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你在高原 - 忆阿雅 第二章 两个父亲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两个父亲
  1
  从柏老家出来,我躺在床上胡乱假设:如果作为一个人,他一生真的可以没有父亲也就好了。比如说,那时候他可以随便让一株大树或是一架大山做他的父亲——那该多好啊!我学的是地质专业,我多想让泥土和山脉做我的父亲,如果这样不是更恰当更贴切吗?可是我做不到。所有人都做不到。
  因为实际上我有父亲,人人都有父亲啊,父亲作为一种最必要的人生现象,并非是可以随便杜撰的啊。其实格外倒霉的是,在很久以前我就有父亲,并且不止一个。那竟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父亲。他们对于我都是真实的,虽然一个见过,一个连面也没瞧到。我所说的“杜撰”,是指我总要煞费苦心、煞有介事地描绘一番那个从未见面的父亲——因为他属于大山,干干净净,贫困而又清白。时至如今,我该感激他的存在,还是诅咒他的存在呢?我不知道。那时候我甚至分不清这两个父亲当中,究竟哪一个更为可亲可敬、哪一个又该是我毅然弃绝的?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一个父亲带给我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恐惧,而另一个父亲带给我的却是虚无和荒谬……

  那些夜晚里,我的思绪常常要缠绕在两个父亲身边,就像枯树缠藤一样。他们如果有知,一定会被我折磨得夜夜难眠吧。我那个死去的生身父亲倒好说,我那个虚构的父亲该有多冤。我现在开始同情那个人了:我对您老一无所知,可是我不忍再折磨您老了。您真的一点儿过错都没有。您是一个无辜的好人。
  春天,校园里的丁香花开了。我好像从来也没有闻过这么浓烈的、醉人的香气。在这样的季节,让我把一切忘却了该有多好!我在丁香花间漫步,只渴望看到一个身影。她的微黑的面庞啊——我只想说她的脸有点儿红,据她说自己很像母亲年轻的时候。她的母亲我没有见过,但我想那肯定是一个最好的母亲。柏慧曾告诉我,母亲在前些年死去了,那时候正是混乱年代的末期。关于母亲的死,讲起来很像一个被人重复了多次的、有些雷同的故事。那个年代真是黑暗而晦气,残酷且毫无想象力,连害人都是千篇一律!不过其中的一些细节她有点儿讲不清楚。算了,引得她为此泣哭太不值得。反正母亲死的时候柏老在外地,他们俩没有见上一面。我想象的那个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当时是多么渴望见见自己的女儿和男人啊!她的身边最后没有一个亲人——柏慧当时住在姨母家里,什么也不知道!她母亲的身世和遭遇让我想起了外祖母,还有我永远不愿提起的——父亲。我的两个父亲当中,那个从未谋面的一个极可能活着,而亲生父亲却过早地死去了。他死的时候,他惟一的儿子也不在身边。他死得非常奇特……

  有一次从柏老家出来,柏慧把印制精美的两卷书交给了我,这就是柏老的著作了。我听说这是两部大书、了不起的书。我不知该怎样接过这份礼物才好,它太重了。我想象不出有什么人比柏老更值得尊敬、同时又是如此平易近人。打开这两卷著作,总像看到一个慈祥的人在叼着烟斗。这一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那种精装布纹封面让我抚摸再三,让我顾不得过多地去看它的内容。好好领略那些密挤挤的文字总会有些时间,这种时间多得不可思议。在未来,在一种亲情暖意的笼罩下一遍遍翻动它的日子肯定很多。而现在主要是把玩,是把它与这个男人的另一个亲生孩子联系起来。那个迷人的女孩子叫柏慧,妩媚而端庄。不过这两卷庄重的著作却常常让我与作者拉开一段遥远的距离,我不由自主地要把它和他分离开来。好像那该是一个更为独特的、陌生的学者,那个人正从书的背后、从文字的栅栏间走出来,微笑着。我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导师,他就站立在我的面前,而且这个人就是柏慧的生身父亲……

  柏慧的左肩上背了一个黄色挎包皮,它都洗得发白了。这让我想起了一段刚刚逝去不久的岁月。我当年那么喜欢这种帆布挎包皮,这会儿,它和她的整个装束、整个人在一起,显得那么和谐。这张微黑的面庞上永远有着一股特殊的神气。我早就注意到,她的那双眼窝多少有点儿深陷。她看人时的目光简直就像火焰一样,滚烫烫的。她经历简单,有一颗最单纯的心灵。只有她紧紧抿起的嘴角,才流露出一丝小小的隐秘。那是关于我们的一切,一切不需言语的东西。我想用无边的干草把她簇拥起来,我想为她用洁净无比的故乡的干草做一身蓑衣。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日光流年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他将离开这鲜活生动的人世了。在耙耧山脉的深皱里,死亡自古至今偏爱着三姓村?,有人出门三日,回来可能就发现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谢世了。出门半月或者一个月,倘若偶然一次没人死去,便会惊痴半晌,抬头望望西天,看日头是否从那儿出来了,是否成了蓝色或者绛紫色。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