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月末的这天,刘街的集日空前绝后。从四乡赶来的买卖人,多得如秋天槐林的落叶。
  春暖已经铺天盖地,杨柳吐了嫩芽,桐树没有芽叶,喇叭似的粉花却涌满天空。空气中四溢着温暖的香味。赶集的耙耧人们,或挑或背,有的解开扣儿,敞露了他黝黑的胸膛,有的索性脱了棉袄,搭挂在他的行李担上,单穿着已不再多见的白色土布衬衣,衣领上漆黑的脑油,使清新的空气中夹杂了一丝温馨的垢味。大街上人山又人海,西门路和乡都路上水泄不通,连经纬胡同中也都堆满了买卖家禽和农副产品的生意人,吵声、闹声、讨价还价声,水洪样流溢在刘街的上空,把欢迎地区乡镇区域划分检查组的红色横幅,掀得风吹草动样哗啦哗啦。
  检查组是午时集盛时候到的刘街,三辆轿车停在村委会门口,将行李卸往特意整出来的招待房间,便由一位副县长陪着F对刘街开始了询问和抽样检查,从人口到税收,从乡镇企业发展到刘街的人均收入,再从耙耧山脉的人口密度到每一个集镇间的距离,村长庆都一一作了回答。那兼了组长的地区乡镇区域划分办的李主任,要了材料,做了记录,最后,李主任就领着大家到街上去看了。
  村长问,要把赶集的疏散一下吗?
  县长说,人越多越好,繁华哩。
  村长说,午饭吃些啥?
  县长说,要廉洁,也要丰盛,全吃土特产。
  野鸡、野兔、蝎子、蚂蚱、蛇。又问,狗鞭有没有?
  村长说,狗鞭、钱肉全都准备了。
  县长很满意,说这就妥当了,村改镇十有八九办成了。李组长走在大街的最前边,县长和村长在最后窃议了几句话,就又赶到前边陪检查组的同志了。一行人从赶集的人群中走过去,看商店、看酒楼、看集贸市场、看农副产品。李组长比县长大一岁,比村长庆却小一岁,长得年轻、精干,没有当官人通常都有的大肚子,穿了夹克服、直筒裤,黑皮鞋,说一句略带安徽口音的普通话。李主任到一个卖大棚蔬菜的老汉面前问,现在的政策好吗?老汉说千好万好哩,能吃饱肚子啦。李主任说知道邓小平是谁吗?老汉说知道哩,小小个子嘛。李主任说想不想让把刘街改为镇?老汉说改了就好喽,有专人管税了,不用张三李四都来收税了。
  李主任说,想不到这儿的群众觉悟这么高,对政治和经济都懂一点儿。李主任还看了洗脚屋、美容厅,询问了服务员的籍贯,是不是当地人,夜间营业到几点,又到几家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看了看,到午时一点才回到村委会里去吃饭。
  饭后就研究了村改镇的问题了。以为一切都已水到渠成,李主任拿出公章,现场办公一下就完了,没想到从后晌两点十分开始,到五点半李主任还没拿出那公章。研究时村长庆和乡里几个干部都在门外边,只有县长在屋里旁听。5点35分县长从屋里出来了。出来时县长的脸上罩着一层雾,说他妈的,事情节外生枝了。
  村长的脸色哐咚一下变白了,说咋儿了?
  县长说没想到耙耧山那边的邻县也有一个村子想要改为镇,离我们这直线距离不到20里,按规定新改镇的距离不该这么近。
  村长说不一个县不搭界的事儿呀。
  县长说只隔一道山脉彼此影响发展经济嘛。
  村长就急了,那咋办?
  县长说我做工作让检查组在这儿住一夜,剩下的事情就归你办了。
  村长说办啥儿,县长,你把话给说明白,只要能办成村改镇,就是让我蹲班房我也没意见。
  县长斜了一眼村长庆,说办啥事儿你问我,我知道你要办啥事儿?这样迷糊你能当镇长?
  你能把
  ——个镇的经济搞活吗?县长训斥着,在地上吐了一口痰,又用脚搓了搓,说不是给你说过嘛,李主任是离了婚的人,家务事顾不上做,要能给李主任送个保姆比送啥儿都强。说完这句话,县长有几分不满地进屋陪李主任们研究事情了。
  村长怔在村委会的大院里。
  村长立马想到了金莲。

  村长派人一时三刻就把金莲找到了。金莲在村街头王奶的茶屋里。金莲从昨儿夜里就来了王奶的茶屋,那时候她在院里听见月儿有意快活出来给她听的新婚的尖叫声,真心实意想拿一把菜刀进屋把月儿的喉管割下来,想让月儿的血水龙头一样喷在婚床上,让老二漂在那血里,望着没了喉管却还依然痉挛抽动的月的脸,脸色苍白地跪在血泊里求着她,求她手下留情让他老二活在这世上。说让我活在世上你让我干啥我干啥,让我当狗日夜跟在你的身后都可以。金莲是果真走进灶房了,果真把菜刀握在手里了,就在她提上菜刀欲要出门的那一瞬,她想起了老二的肩膀和门板一样宽,想起了月儿的腰和石磙一样圆。她又把菜刀轻轻搁在了案板上,就着水缸撩水洗了一把脸,到上房望了老大那缩成侏儒一样的像,听着月儿那夸张炸裂的快活的叫,她抓起男人老大的遗像框,出来朝老二洞房的玻璃窗上有力地一砸,随着那清脆的玻璃落地声,立刻间月儿不叫了,世界安静了。
  金莲朝大门外边走去了。
  大街上流动着的静谧如细雨般潮润着,白天炸响的婚炮纸,在脚下如铺了棉花一样软。
  天空中月落星稀,街巷中空无一人,谁家白日被关在家里的狗,那时候在街上孤寂地站着朝夜空无休无止地探望着。金莲回头望了一眼她时装店的招牌,迈着清寒的脚步,朝西门路的东端走去了。
  金莲去了王奶的茶蛋屋。王奶说金莲,你千万想开些,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尽心如意哟。
  金莲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老大的事,他死了我还替他照看着让老二完了婚。王奶说老二和月是你做的媒?金莲说谁让村长媳妇是我表姑哩。
  王奶说老二和月过不长远呢。金莲说他们好得疯了样,因为和疯了一样我才来到你这儿。王奶说金莲你该再走一家了。金莲说,我是喜爱刘街这个地方的热闹我才嫁到刘街的,眼下刘街要改为镇子了,越发地繁华哩,我嫁出去不是亏了我一辈子,我才不想嫁呢。郓哥儿睡在她们身旁,她们就那么一句一句地说到天将亮。
  到来日都从床上醒来时,王奶说金莲,你是嫂你该回去给老二和月儿烧一天饭。金莲说,王奶呀,人家正新婚亲热哩,我回去其实碍着人家事儿哩,你让我在这待两天教郓哥多认几个字。王奶卖着她的茶蛋,金莲教着郓哥写字,教他写了赵钱孙李,写了人之初,性本善,又写了北京、郑州、洛阳都是好地方,这当儿村长就来了,领了副村长、会计、经委会委员和妇女干部。似乎除了老二,村委会的干部都来了。他们站立在王奶的茶屋前,和王奶说了一些话,谦谦恭恭地挤进王奶的屋,坐在床上,坐在凳上,或蹲在门槛上。王奶说,金莲,村长找你有事哩。金莲半懵半惊地立在那,郓哥不知所措地拉着金莲的手。妇女干部便亲热地把郓哥拦在了怀里去。村长说,王奶刘街改成镇,我在最繁华的地段给你盖两间房,你除了卖茶蛋,还可以卖卖茶叶水,出租军棋、象棋啥儿的,把闲人都朝那儿引,再装一部公用直拨收费电话在屋里。王奶说,我七十多岁了,夜夜有恶梦,怕等不到那天哩。村长说金莲让你等到你就等到了,现在刘街改不改镇就看金莲的了。
  所有的目光就噼噼啪啪落在了金莲的脸上。
  金莲的脸火烧一样干红了。
  村长说,你坐呀,金莲。
  金莲在手里卷弄着郓哥的写字本,说姑父,我坐一天了,我站一会儿。
  村长说,有好长日子你没去找你表姑聊闲了。
  金莲说,老二见天找月儿,不能一家人都去堆到你家里。
  村长说,亲戚上加亲戚,你更该见天去找你表姑呢,她没有一天不在念叨你。
  金莲说,姑夫,你找我有事儿?
  村长低下头,拿手为难地在脸上抹一把,
  ——实在是说不出口哩,说出来怕你骂我哩。
  金莲说,
  ——是因为老二和月儿?他们好着哩。
  村长脸上掠过一层暗影儿,

  ——他们死了我都不会管,我只管一村人的事,只管刘街改为镇的事,只来求你金莲为了咱刘街帮我一次忙。
  金莲说,
  ——姑夫,你说笑话哩,刘街改镇,我能帮上啥忙儿。
  村长说,
  ——地区的李主任不同意咱刘街改为镇,可李主任家缺个保姆,你随他去洛阳他家帮一段日子忙,他就同意把咱刘街改镇了。
  金莲说,
  ——我不会烧城里人吃的饭,洗不净城里人穿的衣。
  村长说,
  ——你去村里人给你开工资,每月你要一千、两千、三千块钱都可以。
  金莲说,
  ——钱是不少呀,可我有那时装店,不太缺钱花。
  村长说,
  ——你这是帮刘街几千口人的忙,帮了忙几千人都会感谢你。
  金莲说,
  ——我还是不去吧,老大刚死半年,我是寡妇,又是重孝,我不该到人家家里去。
  村长说,
  ——你去吧,你去了村里把老大按烈士对待,在他坟前立块碑,将来你是烈士家属了,在村里无论啥都照顾你。
  金莲说,
  ——我得回娘家,我好几个月没回娘家了,我想回娘家住些日子呢。
  村长说,
  ——你不去你就得罪了全村的人,得罪了全村人你以后还在刘家咋儿活?你去了你维持了全村人,全村人谁不敬你?连我村长也得敬重你。
  金莲说,
  ——去不去我听我兄弟老二一句话,他说让我去我就去,他说不让我去我就不去哩。
  就有人把老二找来了。老二一整天都在维护社会治安,生怕检查组在刘街期间,街面上因为那屡见不鲜的短斤少两和偷偷摸摸打了架。
  打了架官司就要闹到村委会。闹到村委会就撞见了检查组的李组长,那时候李组长就对刘街的印象不好了。更不让村子改镇了。老二来到茶屋的时候,已经日临西山了,赶集的人开始陆续地往四面八方的家里走,都是一脸的疲惫,一脸的灰尘,来时肩上重的人眼下肩上变轻了,肩上轻的人肩上变重了。扁担的吱呀声黄灿灿地响在落日中,脚步凌乱而又响亮,如跑了一天后归圈的马队样从王奶的屋前踢踏着过去了。
  老二一来就知道是因着啥事儿,立在王奶的屋门口,血红的落日把他蒙了一层粉尘的脸照成了浅褐色,像一块陈旧的红色湿布蒙在他的脸上。见了金莲,他那红色湿布越发地红重了,仿佛在染水中蘸了蘸。
  金莲说,
  ——老二,村委会让我去洛阳李主任家侍奉人家哩。
  村长说,
  ——不是侍奉,是帮一段日子忙。
  金莲说,
  ——老二,你说去不去?老二仰了一下头,脱口而出道,
  ——去呀。
  金莲说,
  ——你仔细想想再说去不去。
  老二说,
  ——不用想。有啥儿好想呢?这是为了刘街几万口人,为了刘街的世世代代,哪能不去哩。
  金莲说,
  ——你还是再想想。
  老二说,
  ——嫂子,还有啥想呀,你去吧,就是单单为了咱家,为了日后你在刘街的日子,为了我的前程你也该去呢。
  金莲说,
  ——你真的让我去?
  老二说,
  ——当然让你去。
  金莲说,
  ——可是你让我去的啊。
  老二说,
  ——你去吧,天塌下来我顶着。
  金莲就决定要去了。
  当夜,金莲被村长领着,在晚宴上给李主任倒了几杯酒。李主任见过人后,问了几句问过村长的话,如你家里还有谁?男人是得了啥JL病?没留下孩子吗?有的金莲如实作了答,有的寻话搪塞了,像你男人得了什么病的问,金莲和村长都说是脑溢血,至于为啥儿年纪轻轻就得脑溢血,李主任不便问,谁也没有多解释。总而言之,李主任听金莲说她愿意去李主任家帮些忙,听金莲说能去李主任家里帮忙也许是我们乡下人的一份福,李主任就说,我今夜就不住在你们刘街了,我连夜到邻县的那个村,不让他们村子改为镇,我得去做一些思想工作去,得和他们村委会好好谈一谈。

  村长说,李主任,刘街几万人口谢你了,刘街改成镇后我们在街心花园给你塑个像。
  李主任说,我们都是党员,都是党的干部,谁都别搞个人崇拜、树碑立传那一套。说你在那儿给我塑个像,我马上把村改镇的公章盖到人家的报告上。
  村长说,金莲,你今夜就搭李主任的车走了吧,到洛阳一段日子,回来时我领着全镇的居民去公路边上夹道欢迎你。
  金莲连夜就走了。金莲没有和李主任乘坐一辆小卧车,因为李主任真的要到邻县村里做思想工作去,要去那儿收回他说过的话。副县长专门给金莲安排了一辆豪华桑塔纳,让她先到县招待所里等着李主任。在副县长陪着李主任走了之后,那车就停在金莲家门口,停在金莲时装店的招牌下。金莲回家收拾行李了,收拾她该带的衣物了,自然也要拿一些零花钱。
  当金莲收拾毕了后,已经是夜里九点钟,她从屋里走出来,看见村长、老二和月都站在院里的檐灯下,他们谁都一言不发,脸上凝了恭敬,仿佛他们在那儿等的不是她金莲,而是县长、省长,是地区专管乡镇区域规划的李主任。金莲出门时,在门口把脚步淡了淡,老二便慌忙上前把她的行李接在手里了,悄声说,嫂,村长答应把汪家酒店的村头那个农贸市场包皮给咱家了,还答应说过半年一年让我到党校进修进修回来当个副镇长。金莲没有看老二,只梗着脖子说那好呀,就到村长面前了。月在她爹身后道,嫂子,你走好。金莲说,月儿,你和老二过你们幸福美满的日子吧,门口的时装店其实是一棵摇钱树。村长说,你安心去吧金莲,时装店我让月儿或别人替你营业着,好好立笔帐,你回来掀开帐本一看那收入会吓你一跳。
  说话间到了大门外。
  大门外的景象倒真的把金莲吓了一跳。无论如何她也没有想到,大街上灯光明亮,辉辉煌煌,所有的路灯,各临街房的门灯、厅灯全都打开了,色彩斑澜,连天空都花花绿绿着。
  似乎刘街几万口人都从家里出来了,老老少少都挤在了金莲家门口,从台阶上向东望,竟看不到那人群的边尾在哪儿;往西望,西门路和乡都路相交的街心花园里,人们头靠头、肩挨肩,连花坛的砖池沿上都站满了人。大家谁都不说话,谁都把目光聚到金莲家门口,聚到金莲的身子上。金莲能听到人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人们目光相撞的碰击声。她把目光从奇静的人群头上掠过去,看见站在最前的是村委会的干部们,靠后的是有头有脸在刘街都被称为老板、经理的人,及他们那成了老板娘的媳妇们和成了千金公主的姑女们,再后边是各店、厅、营业部门的服务人员和刘街普普通通的村人们。
  金莲想在那一圈层的村人们中看到王奶和郓哥,她把目光迟迟缓缓从这里移过去,又迟迟缓缓移过来,却是连王奶和郓哥的影儿也没有。村长已经亲手把小车的车门打开了,他说金莲,你找谁?金莲说,不找谁。又说村长,刘街改成镇,真的要给王奶找块热闹的地皮盖两间房,要让郓哥去学校读书哩。村长说金莲,我要说话不算话我还算人吗?以后镇上的工作我还咋搞呢。
  金莲就往车前走去了。
  老二把她的行李放到了车上,金莲扶着车门,又往人群里瞅,仿佛不瞅见啥儿她就不肯上车样。
  村长随着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遍,扭过头望着金莲说,金莲,拜托了,我代表咱刘街几万人口拜托了。说着他弯了一下身,朝金莲鞠了一个躬。跟着,老二、月和村委会的干部们都弯腰朝金莲鞠了一个躬。接下来,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一层层,一圈圈,受了传染又如事先安排好了样齐哗哗地都朝金莲弯了腰。
  金莲看见他们直腰后,所有的目光都哀伤乞求地望着她,金莲的眼就潮润了。
  金莲也便上了车。
  人群慢慢如搬山移海似地为金莲闪开了一条路。金莲就被那锃亮的豪华车带走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