺乏与不足。
  “恐怕你累了吧。”罗宾说。
  “不算是真累。事实上是我不善于与人相处。”
  “我喜欢人多,难道你不喜欢吗?”罗宾快活地说。
  “不喜欢。”奥里弗夫人斩钉截铁地说。
  “但是你必须喜欢。看一看你书里所有的那些人物。”
  “那有所不同。我认为树木也比人好许多,更能给我安宁。”

  “我需要人群,”罗宾说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激励我。”
  他把车开到了拉伯纳姆斯门前。
  “你进去,”他说道,“我把车放好。”
  奥里弗夫人像平时一样费劲地从车里抽身出来,上了门前的小径。
  “大门没锁。”罗宾喊道。
  门是没有上锁。奥里弗夫人推开门走进院里。没有灯光,这使她认为女主人很不礼貌。或许这样做是为了节俭?富人总是这么会精打细算。大厅里有一股香水的味道,像是非常少见非常昂贵的那种香水。一时间,奥里弗夫人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房间,后来,她摸着开关,扭亮了电灯。
  灯光一下子照亮了低低的方形客厅。通往起居室的门微微开着,她看见一只脚和一条腿。厄普沃德太太还没有上床就寝。她肯定是坐在她的轮椅里睡着了,因为没有灯光亮着,她肯定是睡着了好长时间。
  奥里弗夫人走到门口,打开了起居室的灯。
  “我们回来了——”她刚开口又停住了。
  她的手猛地摸住了自己的喉咙,她觉得喉咙被紧紧地箍住了,想要叫喊却怎么也喊不出来。
  她的声音变成了喃喃低语:
  “罗宾——罗宾……”
  过了一会儿,她才听见他走上小径,边走边吹着口哨,然后,她迅速转过身,跑上前去在大厅里迎住了他。
  “别到那里面去——别进去。你妈妈——她——她死了——我想——她被人杀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