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千年一叹 - 告别阿育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守护释迦牟尼苦修洞窟的喇嘛一再叮嘱我们赶快离开,我们一看地图,干脆再去一个佛教重地,现在叫巴特那,佛教典籍中一再提及的华氏城。
  释迦牟尼时代那里已经是一个小王国,叫波叱厘子。阿育王把它定为首都,很长时期内,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弘佛决定荀液这里作出。为此,法显和玄类也都来拜访过。从巴特那北行,可以进人尼泊尔。好,那我们就选定这一条路。
  这些天来,自从我们由新德里出发,行路又越来越艰难了。开头还好一点,从斋浦尔到阿格拉就开始不行了,再到坎普尔、瓦拉纳西,越来越糟糕。瓦拉纳西往东简直不能走了,巴特那达到顶峰。
  这次不再是提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那条目前全世界最危险的道路上国际恐沛集团的出没,也不是担心巴基斯坦南方省份土匪的拦劫,而是彻底领受了一种未被有效管理的贫困社会必然喷涌出来的巨大混乱和恐怖。一天二十四小时,路上始终拥塞着逃难般的狂流。严重超载的卡车和客车,车顶上站满了人,车窗外面还攀着人,尖声鸣着喇叭力图通过,但早已塞得里外三层,怎么也娜动不得。
  夹在这些车辆中间的,是驴车、自行车、牛群、蹦蹦车、闲汉、小贩、乞丐和一丝不挂的裸行者,全都灰污满身。
  窄窄一条路,不知什么年代修的,女升象刚刚经历地壳变动,永远是大坑接小坑。没走几步就见到一辆四轮朝天的翻车,一路翻过去,像是在开翻车博览会。但没有救助者和围观者,大家早就看腻了。

  在这样一条路上行车,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开出去就是十几个小时,半路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吃饭。大家全都饿得头昏脑涨,但最麻烦的还是上厕所。沿途哪里有厕所啊,以前在沙摸、田野还能勉强随地解决,而这里永远是人潮汹涌。只能滴水不进,偶尔见到远处一片萎黄的玉米地,几位小姐、女士便疯了般地飞奔而去。不仅沿途不能吃饭,旅馆里的饮食也完全不能相信。李辉去参观了一家据说是最大的乳品厂回来之后,发誓不再喝一口这里的牛奶。平日只在旅馆吃饭的队员们绝大多数肚子都出了问题,有的还高烧不退。因此队里严格规定,只准吃几样东西,连在旅馆刷牙时,也不准用这里的自来水漱口,一人一小杯纯净水。但这里买的纯净水,细细一看有不少浮游物,于是只得到处寻找“依云”之类国际牌号。到后来,队员们惟一能放心吃的只有两样东西:带壳的煮鸡蛋和带壳花生。
  行车十几小时,又必须让开白天的访问时间,那么大半时间只能是夜间行驶。夜间,闲汉和自行车少了,超载的一卡车却比白天更多,它们大多没有尾灯,迎头开来时必以强光灯照得你睁不开眼,而且往往只开一盏,完全无法判断这是它的去孩丁还是右灯。冷不防,横里还会蹿出几辆驴车。
  因此,其间的险情密如牛毛,几位司机熬过了荒漠、冲过了沙暴、闯过了险区,现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张。对讲机声声急呼,所有的人都憋住了气,睁大了眼,浸透了汗,看佛祖如何保佑我们步步为营,穿越新的难关。

  在此,我又一次感念起眼前这批握着驾驶盘的伙伴。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电视拍摄,也不可能有我的文化考察,因此必须写下刊邪1的名字了。队长郭没坚持开车,有时还开头车探路,在又叔井机里指挥,把嗓子也喊哑了;另一位出色的指挥者是马大立,我们此行数万公里的路面大多数由他一公里一公里地开辟着,他的助手欧阳少辉也功不可没;陈吉勇押尾车,不仅需要察看车队后方的情况,还要统观车队整体状态。我坐的四号车由李兆波驾驶,一个威风凛凛的男子汉,日日夜夜的生死与共和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前面的三一号车的驾驶员是王峥,一个能说一口地道北京话的香港人,以快乐的性情让大家高兴。除他们之夕卜,崖国贤和谢迎也驾了很长时间的车。我们一行中好几位小姐都是驾车好手,但早就规定,绝不让她们碰驾驶盘,她们百般无奈,就当起了“副驾驶”,坐在驾驶员旁边的前座上,手持对讲机指挥后面的车辆。节目主持人李辉刁、姐一来就在三号车上指挥四号、五号车,用语的果断、准确立即能让人判断她本人的驾驶水平。刘星光刁、姐在车队越过最危险区域的那晚没放下过对讲机,前面路上的一切险情都是靠她一句句描述的。赵维小姐虽然发号施令不多,却也总是平稳而及时地告诉尾车该怎么行驶。结果,半夜到达住地,所有的人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步履跳姗地搬运行李。
  今晚到巴特那,进城后更开不动车。好不容易寸寸尺尺地挪到了一家旅馆,胡乱吃了一点什么便倒在床上。刚要合眼又不能,嗡嗡嗡地蚊子成阵,顺手就拍死二十几个,满墙血迹,听见隔壁也在拍。

  忽然一条狗叫了,一条条全叫起来,到最后,我相信全城的狗都叫了,一片凄烈,撕肝裂胆。
  完全没法睡了,便起身坐在黑暗中想,这些天的经历实在终生难忘。在埃及的尼罗河边已经觉得不行了,没想到后来还看到了伊拉克和伊朗。但与这儿一比,伊朗简直是天堂。伊拉克再糟糕,至少还有宽阔平整的道路可走,于净火烫的大饼可吃,但在这里看见的,只是三个极端:极端的贫困、极端的混乱、极端的肮脏。潇动准相信这是-闷别个有人管理的社会,那些热热闹闹地选出来的官.员们不知在忙什么。
  我真诚地希望,眼中所见只是一些外层。我也知道,印度在有些领域(如电脑软件)发展很快,印度的富人也不少。但自身的经历却又告诉我们,街边路头的景象往往比数据、报告更能反映一个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本相。何况,我们这次并没有故意地深人僻远地区,而是横穿了号称富饶的整个北印度,面对的是声名显赫的恒河平原。这个阿育王的首府一定有很多文化遗迹,但一看行路情况已经使我们有点害怕,只怕沾污了对神圣之地的印象。那京拟寸不起了,伟大的阿育王,我们明天只好别你而去,去尼泊尔。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三目,印度巴特那,夜宿cha.kya旅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