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你在高原 - 我的田园 第七章 思念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
  我的思绪久久停留在很早以前的那段时光,那些动人心弦的日子——当他们约定远行的时候,我和梅子从四处为他们收集粮票,甚至连夜到很远的地方去为他们购买一副鸭绒卧具的情形。那天我们跑了很远也未买到一条睡袋。梅子焦急时甚至画了图,要亲自动手为他们做睡袋。那时我们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这些远行者……当然即便在当时我们也知道,人生的功课是一回事,探究是一回事,但有些东西并不像某种矿物那样,一定要藏在偏僻的旮旯里。远行的意义有时也在于这种徒劳、艰辛和曲折本身。他们必会历经磨难。只有远离伤感才会变得深沉。苦难会围上他们,让他们绝望——一切荣誉和报偿、一切的虚荣之念,都必须悉数剪除。这个信念必须确立,并且作为一个原则及早定下,以免落下难以追悔的大哀伤。那才叫痛呢。
  此时此刻,我究竟踏在了哪一个人生的站点?我仍旧像昨天一样,时而充满警怵地盯视内心,那个浑茫的幽暗的海洋?我将回答自己……
  当我一个人出神的时候,鼓额就小心地绕开我。她不愿打扰我,走起路来蹑手蹑脚。我看见她离开一段距离之后,就专心地在那儿打量我了。她可能觉得我有点儿费解吧。
  斑虎也在这时候安静下来,它再也不奔跑、不撒欢了,可是它不懂得躲开我。它就在离我很近的地方昂着头颅注视我……当它这样累了时就趴下,可它的眼睛还在望着我,专心地研究我。只有万蕙像平常一样忙忙碌碌,不声不响,只是搬动东西时才不断发出咚咚的声音。

  肖明子也许正在园子深处,他在茅屋里待不住。如果他长时间不回来,那么他一定是到园艺场找肖潇去了。
  拐子四哥抽着烟斗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你也该想想家了。不过你还是跟我到园子里走走吧……”
  我们一块儿往园子里走去……
  夜晚的露水啪啪地滴下来。海边露水总是很盛。葡萄树上的葡萄已经全部采收完毕。经过了多半个秋天的忙乱,无论是葡萄树还是我们自己,都有些疲乏了。接下来的会是一段少有的寂寥。天气会渐渐变得严肃而凄凉,候鸟开始南飞。当树叶一片片扫向大地,西北风又该呼啸起来。那时候海水将变得乌黑,白色的浪花噗噗打到沙岸上——它会让我进一步面对这片激情荒野、这一代代人追逐流徙的神秘之乡;而我作为一个后来者,这又是一片奋力开拓或悄然隐遁的疆土……
  这样的夜晚我无论如何还是要更多地想到城里的家。那里因为没有我,也许会使即将到来的冬季更加荒凉。我特别想念小宁——每次回去见到他,他的神情都有点儿让我忧伤。因为我发现他对我真的有点儿疏远了——不是遗忘我,而是把全部热情都埋藏起来。他在成长,因为他懂得了埋藏,即便是对自己的父亲。
  四哥在一截躺倒的石桩上坐了,磕着烟斗说:“这里也许拴不住你,别看有这么多葡萄桩子……拴不住你,我想应该再有点儿什么才行。如果是一匹野马,那么最好的拴马桩是什么?我没事了就琢磨这个。你想要什么?咱俩去看场电影?找几本书来?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你从来不告诉我,也许是嫌我听不懂?也许……不错,你长大了,不是小时候了,我弄不懂你了。再不你就经常到园艺场里去吧,我觉得你跟那个人——那个女教师蛮能拉得来……”

  我从心里感激他。但我什么也说不出,只重重拍了一下他的手。他的手很硬,差不多全都包皮上了一层茧壳。我摇摇头,笑了。怎么跟他讲呢?我疲惫了,这里却使我变得生气勃勃;我就为了逃避深深的寂寞,但今天却落入了另一种寂寞。我显然不仅仅是在怀念朋友,而是怀念另一种熟悉的生活,它就包皮含在我亲手拒绝了的某种东西之中。我的这种情绪真是令自己厌恶,可一切又是真实存在的。我需要什么?我需要重新投入那片喧嚣和倾轧、没完没了的争执与呼告吗?不,我惧怕,整整花掉了四十年的时间,才算是告别了它。我终于投入了故乡的原野。可是我躺在这个孕育了生命的摇篮之中,却又在思念城里……
  当然我可以到园艺场去,但那里也不能让我免除一种渴望——它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我,纠缠我,让我不得安生。就是它让我在深夜醒来,伏在窗棂上看满天的星斗,让我在冰凉的秋露里走来走去……我面前的这个人,这个一拐一拐到处游荡的人,我们的心灵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沟通?只可惜我与你相处太短、重逢也太迟了。这是人生中多大的错误啊!记得从自己很小的时候,这个人就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他总是走啊走啊,足迹印遍了山冈平原,行色匆匆。他直到很晚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家,而且十分简陋。他在更年轻的时候,在东北的城市,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更舒适更坚固的家。可是没有。他故意拖延下来,在等待,在找一个真正的归宿。他找到了吗?这个尖利的问号最好不要在他面前吐露啊……东北的那个兵工厂一直按月发给他抚恤金,尽管这是不大的一笔钱,也还是可以很好地利用。不过他似乎连想也没有想过这些。我记忆中他总是领着我在海滩上游转,一拐一拐立不住脚跟。他没法在一个地方久待。他所在的那个村子里分给了他一小块地,他似乎也没有心思耕种。万蕙曾种了一点儿粮食和蔬菜,收获极少。他眼神恍惚,不知道做点儿什么才好,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的朋友很少,不愿和大伙在一起交谈。他把大半生的时间都用在四处游荡上了。

  我从心里感激他的,就是如此不能安生的一个人,却能与我一起经营这片葡萄园。而且他做得精心极了,事无巨细都要亲手料理,简直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在他粗粗的吆喝声里,我觉得自己算是寻到了一位最好的兄长。他从来没有提过钱的问题。葡萄园里的所有收入支出,全都由他记在一个破旧的账本上。我看到四哥捏住一个很短的铅笔头在纸上用力地刻画,心里就一阵感动。他还是穿着那件破旧的青布衣服,如果头发长了,就让万蕙用修葡萄树的剪刀给他剪一剪……
  “反正这会儿闲了,你到园艺场去吧,去找她借回几本好书。”
  拐子四哥仍在催促我,这会儿没有一点儿打趣的意味。
  我摇摇头。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