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 第三部分 男人总是被逼到墙上才肯结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然,以上几条也仅供男士们参考,以及女士们对号入座,看看你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男人。如果把这几条当成完全泡妞手册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泡妞的真正心得还是在于用心,付出真情才能真正泡到你喜欢的女人。女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其实永远是古老传言中的白马王子,他可以因为落难而贫穷,可以因历险而不再英俊,但他热爱生命,痴情坚贞,勇敢善良。他拥有的完美人格,与泡妞的技巧无关,与时代的变迁无关,而是在女孩们关于爱情的梦想深处,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有真心才有希望。有真心,人人都可以成为泡妞界的东方不败,在此与天下奇男子们共勉。
  男人总是被逼到墙上才肯结婚
  今年一定是结婚年,新年伊始,我就收到了不少“红色炸弹”。
  不过女王我倒发现个特别奇怪的事,一般来说收到“红色炸弹”的人因为要大出血,所以心情不爽,不过我却发现那些寄炸弹的男主角一个赛一个地沮丧。不应该呀,有红包皮收啊。
  “女王你不知道,电视上流行的说法是:现在的男人们只有被逼到墙上才肯结婚。”一个即将举行婚礼的新娘MM对我说。
  我一时间有点茫然,求婚不都是男人们的事吗?不是男人们手捧鲜花,在寒风中单腿跪地,苦苦哀求女友嫁给自己吗?怎么这世道变了?
  怎么成了女人求婚,甚至是逼婚了?
  男人三十一枝花
  新婚MM向我诉说了她逼婚成功的经典案例。
  “你也知道,我们拍拖都五年了,新房也买好了,我想下一步顺理成章也该是结婚了。但他一直没开口,我都二十九岁了,再过一年就该三十了。于是我跟他提了出来,我本来以为他会赞成这个计划,等我看到他那呆滞的表情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他说对于我这个计划不支持也不反对,他现在没法给出答案,等到时候再说云云。”

  “以为自己是中国在联合国投票啊,保持中立。”新婚MM愤怒地说。于是她一个人跑到屋里去生闷气,男友坐在沙发上发呆,过了几个世纪之后,男友说如果她认为重要,那就同意算了。
  “我突然觉得这件事非常滑稽,又想哭又想笑。考虑到我是受害者,还是选择哭吧。”于是两人间出现了下面这一幕,新婚MM自己坐在那里抹眼泪,男友则在一边长吁短叹。旁人看去,断想不到这是两个人在商谈婚事,商谈丧事还差不多。
  尽管逼婚成功,新婚MM还是耿耿于怀:“如果男人逼婚就算了,就算被拒绝一百次也没啥,不是有一个连续剧就叫什么《一百零一次求婚》吗?换成女的就非常衰了,这次经历已经让我觉得对不起自己父母,对不起人民,连自己都对不起。”
  “我咋沦落到这步田地呢,居然要求人家,人家不同意还哭。”新婚MM悲愤地说。
  有坏男人却说,在逼婚一族中,新婚MM还算是个幸运儿,一击即中。因为有更多的姑娘逼婚把男人给逼走了,连光鲜亮丽的女星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比如说在台湾风光得不能再风光的大S,先是逼走了蓝正龙,接下来又逼走了仔仔周渝民。
  坏男人还说,更多成功的案例往往都是奉子成婚,一般来说,只要你运气不太差,看人不要太走眼,怀孕逼婚,多半成功。“大概是两条命比一条命更具杀伤力吧。”
  陈先生就是这样,鲜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纵横花丛小十年,最近也要成亲了。“还是那个你知道的正牌女友,没办法,大夫说如果她再流产,恐怕终身也不能再怀孕了。”看来这个不能再孕也是条妙计啊。
  只是,结婚这件人生最喜庆的事,到了陈先生这里却变得垂头丧气:“唉,没办法。”
  陈先生的损友们也在为他摇头,因为大家都还是单身一族,男人三十一枝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结婚?还早着呢。
  女人三十豆腐渣?
  男人们介意结婚,却不介意同居。
  只是同居来同居去,女人们同居到了快三十岁,就同不下去了,她们要的是一个家庭,而不是一个性伴侣。
  说句现实的话,三十的男人是黄金期,三十的女人在婚姻市场上却开始走下坡路了。女人年纪一大就无法洒脱起来,很容易沦为逼婚者。
  所以女友一旦面临三十大关,男人们就逃脱不了被逼婚的命运。而男人总是很害怕,说:“我的事业还不够成功,我还不想这么早定下来。”
  而女人却会想:“老娘我的青春都给你了,你为什么不愿意给我个交待,真把我当成通房丫鬟吗?”
  新婚MM一提起这个就恨:“当年我少不更事啊,好几个男人向我求婚都被我拒绝了,谁知道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呢?但事已至此,我也没办法,女人三十豆腐渣。再不结婚,我都对不起一直盼着我结婚的妈妈了。”
  不过,男人们到底在怕什么呢?
  有男人说,结婚实在是一件“吃不了兜着走”的事情。同居可以,结婚免谈。如果女友提出了,就找一个既合理又堂皇的理由让她去等,这种男人属于典型的观望型选手,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
  有的男人喜欢寻找新鲜与刺激,女友可以一个一个地换,没兴趣时说声拜拜,不存在婚姻财产纠纷问题,随时可以更换不同的口味,这种男人属于浪子型选手。
  还有男人说,我对你好,两个相爱不就成了?又何必在乎那一张纸呢?其实,他们比谁都更在乎那一张纸,因为有了这张纸,就意味着你要担负起两个家庭的责任,而这也正是很多男人想要逃避的,也是男人中最多的一群:害怕责任型选手。
  还有坏男人对我说,说一千道一万,其实男人不婚的理由无非一条:对你说“是”,就等于对全世界说“不”。

  假如他在一个周六向你求婚,这就意味着他下周一早上去上班时偶遇俏丽美女,就没有再上前搭讪的资格了。
  “三高”MM就说,这几天我也在想,我有工作能够自立,生活能够自理,为什么要结婚。说到底可能还是希望有一个依靠,如果男友收入颇丰,与我兴趣相投,我们联手可以对付外来的不测,对内自娱自乐。嘿嘿,甚至可以回家作米虫。而且结了婚就表示可以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女王我却要说,真爱你的男人自然会考虑你的苦衷主动给你未来,他不想给你婚姻就代表已经不想你和他扯到一起,这种同居不介意,结婚就犯难的状态说白了就是爱你不够深。
  当玩世不恭的男人不想结婚时,有的女人会为了这份持续几年的感情而坚持不肯放手。其实这样继续下去也没什么结果,受伤最大的还是自己。这种女人,爱上的只是爱情,倒不如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和矜持,抽身而去。
  我也想劝广大恨嫁的姑娘们,不要想什么“妈妈啊,对不起啊”之类的,其实只要你幸福你妈妈就会很高兴的,而你幸福不幸福和你嫁不嫁没多大关系,反而和你嫁给谁关系比较大。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就那么几十年,除了结婚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跳出来可以发现其实可以陪你消磨时间的人很多,除了结婚还有很多别的过日子的方式,因此,结婚没什么,不结也许更好。
  你有手有脚、有工作、有思想,为什么非要一张不牢靠的证书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这男的不见得就值得你这么急迫地赶着证明自己嫁得出。
  不是你不够好,还是他爱得不够深。
  当真正爱你的男人出现时,不用你去逼,他会对你一百零一次求婚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0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