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木偶奇遇记 - 《木偶奇遇记》主要内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风采:
  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主要作品有:《小手杖》(1876)、《小木片》(1878)、《小手杖漫游意大利》、《小手杖地理》、《小手杖文法》、《木偶奇遇记》、《眼睛和鼻子》(1881)、《快乐的故事》(1887)。最后两部作品是:《愉快的符号》、《讽刺杂谈》(1892)。
  内容简介:
  长鼻子木偶皮诺曹是一个神奇的木偶,能走能跑能跳,会说会笑会哭,这是老杰佩托用一段极普通的木头雕成的。他诞生后,逃出家门,闹了许多乱子。他调皮捣蛋,爱撒谎,不爱学习,在坏孩子的引诱下,逃学去了"玩具国"。他虽然玩得挺开心,却受到了报应,他历经苦难,最后接受了教训,终于悔改,变成了一个勤劳、诚实、乐于助人、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导读:
  《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赢得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在他的故乡,人们为皮诺曹竖立了一个铜像,台座上刻着两句话,表达了小读者们的共同心意:"献给不朽的皮诺曹——满怀感谢心情的四岁到七岁的小读者"。《木偶奇遇记》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一个字——奇。我们忘不了小木偶出世时的顽皮,似乎还是一块混沌的木头时,就已蕴含着"顽劣"的习气。由于这种男孩子的共性特征,才使得皮诺曹一诞生就引发了我们的共鸣和喜爱。当然,也不乏某种反感,这种反感是作者暗示给我们的,他借小仙女的化身,通过老木匠翟彼特的遭遇以及道破"天机"的蟋蟀等形象,把皮诺曹身上的缺点(自然让人反感)一一暗示出来。不,有时简直就是直接的批评和教育。然而,随着奇遇的展开,命运的捉弄和心灵的成长,皮诺曹身上可爱的一面渐占上风,他开始懂事,懂得了爱,也懂得了恨,从过去的无赖到变得文静,从昔日的自私到变得无私,从先前的蛮不讲理到变得通情达理。可以说,皮诺乔奇遇的过程,也是他认识生活和人生的过程,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作家借这个故事想告诉孩子们的是:只要你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也会像皮诺曹一样,在成长中出现从"木偶"变成好孩子这样的奇迹。《木偶奇遇记》不仅故事有趣,人物性格生动、鲜明,语言也极有特色。凝炼、幽默、平易的叙述中饱含着机智,常常以风趣的对白使人开怀大笑。在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能有一个快乐的小木偶做朋友,由他领着你走到一百年前的意大利,走入到一个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从中体味到冒险和成长的滋味儿,实在是一桩求之不得的好事
  书摘:
  "他们付了店钱走的吗?""哪里的话呀!那两位先生是受过很高教育的人,怎么能小看您而显示自己有钱呢。""真可惜,我倒是愿意让他们显示自己。"皮诺曹抓抓自己的头,然后问道:"他们说过在哪儿等我吗?""说是明天早上天快亮时,在神奇的原野等你。"皮诺曹付了一个金币,作为自己和那两个朋友的店钱离开了旅店。皮诺曹完全是摸索着走的,因为旅店外面一片漆黑,一米之外便什么都看不见。原野的四周寂静得连一片叶子的沙沙声都没有,只有两三只夜鸟穿过小路,从这片树丛飞到那片树丛,翅膀碰到了皮诺曹的鼻子。皮诺曹吃了一惊,向后躲跳一步,大声问:"谁?是谁在那儿?"这声音在四周的山岗引起回声,远处反复回响着:"是谁在那儿?谁在那儿?淮在那儿?"皮诺曹又向前走了一会儿,在一棵树的树干上看见一只小昆虫发出朦胧的青白色的光,那光仿佛是从透明的青瓷灯中透出来的。"你是谁?"皮诺曹问。"我是会说话的蟋蟀的幽灵啊。"小昆虫用细微的声音回答,声音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你怎么到这种地方来了?"木偶又问道。"我说的不是坏话——你马上往回走,把剩下的四个金币带回去交给你的爸爸。你那可怜的爸爸以为见不到你了,正在伤心地哭泣呢。""可是,到了明天,我爸爸也会成为非常有钱的人的,因为我这四个金币会变成2000个。""听着,皮诺曹。说什么保证只用一夜的功夫就让你成为富翁,你千万别上那帮家伙的当,他们肯定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来,听我的话,赶快回去吧。""可我想去看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不管怎样,我想去看看。""今晚太黑了……""我想去。""路上很危险……""我就是想去嘛!""听着,由着性子来的孩子迟早要后悔的!""这种说教我听腻了。再见,蟋蟀。""再见,皮诺曹。你要千万当心露水,还有拦路的强盗。"皮诺曹不听会说话的蟋蟀的劝告,果然遇上了强盗。"说实话,"木偶一边继续上路,一边自言自语,"我们这些孩子多么无聊,多么不幸啊。人人都骂我们,责怪我们,教训我们。我们不出声的话,他们就更来劲儿了,拿出一副父亲或者老师似的面孔。个个都这样!会说话的蟋蟀也是这样。依那个蟋蟀的说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