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 第二部分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女王我从小就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然而经过的事越多,看过的事越多,我却越来越发现世界上还真是有因果报应这回事。冥冥中,老天注定了许多事,而我们只是在等待报应的到来。尤其在感情这件事上,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怎么得来的这份感情,往往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它。就像电影《无间道》里的一句台词一样:“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我有一个“女海龟”朋友,对我说她悟出了一个真理:“Whatever comes around,goes around.”
  其实这个“女海龟”的故事也很平常,与其他热烈相恋然后分手的情侣没什么两样。某一天她的前男友被她捉奸在床,然后两人挥手说拜拜。刚开始海龟女还挺伤心,以为自己魅力不如床上的那个女人,还恨过那个女人一阵。后来她却发现这个前男友根本就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与那个床上的女人在一起两年后,又与其他女人在酒吧里大跳艳舞,并假装独身,四处勾三搭四,生命不息泡妞不止。
  现在“女海龟”彻底不恨那个女人了,甚至觉得那个女人很可怜,她也可以预见到那个女人的结局:你当初怎么样得到那个男人的,往往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这个男人。
  这种故事不是“女海龟”一个人的故事,听完她的真理,另一个要强的女孩终于也忍不住开口了。这个女孩很要强,我们只是知道她在一年前与男友分手了,却从头到尾没见她掉过泪,也没跟我们说过原因,只是说两个人玩完了。
  要强女孩说,刚开始与她的前男友在一起时,她真的好开心、好快乐,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是有一天,一个长发女孩在他们吃饭的地方堵住了前男友,还大哭大闹说自己与这个男人都同居了半年了。
  “我当时都愣住了,傻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要强女孩说自己还晕乎乎地跟那个长发女孩解释,说自己并没有跟她的前男友怎么样,两个人是普通朋友。可是长头发女孩还只是哭,并不依不饶地让男人在她们之间作一个选择。可前男友对这个女孩很无情,要她离自己远远的。要强女孩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仓皇地逃离了现场。

  事后前男友跟她解释,他与这个女孩半点关系也没有,是她暗恋自己,是她在无理取闹。要强女孩当时很喜欢这个男人,于是也稀里糊涂地接受了这个解释。过了很久她才知道,前男友选择了自己并伤害了那个曾经相恋的女孩。不过,她说从那天起她就有种不安的预感: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也会变成那个女孩。
  “我跟他交往了三年,其实从我知道那件事开始,就预感到我们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就像你们说的,怎么得到,就将怎么失去。不过,我一直都在努力说服自己,不会的,我们不会这样结束的。”直到一年前的那个清晨,要强女孩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她有一种浓浓的预感,感觉到他们俩完了,一切都要在这一天Over了。于是她像梦游一般,向前男友家走去。一边走,她还一边对自己说,不可能,这一定是错觉,肯定是我在失心疯。当男友慌慌张张打开房门的那一刹那,她听见自己心中的魔鬼冷酷地对她说:“你看,你终于变成了她。”在这一刻,她终于体会到了三年前那个长发女孩的痛苦,只不过她花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前男友迅速地把门关上并闪了出来,但这短短的几秒钟时间足以让她看到房间里的另一个女人。这个男人对着她笑笑,说:“我能说这是报应吗?”
  要强女孩没有哭没有闹,只是冷冷地对他说:“我的债还完了。”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起来了,于是与前男友互相祝福着告别了。
  而我却想起了另一个人的故事,只是这次的主角是个男人。他费尽心机才把他喜欢的女孩从别人手上撬了过来,事成之后他很得意,也很害怕,唯恐女友也会被别人撬走。于是他对女友严防死守,看得特别紧,不许她单独与异性出去约会,对她手机上的男性号码都要一一盘查。女友终于忍受不了,最终结果还是又被人撬走了。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上演,每个故事都符合“怎么得到,就将怎么失去”这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人能只占便宜不吃亏,没有人永远都是赢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因果报应还是有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玩人的人必定被玩,负人的人必定被人辜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女海龟”咬牙切齿地对要强女孩说:“你看着吧,我这个前男友他也会受到报应的。上帝永远是公平的。”
  听着女孩的语气,我暗暗心惊,我可不想她还继续保留这种诅咒人的心态,这样活得多辛苦啊。为什么我们希望别人受到报应?难道看到伤害自己的人也被同一种方式伤害,我们就会活得更幸福吗?
  “亲爱的女王,我可没有你这么善良,我好好地活着就是为了看他得到报应的那一天。”
  “可万一人家就是走狗屎运,永远都是赢家呢,永远不受到报应呢?”
  “呵呵,女王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们也不过是表面光鲜而已,你以为他们真的就是赢家吗?”
  “女海龟”的这句话,倒是让我沉默了。仔细想想,她说的也不无道理。没错,有些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香车美女地风光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世俗的人们都羡慕他们拥有这世界上的一切。只是有些时候,我还真不觉得他们很富有,有时候,他们精神上还真是个穷人。他们身边永远朋友如云,只是寂寞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可以说心事的人,他们身边也永远美女环绕,只是在他们潦倒的时候,身边连个丑女人都见不着。他们拥有的东西太多,却失去了一些最简单的东西。
  我也没有见过一个拥有一切,却敢说自己是真正快乐的人。
  一个黄昏,有个坏男人对我说:“我现在每天都把爱挂在嘴边,每天都在对各式各样的女人说我爱你,也经常跟不同的女人做爱,可我现在反而有点迷失了,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爱,也不知道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爱。”说这话时,坏男人很认真,也很迷惘。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爱,但是我却知道有些爱是不正确的,有些感情是不该开始的。
  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却总是选择自我麻痹,蒙上自己的双眼来逃避我们早就知道的结果,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催眠,直到有一天事实用最残酷的方式来把我们叫醒。
  有人很不平:“难道感情上受伤的永远都是用心付出而失去感情的那一个,那个本应该被问责的人,他们的报应又在哪里呢?”
  相信我,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那些伤人的人永远比伤心的人过得更不爽,因为他们永远都活在负债中,他们会在恶梦中惊醒,他现在的美好不过是在预支未来的幸福,而终究会有一天被良心的谴责焚身。就算你现在受了伤,但你获得的远比你失去的多。比起欠人的,还不如被人欠,因为欠人的感觉实在是太糟。有些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声“抱歉”,但那句说不出口的“抱歉”会在他们的心头发酵,长出一朵最毒的蘑菇。
  我并不相信命运,也不是佛教徒,因果报应这回事到底有没有,也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但怎么得到就将怎么失去这一点,却不无道理。因为我们身边大量的事实都告诉我们,当男人怎么对待他曾经的爱人,将来的某一天他也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很多女人总以为自己是那个最特别的人,可事实都会用最讽刺的方式告诉你:对不起,你不是那个唯一。
  因果报应不一定会按照既定的顺序发生,但是,伤害别人总会得到该有的下场,当你的爱情是踏过他人的尸体前行时,终究有一天你也会躺在别人的脚下的。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就是人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雾都孤儿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作者狄更斯(1812-1870),生于英国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海军小职员,10岁时,狄更斯全家被迫迁人债务人监狱,11岁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家务。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鲜血与荣耀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阵清凉舒缓的风吹过壁炉堡森林里高大的橡树,祥和降临在这片安静的森林里,留下提里奥·弗丁孤独的思绪。他灰色的战马,米拉达,沿着小径一溜小跑跑来。尽管这几周来猎物一直不足,提里奥还是不愿放弃。比起城堡大厅的阴冷局促,乡间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美好。对于这片从小就开始打猎的林地,纵横的阡陌就如自己的手背那样熟悉。每当官僚政治令他不堪重负时,这里就成了他的避难所。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