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诺贝尔的囚徒 - 聪明大脑的迷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多年以前,当拓展训练在我生活的城市里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也站在某个训练场地旁边细细瞧了一回。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这样的:一个人站在高处,仰面朝天地倒下来,而他的同伴们则用手臂织起一道保护网接住他。这项训练所考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勇气,还包皮括他对同伴的信任:当我跌落的时候,那些手臂还会在原处吗?当我拿到一本名叫《诺贝尔的囚徒》的小说的时候,我又重新开始想这个问题,从上一次思考的断点开始。
  《诺贝尔的囚徒》的主人公之一是分子生物学教授康托,一位自信的科学家。他在某个凌晨灵光乍现,想要赢得诺贝尔奖,并为此而构思了一个实验,但恰恰是这个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
  在局外人的视野中,科学界被认为是安然祥和而没有一丝杂质的,但是现在作者将它装进了一个透明玻璃缸,打上灯光,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还让两位科学界之外的女性——葆拉和莉亚进入这个世界,带着局外人对科学界的种种不了解去发问去观察,从而更深入地揭示这个生态链条中每个环节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借康托之口呈现出科学界生存的一条基本关系:“在科学上有一种约束,或许可以叫作‘社会契约’。我们必须相信其他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但是信任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全盘接受,所以便有了克劳斯对康托实验的重复验证。然而,接连两次重复实验都遇到了麻烦,紧随其后的是那张对实验完成者斯塔福提出质询的神秘纸条以及斯塔福本人对质询内容未给出合理解释,如此种种,令康托不再信任斯塔福——他曾被认为是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位。微妙的变化如同在链条中加入了一个小小的变数,成为康托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也将故事一步步推向高xdx潮,正如康托自己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实验细节,虽然很小,却至关重要。”而这句话又在斯塔福的获奖演讲中还给了康托教授:“如果说这次经历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即使最微小的细节也应该记录在笔记本上。你永远也不知道哪个细节最终会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
  在“信任”这一主题之外,另一条潜伏着的脉络愈发清晰起来。
  小说原名《康托的困境》,中译本则用了《诺贝尔的囚徒》,而无论是陷入困境的康托还是诺贝尔的囚徒,都暗示着一种内心的矛盾冲突,如同康托所言:“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分裂的人格:一方面,他们信奉严格实验的方法,相信它的规则,以及知识进步的最终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难免犯错误的人,具有一般人的感情弱点。我现在谈论的是人性的弱点。我们都知道,在当代科学中最大的职业风险是同时发现。如果我的理论正确的话,我绝对肯定,或迟或早,有人会有同样的想法。在我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这种事情。激励科学家的动力,即他的自尊,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很简单的愿望上:得到与自己同等的人——这个世界上的那些克劳斯们——的承认。只有原创思想才能得到这种承认和赞誉,这就很愚蠢地意味着你必须是第一。”在这里,诺贝尔奖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同那只著名的苹果,在撞击智慧之门的同时也构成了某种诱惑。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一群有着聪明的大脑,但同时也会犯错会迷失的真实的人。
  在为这个故事画上最后一个句号之后,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在科学研究中,公然的欺诈是很罕见的。此外,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久无法侦破的谋杀,因为没有限制法令,人们可以一直追究下去,凡是重大课题,或迟或早,其实验都会被重复,其理论必定会受到其他人的检验论证。尽管如此,本书描述的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灰色的领域,我们科学家有时候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迷失其中。”
  小说的作者名叫卡尔。杰拉西,作为人工避孕药的发明人,他本人就是一位世界知名科学家,是英国《泰晤士报》“千年最有影响力的30大人物”中惟一的在世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
培根随笔集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译文序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亦步亦趋”而“直译”之。或颠倒其词序,拆裂其长句而“意译”之。但求无愧我心,不顾他人之臧否也。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
复活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0
摘要:《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