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南非洲历险记 - 第十一章找到巴朗德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地测量工作继续进行。他们又相继建立了两个观测点,与河这边的最后一个观测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这项躁作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天文学家们必须提防在这一地区出没蚤扰的蛇,这是些剧毒的树眼镜蛇,长10-12法尺,具有致命的伤害性。
  渡过诺苏波急流后过了四天,6月2正日,观测者们来到了一。片绿林地带,不过这里的矮树林不会影响三角测量工作。在地平面上,总能看到一些彼此相距几英里的小山丘,非常适宜建立支柱或路标。这是一片明显低于一般水平线的下陷地带,因而肥沃而潮湿。威廉-艾默里在这里认出了成千上万棵霍顿督无花果树,其果实深受布希曼人的喜爱。平原宽阔地延展于矮树丛之间,散发着一股芳香,这芳香来自一种类似于秋水仙的植物的无数鳞状根。一个长二、三法寸的黄色果实置于根部之上,将芬芳弥漫于空气之中。这就是南部非洲的土著孩子尤其爱吃的“琚琚玛玛琅蒂”。附近有溪水沿着微弱的坡势流淌,人们在这里又发现了一片片的药西瓜,边缘密布着在英国移植十分成功的薄荷。
  虽然肥沃而适合大力发展农业,这片极其炎热的地区却极少为游牧部落光顾。人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土著人的踪迹,没有克拉勒,甚至没有营火。然而这里水量充足,在许多地方形成溪流、池塘,几个较大的泻湖和两、三条急流流向奥兰治河各条支流的河流。
  这一天,科学家们组织暂时休息以等待探险队到来。莫库姆定好的期限就要满了,如果他没有计算错的话,在诺苏波河下游涉水过河之后,应该今天到达。
  这一天过去了,然而仍然没有看见一个布希曼人。他们是否遇到了使他们无法如期到来的困难?约翰-马瑞阁下认为,诺苏波河在这一季节水量依旧很丰富,不能涉水而过,莫库姆也许只好继续往南走以找到一个可涉水而过的地方。这种原因确实还说得过去。上个季节大量的降雨肯定会造成河流罕见的涨水。
  天文学家们等待着。然而直到6月22日那天结束时仍然没有看见莫库姆的任何人到来,埃弗雷特上校显得十分焦急。当探险物资开始缺乏时,他将不能继续往北推进了。这种耽搁延续下去,会破坏实验的成功。
  这时,斯特吕克斯提醒大家,他曾建议把河这边的最后一个观测点与那边的两个观测点连接起来后与探险队的其他人一起走,如果当时他的建议被采纳,现在就不会陷入困境,假若三角测量的命运受到这种耽搁的连累,责任要由认为应该……的人来负,等等……总之,俄国人……等等。
  如同人们想的,埃弗雷特上校对同仁的这种影射提出抗议,说当初的决定是由大家共同作出的。约翰-马瑞阁下参与进来,请求立即结束这种无益的争论,事实就是这样,一切的指责都不能改变现状。于是他们决定,如果第二天布希曼人的队伍仍不能回到欧洲人身边,福尔洛贝尔将带领毛遂自荐的艾默里和佐恩沿西南方向去寻找。在此期间,埃弗雷特上校和同仁们呆在营地,等他们三人回来后再作决定。
  这样决定后,两位对手在这一天的其他时间里彼此都避而不见。约翰阁下则把他的时间用来在临近的矮林中打猎。然而他没有见到地面野物,至于飞禽,其可食用性不太令人满意。相反地,这位常常既是猎人的博物学家还是有理由满足的。两只引人注目的鸟儿落在了他的枪子下。一只是鹧鸪,长13法寸,跗骨很短,背部是深灰色的,爪子和喙是红色的,优美的飞羽略带点棕色。另一只鸟是约翰阁下以漂亮的一枪击落的,这只鸟属于猛禽类,是南部非洲所特有的一种隼,颈部红色,尾巴白色,正因外形美丽而常为人们所乐道。福尔洛贝尔灵巧地脱去两只鸟的羽毛,而使其皮肤保持完好无损。
  6月23日这天,他们等待了几小时后仍见不到队伍的影子,两位年轻人决定上路了,这时远处的一阵狗叫声打断了他们的行程。很快,在营地左方一丛芦苦的拐角处,他们看到猎人莫库姆骑着斑马飞奔而来。

  莫库姆赶在队伍的前头到达了欧洲人面前。
  “勇敢的猎人到了!”马瑞阁下欢快地叫道,“真的,我们都对您不抱希望了!若见不到您我会永远得不到安慰的!当您不在时,好像连猎物都离我而去了。让我来杯苏格兰威士忌庆祝您的归来!”
  对尊敬的约翰阁下一席热情友好的话语,莫库姆一言不发,他盯着每一个欧洲人,把他们挨个数了一遍,脸上显出焦灼的神情。
  埃弗雷特上校立即觉察到了,他走到刚从马上落地的猎人面前问道:
  “莫库姆,您在找谁?”
  “巴朗德尔先生。”
  “他没有跟着探险队,没有和你们在一起?”埃弗雷特上校又问道。
  “他不见了,我本希望在营地中见到他。他迷路了。”
  听过莫库姆的最后几句话,斯特吕克斯快步走上前来,惊呼:
  “尼古拉-巴朗德尔失踪了!一位托付给您的科学家,一位由您负责的天文学家,您却没有把他带回来!知道吗?猎人,您要对他负责,不能只说句‘尼古拉-巴朗德尔先生失踪了’就够了!”
  俄国天文学家的一席话烧热了猎人的耳朵。要知道,除了打猎,莫库姆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保持耐心。他以愤激的声音答道:
  “啊?!俄罗斯的占星家先生,难道您不想掂量一下您的话语吗?难道要我负责照看您那位连他自己都不会照看自己的朋友吗?您责怪我,您错了,听见了吗?如果巴朗德尔先生丢了,是他自己的错。每一次看见他远离队伍把自己埋在数字里头,我都要警告他,把他弄回来。但是前天天黑的时候,他不见了。我找了多次都没找到。如果您能够的话,就更加机灵些,既然您那么懂得侍弄天文望远镜,把眼光放到了天边,那就努力去找到您的朋友吧!”
  斯特吕克斯被气得张口结舌,一句话说不出来。若不是约翰阁下过来安慰,暴躁的猎人也许会这样继续说下去。幸好对于俄国科学家来说,他和布希曼人的争吵算是停止了,然而怀着一种毫无根据的影射,他突然转向了毫无准备的埃弗雷特上校:
  “无论如何,”这位布洛科瓦的天文学家生硬地说道,“我不想把我不幸的朋友丢在沙漠中,我所要做的,就是要竭尽全力找到他。如果是马瑞阁下或艾默里先生就这样被发现失踪了,我想埃弗雷特上校会毫不犹豫地中止大地测量实验而去援救同胞。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一个俄国科学家所做的要少于对一个英国科学家所做的。”
  埃弗雷特上校受到这样的质询,再也不能保持他惯常的镇静了:
  “马提厄-斯特吕克斯先生,”他两臂交插在胸前,目光直盯到对方的眼睛里,“您是要下定决心毫无理由地侮辱我吗?您把我们英国人看作什么人了?在一个人道主义问题上,我们有怀疑自己感情的权利吗?是什么使您想到我们不会去救助这个笨拙的计算人?”
  “先生……”俄国人针对从于尼古拉-巴朗德尔的形容词进行回击。
  “是的,笨拙的。”埃弗雷特上校答道,清晰地发出这个修饰语的每一个音节,“对于您刚才如此轻率,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我们的实验因为这件事情而失败了,责任要由俄国人来负,而不是由英国人!”
  “上校,”斯特吕克斯叫道,双眼发出炯炯的光,“您这话……”
  “我的话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先生。这样说定了,我们就从现在开始中止全部工作直到找到您的计算人。您准备好出发了吗?”
  “我甚至在您还没有对我说一句话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斯特吕克斯尖刻地答道。
  说毕,两位对手各自向自己的车走去,因为探险队刚刚到达了。
  陪伴在埃弗雷特上校身边的马瑞阁下禁不住说道:“幸好那蠢货没有带着双份的测量记录一起失踪。”
  “这也是我所想到的。”上校简单地答道。
  两个英国人向莫库姆询问情况。猎人说,尼古拉-巴朗德尔已经消失两天了,他们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在距营地12英里的地方看他走在队伍的边上。一旦发现巴朗德尔消失了,他便马上去找,因此迟到了。但是没有找到,他于是想知道这位计算家是否与他的同伴们在一起。然而巴朗德尔现在依然毫无踪影,莫库姆建议去东北部的绿林地带寻找,并补充说,若想活着找到尼古拉-巴朗德尔先生,一小时都不能耽搁。

  的确需要赶紧寻找。俄国学者在一片野兽出没地带已经游荡了两天了。他一直活在数字世界里,对现实世界一无所知,他不是个能自行脱摆困境的人。在一个别的任何人都会找到食物的地方,他却肯定会被饿死。重要的是尽早去救助他。
  1点钟时,埃弗雷特上校、斯特吕克斯、马瑞阁下和两位年轻天文学家在莫库姆的带领下离开了营地。所有的人都骑着快马,甚至连斯特吕克斯都滑稽地紧紧趴在他的马背上,他在齿缝间低声埋怨着这个令自己如此遭罪的巴朗德尔。他的同伴们——严肃的而且认为应该严肃的人,不愿看到布洛科瓦的天文学家在马上这些令人开心的姿态。他的坐骑可是头急性子,爱动嘴的牲畜。
  离开前,莫库姆请求福尔洛贝尔把他的狗供给自己。这只狗敏锐、聪明、乖巧,善长到处搜索,深得莫库姆的喜欢。狗嗅了嗅巴朗德尔的一顶帽子,在主人一声特殊呼哨的鼓励下,向东北方冲去。他们立即跟上,很快便消失在一片浓密矮林的边缘。
  整整一天里,埃弗雷特上校和同伴们跟着狗来回奔跑。聪明的动物非常明白人们想要它做什么,但是它依旧未能发觉迷路科学家的踪迹,没有一条小径可以有把握地一直走下去。它努力地想嗅出土地中的异样气味,但是往前跑了一段路,马上又返回来,一无所获。
  科学家们则不放过一切办法来显示他们在这片荒凉地带的存在:他们呼喊、放枪,希望巴朗德尔能够听到,无论他现在是漫不经心的还是全神贯注的。营地周围方圆5英里内都这样被寻找过了,夜晚来时只好停止,第二天一大早接着开始搜寻。
  在夜间,欧洲人露宿在一丛树木下,莫库姆细心地使一团木头燃起的火维持不熄。一阵野兽的吼叫传来,猛兽的出没使他们更加为巴朗德尔担心。这个不幸的人,又累又饿,被寒夜冻僵了,完全暴露于遍布这一地带的鬣狗的进攻之下。还能指望救活他吗?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这个可怜人的同仁们,一连几小时地讨论着,制订计划,想方设法直至伐到他。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尽力尽心令斯特吕克斯都感动了。他们决定,无论是死是活都要找俄国科学家,大地测量实验因此被无限斯地拖延下去。
  度过了一个如同几个世纪一样漫长的夜晚之后,白天来临了。马很快备好,他们继续去更远的地方寻找。狗在前面带路,人紧随其后。
  向东北方向前进时,埃弗雷特上校等人经过了一片非常潮湿的地带,这里水流增多,能够很容易地趟过去,但要避开水中的鳄鱼。约翰阁下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鳄鱼。这是些形体庞大的爬行动物,个别的长达25-30法尺。在河面上或湖面上很难逃脱这些贪婪的可怕动物的进攻。莫库姆不想费时间与这些蜥蜴纠斗,绕行避开了,并止住了正要开枪射击的马瑞阁下。当看到这种巨物出现在高草丛里时,马开始奔跑起来,很快摆脱了它的追赶。在那些河流溢水面积成的大池塘里面,可以看到一打打的鳄鱼,脑袋探出来搁在水面上,像狗一样吞食着它们的猎物,或者以发达的下颚一下子将猎物逮住。
  寻找队伍并不抱很大的希望,继续前进,时而钻到茂密的很难搜索的矮林中,时而涉足于平地上,纵横交错的河网中,他们察看地面,找出最没有价值的痕迹,这里有一段被折断的一人多高的树枝,那里有一丛刚踏过的草,再远处有一个被擦掉一半的无法辨认的印记。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向寻找者们指点出可怜的巴朗德尔的行踪。
  到此,他们已经向营地的北方行进了十几英里,猎人建议返回西南方向重新寻找。这时,狗突然显得烦躁不安。它一边叫着,一边疯狂地摇着尾巴,跑出几步远之后,把鼻子贴在土上,呼吸把路边的干草都吹跑了。它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像被一种奇异的气味所吸引了。

  “上校,”莫库姆喊道,“我们的狗闻到东西了。哈!聪明的家伙,它找到野物——对不起,找到我们追寻的科学家的踪迹了。让它去!让它去!”
  “是的,”约翰阁下接过他的猎人朋友的话说,“它正在路上,听,它哼哼哈哈地叫着,好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努力作出判断。如果这狗能带我们找到尼古拉-巴朗德尔过夜的地方,我赏它50英镑。”
  斯特吕克斯没有反击人们谈论他的同胞的这种方式,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每个人都准备着随时奔向狗要去的地方——一旦它找准了道路。
  这没有多少时问。狗响亮地叫了一声,蹦到一丛荆棘下,消失在树林深处。
  马无法穿过这片错综复杂的树林,埃弗雷特等人只好寻着远去的狗叫声绕过树林。某种希望在激励着人们。毫无疑问,狗己寻到了迷路的科学家的踪迹,如果它没有搞错这条路径,应该能够径直到达目标。
  唯一面临的问题是:尼古拉-巴朗德尔是死还是活?
  现在是上午11点。已经有大约20分钟没听到狗叫声了,是由于狗走得太远了还是由于它迷失方向了!走在前面的莫库姆和约翰阁下十分焦急,他们不知应当把其他人引向何方,这对,狗叫声又从西南部大约半英里之外传来,然而是从树林之外传来的。马立即就被驱使着向那边驰去。
  寻找队伍很快到达了一段沼泽地带,他们能够清楚地听到狗叫声,但是看不见它。一片片高12-15法尺的芦苇密密地铺满了地面。
  他们从马上下到地面,把马拴在一棵树上,寻着狗叫声钻进芦苇丛。
  很快他们便穿过了这张紧密的、极不利于行走的网。一片广阔的、覆盖着水和水生植物的空间展现在眼前。在地面最低洼处,一个长、宽半英里的泻湖铺展着一方淡蓝色的水。
  狗停驻在岸边淤泥上,疯狂地叫着。
  “他在那儿,在那儿!”莫库姆叫道。
  的确,在300步之外一个类似半岛的突出地带,坐着一具木墩,纹丝不动。尼古拉-巴朗德尔坐在那里,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手握铅笔,膝盖上放着小本子,也许是在计算!
  他的朋友们差点惊叫起来。在他身后20步远的地方,一群鳄鱼脑袋探出水面正窥伺着他。然而他对此一无所知。这些贪婪的动物一点点靠近,眨眼间就能把他拖走。
  “快!”莫库姆低声说道,“我不明日这些鳄鱼在扑向他之前还要等待什么。”
  “也许在等他腐臭。”马瑞阁下禁不住答道,让人以为这些鳄鱼们从不爱吃新鲜的肉。
  莫库姆和马瑞阁下吩咐其他人在原地等待,他们两人绕过泻湖,企图从一个狭窄地段到达巴朗德尔身边。
  还没等两人走出200步,巴朗德尔身后的鳄鱼们已经离开深水,开始爬上陆地,径直向猎物爬来。
  科学家依旧一无所知,眼睛不离开小本子,手还在划写着数字。
  “眼睛看准,保持冷静,不然他就完了!”莫库姆在约翰阁下的身边小声说道。
  两人都跪在地上,分别瞄准爬在最前面的鳄鱼开枪了。随着两声枪响,两只巨物的脊柱被打碎了,栽到水中去了,其他的很快消失到了湖面下。
  枪声终于使巴朗德尔抬起了脑袋,他认出了同伴们,便向他们跑过来,手中还摇动着小本子: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您找到什么了?巴朗德尔先生。”约翰阁下问他。
  “詹姆斯-沃拉斯顿对数表的第103个有个小数错误!”
  是的,这可敬的人,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他发现了一个对数错误!他有权得到詹姆斯-沃拉斯顿许诺的100英镑!这就是来自赫尔辛基天文台的著名天文学家如保度过这孤独的四天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